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洋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金红石
  • 3篇CUO
  • 2篇钛合金
  • 2篇物理化学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2篇合金
  • 2篇NO+CO
  • 2篇NO+CO反...
  • 2篇AL
  • 2篇MCM-41
  • 2篇MOO
  • 2篇催化活性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还原反应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化铜
  • 1篇氧化物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作者

  • 12篇朱海洋
  • 10篇董林
  • 7篇陈懿
  • 5篇胡玉海
  • 5篇沈明敏
  • 3篇刘田东
  • 2篇颜其洁
  • 2篇万海勤
  • 2篇孔岩
  • 2篇高飞
  • 2篇张炎华
  • 1篇张丽萍
  • 1篇李晓伟
  • 1篇李晓伟
  • 1篇吴丞
  • 1篇徐铮
  • 1篇王军
  • 1篇吴兴才
  • 1篇王春燕
  • 1篇蒋斯扬

传媒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全国催化学术...
  • 2篇Chines...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O/TiO<,2>催化剂的TPR表征及NO+CO反应活性研究
采用XRD、UV-DRS和TPR等考察了CuO在不同晶型二氧化钛(锐钛、金红石)载体上的分散行为和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在CuO/锐钛和CuO/金红石体系中,载体对CuO物种的还原都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载体...
朱海洋张炎华万海勤高飞董林陈懿
文献传递
氧化铜与CeO_2-γ-Al_2O_3混合氧化物载体之间的表面相互作用被引量:12
2002年
采用XRD ,XPS和TPR等手段研究了氧化铜与二氧化铈 氧化铝机械混合载体之间的表面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在混合载体表面 ,当氧化铜的负载量低于其在二氧化铈载体上的分散容量时 ,氧化铜优先与二氧化铈发生作用并分散在其表面 ;当氧化铜的负载量超过其在二氧化铈载体上的分散容量时 ,氧化铜会继续在氧化铝表面分散 .这些结果说明 ,在制备用氧化铈改性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时 ,如果氧化铈的用量偏高 ,会导致样品中有晶相氧化铈生成 ,从而对氧化铈作为改性剂的作用不利 .
朱海洋沈明敏刘田东韦书婷胡玉海董林陈懿
关键词:氧化铜氧化铈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
四方晶型二氧化锆(t-ZrO<,2>)载体的制备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制备了不含金属离子掺杂的经500℃焙烧后仍能稳定存在的四方氧化锆,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不同多羟基化合物的添加量对二氧化锆晶型的影响.
朱海洋沈明敏刘田东胡玉海董林陈懿
关键词:催化剂载体二氧化锆物理化学性质
文献传递
Cu-Ce-Support(γ-Al_2O_3、TiO_2、Al-Zr-O)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NO+CO→N_2+CO_2”反应中的性能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XRD、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助剂CeO2对催化剂Cu-Ce-Al,Cu-Ce-Ti和Cu-Ce-Al-Zr-O中表面活性物种CuO的分散行为和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并且测试了催化剂在“NO+CO→N2+CO2”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uO的分散容量以及氧化还原行为与助剂CeO2的负载量密切相关,而CeO2的引入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随体系不同而异。结合“嵌入模型”的基本观点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董林朱海洋胡玉海
关键词:CUOCEO2CO
CuO/TiO<,2>/γ-Al<,2>O<,3>体系的XRD,XPS和TPR研究
本文按常规浸渍法制备了CuO/TiO<,2>/γ-Al<,2>O<,3>样品,以XRD,XPS和TPR为研究手段,探讨了二价金属氧化物CuO在TiO<,2>/γ-Al<,2>O<,3>表面的分散及氧化还原行为.
沈明敏朱海洋刘田东胡玉海董林陈懿
关键词: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
文献传递
高Cu含量MCM-41在苯直接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被引量:26
2006年
考察了高铜含量(最高达26·0%)且铜原子主要处于中孔骨架的Cu-MCM-41在苯/过氧化氢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了铜含量、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物摩尔比、温度以及时间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苯直接羟基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可使苯转化率达52·9%,苯酚选择性达58·9%,苯酚收率达31·2%,优于文献报道的低铜含量中孔分子筛的催化结果.另外,从反应机理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蒋斯扬孔岩吴丞徐铮朱海洋王春燕王军颜其洁
关键词:羟基化苯酚
CuO/SiO2空心球的制备、表征及对CO氧化的催化性质
Silica with hollow spherical structur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sol-gel process using novel carbon microspheres...
宋春燕王春玲吴兴才朱海洋董林陈懿
关键词:空心球CO氧化催化活性
文献传递
Cu-Ce-Al-O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行为及其在'CO+NO'反应中的应用
本文重点考察了Cu-Ce-Al-O催化剂的'还原-氧化-还原'行为,以此说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作为评价含铜催化剂催化'NO+CO'反应的活性稳定性能的重要参考.
董林胡玉海沈明敏朱海洋陈懿
关键词:催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高铜含量MCM-41对NO+CO反应催化活性及催化剂活性位研究
研究了高铜含量MCM-41催化剂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含铜(质量分数)26﹪的试样在空速3000~30000ml(g·h)、温度350~550℃内NO转化率及NO<,2>选择性均为100﹪.进一步研究表明...
孔岩张炎华朱海洋董林侯文华颜其洁
关键词:催化活性碳氢化合物离子交换
文献传递
SO_4^(2-)改性后的TiO_2(锐钛和/或金红石)表面上MoO_3的分散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红外(IR)、拉曼(Raman)、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方法考察了经硫酸根改性后的金红石(SR)与锐钛矿(SA)的混合比例变化时的负载型催化剂,MoO3/TiO2(SR+SA),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活性组分MoO3的分散行为、表面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MoO3/TiO2(SR+SA)样品,低含量MoO3表面分散时倾向于优先与混合载体中的改性金红石(SR)发生作用;TiO2载体表面SO42-的存在,使得载体表面产生了新的酸性位,导致样品中表面分散的钼物种主要以聚合八面体状态存在。
张丽萍朱海洋李晓伟万海勤董林
关键词:MOO3TIO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