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华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枯病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叶枯病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白叶枯
  • 2篇细菌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白叶枯
  • 2篇白叶枯病
  • 2篇病菌
  • 2篇病原
  • 1篇单胞
  • 1篇单克隆抗体技...
  • 1篇稻白叶枯病
  • 1篇药剂
  • 1篇药剂敏感性
  • 1篇叶枯病菌
  • 1篇玉米

机构

  • 6篇江苏农学院

作者

  • 6篇朱华
  • 3篇李清铣
  • 3篇黄奔立
  • 2篇胡广淦
  • 2篇梁继农
  • 1篇陈厚德
  • 1篇黄玉富
  • 1篇王学明
  • 1篇张凌
  • 1篇刘文娟

传媒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江苏农学院学...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苏北地区小麦黄矮病发生初报
1996年
苏北地区小麦黄矮病发生初报APRELIMINARYREPORTONWHEATYELLOWDWARFVIRUSINNORTHERNJIANGSUPROVINCE梁继农朱华俞荣林郭网红LiangJinongZhuHuaYuRonglingGuoWang...
梁继农朱华俞荣林郭网红
关键词:小麦黄矮病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1984年,加拿大的S.H.De Boer等首次研制出5株分泌对马铃薯环腐病棒杆状细菌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同年,美国的W.E.Magee(1984)也研制出针对马铃薯环腐病菌的单克隆抗体。此后10余年来,经过各国实验室的共同努力。
胡广淦李清铣朱华黄奔立张凌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植物病原细菌学
江苏玉米纹枯菌不同菌丝融合群药剂敏感性及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1
1995年
江苏玉米纹枯菌不同菌丝融合群药剂敏感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陈厚德,梁继农,朱华,刘文娟,黄玉富(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9)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生产上多用5%井岗霉素防治。玉米纹枯病是由丝核菌(Rhizoctioniaspp.)侵染造成...
陈厚德梁继农朱华刘文娟黄玉富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
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1989年
经水稻白叶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菌株K-s-6-6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化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该病原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K1,K2和K31。分泌抗体稳定性试验、封闭试验、染色体数计数、交叉后应试验等表明具有株特异性;抗体分属IgG3和IgG26亚类;腹水抗体滴度在1:10^4左右,初步用于检测白叶枯病菌菌株株,病叶和病种证明特异性高,匀质均一,在理论和生产上都有实用价值。
高锦樑朱华李清铣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杆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棉黑果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对棉铃黑果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棉黑果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8℃,以24.5~30℃为最适;pH值范围为3~14,以pH4~6为最适。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42℃,以24~30℃为最适;pH值范围为1~13,以pH3.7~5为最适。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光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紫外光,在RH90%~100%情况下萌发率较高。
黄奔立朱华王学明刘井兰于平范晓梅
关键词:棉花黑果病生物学特性
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以单克隆抗体为第二抗体的ELISA双夹心法对于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但对于检测病种所带微量细菌,其灵敏度仍嫌不足。我们在常规ELISA间接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亲和素—生物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ABC-ELISA),并初步用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检测,取得一定效果。
胡广淦朱华李清铣黄奔立高锦梁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病菌ELIS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