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通络方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对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肌腱粘连发生率及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方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对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肌腱粘连发生率及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于肌腱修复术中将玻璃酸钠注射液涂抹于肌腱缝合线周围组织,8 d后予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予舒筋通络方熏洗治疗,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普渡手精细运动评定(PPT)及患手明尼苏达手灵巧度测试(MMDT)结果,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肌腱粘连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MMDT放置时间和翻转时间少于本组治疗前(P<0.05),TAM及PPT患手、双手、组装评定结果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肌腱粘连发生率(6.9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舒筋通络方熏洗联合玻璃酸钠能有效降低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肌腱粘连发生率,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 曾颖 李留夷关键词:黏连 骨科手术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以助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管理.方法 连续性入选于2008年4月至2013年10月因行骨科手术就诊于我院的1632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及基线等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总共入选816例患者,30天内非计划再住院的发生率为8.4% (138/1632).其中102例(73.9%)与手术相关,这些患者中有35例(34.3%)是由于手术部位的感染再住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丧偶”的婚姻状况显著提高了再住院的风险(OR=1.846,95%置信区间[CI] =1.070 ~3.184,P=0.03).同时,医保患者的再住院风险亦显著较高.所有曾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再住院风险最高(OR=2.356,95%CI=1.361 ~4.079,P=0.002).结论 较长的初次住院时间或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显著增加了患者30天内再住院的风险.婚姻状况和医保说明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再住院的风险。 曾颖 高峻青关键词:骨科手术 再住院 婚姻 医保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院外延续护理在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院外延续护理在骨盆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骨盆骨折术后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流程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后6个月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高于出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新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院外延续护理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有利于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延续护理的质量及满意度。 李留夷 曾颖 缪杰佳关键词:骨盆骨折 延续护理 护理满意度 术后康复 THA术后疼痛灾难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制定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疼痛灾难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制定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于佛山市中医院行THA的14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0例,女1147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6.47±9.49)岁。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髋关节活动Harris评分以及正负性情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达到疼痛灾难化水平即疼痛灾难化认知评分≥38分患者共有299例(20.81%)。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地区、收入、是否24 h陪同、术后疼痛程度的疼痛灾难化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髋关节活动Harris评分、正性情绪与疼痛灾难化认知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负性情绪评分与疼痛灾难化认知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髋关节活动Harris评分、正性情绪得分、职业(以务农为参照)、年龄、术后疼痛程度是影响THA患者疼痛灾难化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THA术后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的疼痛灾难化,术后髋关节功能低下、正性情绪评分较低者、务农或者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疼痛灾难化认知,为降低疼痛灾难化的发生,医护人员应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李留夷 王应琼 曾颖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预见性护理 伤口负压治疗对开放胫骨骨折患者深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伤口负压治疗(NPWT)对开放胫骨骨折患者深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性入选开放胫骨骨折且行延迟性软组织覆盖的患者229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PWT组166例和传统敷组63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伤口处理情况、深部感染发生率等,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NPWT对深部感染的影响。结果NPWT组深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敷料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Gustilo分型和NPWT治疗均与深部感染发生相关[OR=3.13,95%CI(1.74,5.64),P<0.001;OR=0.35,95%CI(0.16,0.8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Gustilo分型后,NPWT治疗仍可减少78%的深部感染风险[OR=0.22,95%CI(0.09,0.55),P=0.001]。结论NPWT治疗可以降低开放胫骨骨折患者的深部感染发生率。 曾颖 高峻青 何斌关键词:深部感染 前瞻性评估解毒祛瘀片联合抗生素促进感染性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前瞻性分析感染性创面治疗中解毒祛瘀片联合抗生素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将120例感染性创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以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解毒祛瘀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及创缘炎症反应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3wk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及创缘炎症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完成3wk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祛瘀片联合抗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感染性创面的治疗效果。 曾颖 李留夷关键词:抗生素 感染性创面 出院计划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对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和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5月住院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2020年6~10月住院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9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骨外科常规护理和出院宣教,试验组开展多学科团队的出院计划服务,比较两组在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出院指导的实际获得内容、指导技巧和效果2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准备度的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出院计划服务可促进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康复训练技能,提高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准备度,以保障从医院到家庭的顺利过渡,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再入院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李留夷 欧会芝 曾颖 李知浩关键词:脊柱 中西医治疗感染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1年 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多数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不敏感,中药外敷、内服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明显促进感染刨面的愈合,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和治疗感染创面的新途径。 曾颖 高峻青关键词:感染创面 中药 抗生素 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穿支为旋转点,同时保留胫后动脉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的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为19cmx11cm~11cm×8cm。皮瓣切取范围上界可达髌骨上缘水平,皮瓣下界可达内踝上缘,前可至小腿前正中线,后可至小腿后正中线。皮瓣最远端可修复创面达趾跖关节。结果1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期再次行皮瓣修复后创面痊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色泽、血运、质地良好,无破溃。全部病例皮瓣不同程度恢复了痛觉与深触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皮瓣不破坏胫后动脉主干血管,同时保留了胫后动脉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双重供血来源,扩大了胫后动脉穿支的供血范围,使该皮瓣切取水平高,保证了皮瓣血液循环,可以修复小腿和踝足部大面积创面。 陈浩宇 高峻青 何斌 付记乐 李卓伟 曾颖关键词:胫后动脉 隐神经 小腿 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措施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8,给予常规干预联合预警视角下干预措施)和对照组(n=102,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感染、髋部疼痛、假体松动)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T、APTT明显均长于对照组患者,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髋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措施能够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效果较好。 李留夷 王应琼 曾颖关键词:联合干预 股骨颈 骨折 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