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波
- 作品数:55 被引量:2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2013~2016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型5型的分离与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全世界已发现9种血清型EHDV,长久以来我国EHDV血清型分布、病毒活动规律和病毒遗传特征不明确,对我国的畜牧业进出口和牛羊养殖业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首次报道了2013~2016年在云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的哨兵动物中,9株EHDV-5型毒株的分离以及病毒基因节段2、3与6(Seg-2、Seg-3、Seg-6)的序列特征。中国分离的9株EHDV-5型毒株Seg-2,Seg-3与Seg-6及其编码蛋白之间高度保守,核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均大于99%,在系统发生树上聚为紧密的一簇,表明我国云南与广西流行的EHDV-5有着最近的共有祖先。中国与澳大利亚EHDV-5毒株不同基因节段之间也有着较高的序列相似度(>91%),表明两地流行EHDV-5型毒株有着共同的起源。中国毒株的Seg-2与Seg-6在系统发生树上虽与澳大利亚毒株(CSIRO 157)聚为一簇,但最终形成了独立的进化分支,表明中国流行的EHDV-5发生了独立的进化。本研究首先丰富了世界范围内EHDV-5型毒株资源,其次为我国开展EHDV-5病毒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理论数据。
- 杨振兴李占鸿吴健敏王金萍肖雷寇美玲朱建波廖德芳李华春杨恒
- 关键词:血清型
- 云南蓝舌病病毒1型毒株M6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解云南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型M6基因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国内外流行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从细胞培养物中分别提取4株云南分离株BTV-1(Y863、SZ120169、6-12和7-12)RNA,用M6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M6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别获得4株云南分离株BTV-1 M6基因1 763bp序列;4株云南分离株BTV-1核苷酸同源性在95.2%-99.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6%-99.8%之间,1979年师宗分离的Y863病毒毒株与2012年师宗(SZ120169)、2013年江城(6-12、7-12)分离的3株病毒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5%、95.2%和95.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6%、98.4%和98.2%,而近两年(2012、2013)分离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分别在96.9%-99.9%和99.1%-99.8%之间;遗传进化分析发现,4株云南分离株BTV-1为Eastern基因群病毒,它们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2%-99.9%和97.6%-99.8%;进一步分析发现4株云南分离株BTV-1与希腊及澳大利亚BTV-1型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4%-95.6%和95.1%-99.1%,而与地中海国家(意大利、法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和南非毒株关系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3.8%和95.7%以下。4株云南分离株BTV-1属于Eastern基因群病毒,云南分离株BTV-1 M6基因在自然进化中发生遗传变异缓慢,该基因可以用来进行BTV-1基因群分布及毒株的地理区域来源相关的研究。
- 李楠朱建波肖雷李乐杨恒孟锦昕何于雯李华春
-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
- 鸭瘟病毒的PCR鉴定及相关序列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设计、合成了 2对鸭瘟病毒引物 ,对云南省发现的 1例鸭瘟可疑病例 (YN DPV0 1)进行PCR鉴定 ,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 ,引物对被检测病料的扩增正确 ;所扩增的片段经序列测定与参考毒株 p4 81的同源性为 99.5 %。
- 赵文华高华峰宋建领朱建波李志华张念祖
- 关键词:鸭瘟鸭瘟病毒PCR同源性
- 我国牛羊中山病血清学调查被引量:7
- 2019年
- 为了解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2016-2018年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新疆、西藏、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13个省级区划的8 232份牛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2个省级区划检测出抗体阳性,且阳性率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由北向南逐渐升高(0~74.03%),秋季阳性率(2.50%~60.00%)明显高于春季(0~10.00%)和夏季(2.22%~35.00%)。乌兰察布、哈密、河池和曲靖等4个采样点的牛羊血清检测发现,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山羊和绵羊血清。以上结果表明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已具有广泛性,流行分布状况与其媒介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并且牛比羊更易被该病毒感染,同时本研究的试验数据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了解和防控中山病。
- 杨振兴朱沛李占鸿廖德芳朱建波肖雷谢佳芮李华春杨恒
- 关键词:血清学调查竞争ELISA阳性率
- 云南省师宗县蓝舌病病毒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师宗县蓝舌病病毒流行情况,2012年在师宗县五龙乡建立了10头蓝舌病血清学阴性黄牛的监控动物群。从2012年5-10月,每周采血1次,11-12月,每月采血1次,采用C-ELISA进行血清学监测。8月开始动物血清学检测结果转阳性,至11月,监控动物全部转为阳性。用转阳前1周、转阳本周、转阳后2-13周的经处理的红细胞静脉接种鸡胚,收获鸡胚肝脏,用PBS悬浮捣碎的鸡胚肝脏,上清接种于C6/36细胞一代、BHK-21三代后,出现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CPE)。采用RT-PCR方法,针对蓝舌病较为保守的血清型群特异片段VP7设计了2对引物,扩增其相应片段。结果显示,共分离到86份疑似分离物,其中67份疑似分离物细胞培养液上清经RT-PCR扩增,均扩增出1156 bp片段,初步确认为蓝舌病病毒。采用国际24个蓝舌病标准毒及24个标准阳性血清对86份疑似分离物及其对应血清进行细胞微量中和试验,67份毒株为蓝舌病病毒,与RT-PCR结果一致。通过对2份经中和试验定型为BTV-1、BTV-16分离株的VP2基因测序分析发现,BTV-1株序列与同型Y863(登录号:KC879616)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2%,BTV-16株序列与登录号为AB686221的毒株同源性为99%。结果表明共分离到67株蓝舌病毒株,分离株主要为BTV-1、BTV-9、BTV-16三个血清型。
- 肖雷孟锦昕李楠高林何于雯杨恒胡骑李华春朱建波
-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
- 2016-2017年我国蓝舌病病毒8型(BTV-8)血清学监测与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蓝舌病病毒(BTV)是一种重要的牛羊虫媒病毒,共有25个血清型,其中以BTV-8型危害最为严重。本试验通过对2016-2017年我国11个省63个地区的血清抗体水平的监测,分析目前我国BTV的流行情况及流行原因。结果显示,2年共调查14 953份血清,其中有2 748份为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8.38%;被调查的省份均有BTV的流行,其中以广西、西藏、重庆3个地区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68%,29.04%,26.30%;以辽宁省的阳性率最低,阳性率为4.33%。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显示,所有BTV阳性血清中没有BTV-8型,可见BTV在中国的流行非常严重,但暂时未出现BTV-8型。本研究覆盖面广,样本量大,对我国多地区的牛羊进行了BTV的血清学调查,明确了蓝舌病在中国的分布及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为我国虫媒病毒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朱沛肖雷朱建波李华春
- 关键词:BTV
- 我国牛羊流行性出血病血清抗体调查被引量:10
- 2019年
- 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病(EHD)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竞争ELISA试验方法,对2015年~2017年我国吉林、河北、西藏、重庆、云南等15个省区的6 413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未发现绵羊EHDV阳性血清,山羊EHDV血清阳性率较低(0~4%),而牛血清EHDV阳性率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由北向南逐渐升高(0~65.83%),表明EHD在我国的流行已具有广泛性;秋季阳性率(61.11%~65%)明显高于春季(10%~16.67%)和夏季(29%~32%),表明该病的流行分布状况与其媒介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EHD血清学调查,对有效防控该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 杨振兴吕敏娜朱沛杨恒肖雷廖德芳谢佳芮朱建波李华春
- 关键词:血清学调查竞争ELISA
- 云南省2株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监测云南省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了监控点,筛选出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每年的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11月到次年4月份每月采血1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其抗体转阳情况,用转阳牛的红细胞接种BHK以分离病毒,用病毒RT-PCR和中和试验鉴定病毒。结果显示,从2头转阳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2株EHDV,其TCID_(50)分别为10^(-2.5)/0.1 mL和10^(-3.44)/0.1 mL,血清型均为EHDV-5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分离到EHDV,明确了云南省反刍动物存在EHDV感染,为我国监控EHDV流行情况及疫病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 朱沛肖雷杨振兴牛保生姚萍芬赵天富朱建波李华春
-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 李富祥李华春宋建领杨仕标朱建波廖德芳姚俊高华峰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RRNA
- 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9年
-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检测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溶血性曼氏杆菌16S rRNA和白细胞毒素(lkt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24种常见牛羊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其检测lktA基因阳性和阴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最低检出限度均为40 copies,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应用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对4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这2种方法检出的溶血性曼氏杆菌阳性率分别为27.1%和18.8%,检出lktA基因阳性溶血性曼氏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0.8%和12.5%,阳性符合率为100%。本研究中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为牛羊溶血性曼氏杆菌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感染的高通量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行手段。
- 李富祥高华峰邵庆勇洪琼花朱建波赵文华杨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