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启升

作品数:97 被引量:309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6篇水稻
  • 37篇杂交
  • 19篇杂交水稻
  • 15篇选育
  • 14篇制种
  • 14篇籼稻
  • 11篇性状
  • 11篇育种
  • 11篇中籼
  • 11篇高产
  • 10篇栽培
  • 10篇苯达松
  • 9篇杂交稻
  • 9篇不育
  • 9篇不育系
  • 8篇氮肥
  • 7篇杂交中籼
  • 7篇栽培技术
  • 7篇基因
  • 6篇直播

机构

  • 84篇安徽省农业科...
  • 13篇安徽农业大学
  • 11篇安徽科技学院
  • 7篇安徽省农业科...
  • 5篇安徽省农科院...
  • 3篇浙江大学
  • 3篇安徽省种子公...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市农业生...
  • 1篇滁州市农业科...
  • 1篇合肥市种子公...
  • 1篇宿州市农业科...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安徽省怀远县...
  • 1篇蚌埠海上明珠...

作者

  • 97篇朱启升
  • 49篇张德文
  • 43篇杨前进
  • 34篇王士梅
  • 23篇汪婉琳
  • 11篇杨剑波
  • 11篇罗志祥
  • 11篇杨安中
  • 8篇詹树科
  • 8篇倪大虎
  • 8篇施伏芝
  • 7篇陈秀晨
  • 6篇段素梅
  • 5篇李莉
  • 5篇冯春
  • 5篇陈周前
  • 5篇王安东
  • 4篇李布青
  • 4篇汪秀峰
  • 4篇董军

传媒

  • 28篇安徽农业科学
  • 13篇杂交水稻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Agricu...
  • 4篇安徽科技学院...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作物研究
  • 1篇Acta B...
  • 1篇安徽科技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6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朱启升杨前进张德文董军王士梅汪婉琳冯春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文献传递
双季杂交早籼栽培技术研究
1993年
通过1991—1992两年研究表明,在我省双季杂交早稻组合选用上,应以早熟大穗型为主;力争早播,以不迟于“清明”为宜;注意穗肥和叶面喷肥+激素的施用;栽播密度并非越密越好,以13.2×19.8厘米为好。具体来说,选用早熟大穗型组合矮优221,4月初播种,亩插2.5万穴,每穴两粒种子苗,上足基肥(50%),早施追肥(30%),巧施穗肥(20%)或抽穗期叶面喷肥,可望获得较高的产量。
夏文胜朱启升罗志祥施伏芝
关键词:栽培双季稻杂交稻
高温胁迫条件下水稻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为探索水稻发育的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与其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试图找出研究耐热品种和热敏品种差异的最适时期。本研究分别在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高温胁迫处理。灌浆结实期发生高温胁迫,品种间差异较大,耐热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64%)明显高于热敏感品种(32%),耐热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增加了41%),而热敏感品种减少幅度较大(减少了16%)。耐热品种和热敏感品种产量性状的差异在灌浆结实期表现的尤为突出,耐热品种还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谷重,而热敏感品种反之。灌浆结实期可能是研究水稻耐热性差异的一个最佳时期。
李万成朱启升王云生王士梅陈秀晨张德文汪婉琳
关键词:水稻高温胁迫生理生化指标产量性状
不同覆盖物覆盖对旱作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地膜、纸膜、麦秸、油菜壳、青草五种不同覆盖物覆盖对旱作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壳、麦秸、青草覆盖处理具有良好的隔热、吸水、保水作用,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促进旱作水稻生长,有很好的增产效果,较对照分别增产1035.5kg/hm2、918.8 kg/hm2、566.9 kg/hm2,增幅为19.7%、17.5%、1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效果,较对照增产377.9kg/hm2,增幅为7.2%,增产达显著水平;纸膜覆盖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立珍
关键词:旱作水稻覆盖物田间生态环境纸膜覆盖地膜覆盖
混制1号机械化混播制种生产技术被引量:18
2008年
混播制种是指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亲本种子混合播种,扬花授粉后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父本,收获杂交种的一种机械化制种方式,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从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和机械插秧等3个方面阐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张德文杨前进王士梅汪婉琳朱启升
关键词:生产技术
水旱两用稻的研究初报
采用外源整体DNA导入法,选用在水面具有旺盛生长优势,在旱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别名:革命草,水花生]为供体, 高产抗病的禾本科...
朱启升张德文杨前进詹树科
文献传递
^(60)Co辐照对水稻基因组DNA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效应被引量:28
2002年
水稻品种农林 8号及其60 Coγ射线辐照突变体农林 8号m为研究材料 ,选用 36 0个 10碱基寡核苷酸随机引物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筛选出 1个引物OPG18在农林 8号和农林 8号m之间表现出共显性的多态性 .通过对该共显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 ,突变体农林 8号m与农林 8号相比有 2 9bpDNA片段的缺失 .研究结果为60 Coγ射线辐照导致植物基因组DNA缺失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明确的证据 .
向太和杨剑波杨前进朱启升李莉倪大虎汪秀峰黄大年
关键词:水稻基因组DNA诱变DNA缺失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绿敏S高产繁殖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绿敏S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将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转育到广占63S中育成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2009—2011年笔者在海南三亚对绿敏S进行连续3 a的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纯度达99.97%。对绿敏S在海南三亚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进行总结。
张德文杨前进朱启升王士梅汪婉琳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技术
耐旱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介绍需水量较小、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高的节水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方法]对耐旱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5年6月该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份种植,均表现出节水、耐旱、高产、优质的优点,适宜在沿淮行洪区麦茬机械旱作直播栽培。[结论]该研究为"绿旱一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论据。
朱启升王士梅张世林张德文杨前进董军汪婉琳冯春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003被引量:2
2012年
两优003是合肥三才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含苯达松敏感基因两系不育系绿敏S与优质香稻恢复系LR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它可以通过种子苯达松包衣或者苗期喷施致死浓度的苯达松去除制种时因温度突降自交结实的母本,回避两系制种中纯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风险。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较好,耐肥抗倒,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中等,制种产量高。2011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稻2011013。
张德文杨前进朱启升王士梅汪婉琳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选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