- 多元文化冲撞下的泰华女性命运——读陈仃的《三聘姑娘》
- 2008年
- 陈仃的长篇小说《三聘姑娘》在20世纪50年代的泰华文学中颇有影响。小说以曼谷古老而繁华的唐人街——三聘街为背景,通过对兴记号老板一家悲欢离合的描述,尤其是对宝珠、秀珠、佩珠三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示了在封建传统观念、西方风气和新中国进步思想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的融合与冲撞下,泰华社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尤其是广大青年女性跌宕起伏的命运。
- 朱郁文
- 关键词:泰华文学女性命运
- 走向自我之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自我书写及其发展境遇被引量:1
- 2008年
- 真正张扬性别意识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浮出地表,其最鲜明和为人瞩目之处在于对女性自我的书写。这表现在身体写作、欲望叙事和对自我/女人在自然、时间及两性关系中的认知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惑和追问。当代女性诗歌在自我书写带来的正负两面的影响下陷入两难的发展境遇,并进行着艰难的突围。
- 朱郁文
- 关键词:女性诗歌自我书写身体写作
- 从《伤逝》看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被引量:1
- 2008年
- 坚持启蒙是鲁迅一贯的立场,然而在不同的时期,鲁迅对启蒙的理解和态度是不同的。如果说"呐喊"时期的鲁迅相信启蒙的作用和力量,那么到了"彷徨"时期,已是对启蒙开始质疑和反思了。这种质疑和反思在《伤逝》中通过第一人称内焦点叙事的模式表现出来。
- 朱郁文
- 关键词:《伤逝》启蒙反思
- 起源与流变:论东西方神话中的“双性同体”现象被引量:2
- 2011年
- "双性同体"是女性主义性别理论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文化概念,近年来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国内性别研究话语中,在引起人们关注与兴趣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其认识与运用的模糊与笼统。"双性同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古代神话乃至宗教故事中,但其来源不同,成份与内涵比较复杂,反映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心理诉求与社会形态。本文拟从性别视角对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考察与分析,对它之所以成为女性主义性别理论之资源提供一种认识,同时也为较为准确地认识、把握并运用此概念提供一种本源性的参照。
- 林丹娅朱郁文
- 关键词:双性同体文化内涵
- “鲁迅风”杂文作家的创作及命运
- 说起现代杂文,鲁迅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存在。受其影响并在其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兴衰起伏、余音不绝的“鲁迅风”杂文,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本文从“鲁迅风”论争作为切入点,采取以点带面,以典型带普遍的方法,全面梳理从20世...
- 朱郁文
- 关键词:现代杂文文学创作文学风尚鲁迅思想
- 文献传递
- 从互文性看张翎与严歌苓之叙事特征与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华文写作传统与准备条件上一直稍逊于美华文学的加华文学,此前创作大都处于"留学生文学"强大的基调与影响下,现在因为有了张翎为代表的突围式的、异军突起式的叙事表现,不仅表征加华文学近期叙事的突破指向与刻度,使之拥有可与美华文学相媲美的叙事品格与艺术格调,而最重要的是,以张翎叙事的独特性,可以与严歌苓新历史主义叙事特征构成互文式的呼应、阐发与补充,它无疑丰富、丰满了北美华文文学的叙事视野、内涵与手法,增加了作家表现生活与自我的深度、广度与厚度。
- 林丹娅朱郁文
- 关键词:严歌苓小说叙事北美华文文学
- 走向自我之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自我书写及其发展境遇
- 2008年
- 真正张扬性别意识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浮出地表,其最鲜明和为人瞩目之处在于对女性自我的书写。这表现在身体写作、欲望叙事和对自我/女人在自然、时间及两性关系中的认知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惑和追问。当代女性诗歌在自我书写带来的正负两面的影响下陷入两难的发展境遇,并进行着艰难的突围。
- 朱郁文
- 关键词:女性诗歌自我书写身体写作
- 性别视域下的“双性同体”文化与文学
- “双性同体”这一概念,自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女性写作层面提出以后,就不断引起众多女性主义学者的研究、阐发和论争,其内涵也随之不断增衍,以至于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理论中一个极富特色且十分重要的概念,近年来愈来愈频繁地...
- 朱郁文
- 关键词: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性别意识
- 文献传递
- 关于《伤逝》研究的性别视域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鲁迅的小说《伤逝》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特别的关注,对它的解读、评价和争议因人而异,因政治环境而异,因社会思潮而异。本文拟在性别视角下,通过对《伤逝》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和研究进行分析和考察,来探讨性别观念在《伤逝》研究中的变化及其所起的作用。
- 朱郁文
- 关键词:性别视角
- 从三部影片看家庭/婚姻对女性的围困和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被引量:2
- 2008年
- 《克莱默夫妇》、《廊桥遗梦》、《复制娇妻》三部影片都是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内容看似不同,但却暗含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家庭和婚姻对女性的围困以及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在一个男权意识形态笼罩下的社会里,女性的价值是通过妻子和母亲实现,而不是通过女性自我实现,女主人公在社会规定的女性角色的扮演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难度可想而知。而如何让故事中的女权斗争和女性解放更接近于现实,才是观众应该深思的问题。
- 朱郁文
- 关键词:女性围困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