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智协飞

作品数:172 被引量:1,084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2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1篇降水
  • 26篇气温
  • 22篇地面气温
  • 15篇多模式
  • 15篇降尺度
  • 13篇气候
  • 13篇TIGGE
  • 12篇北半球
  • 10篇热带
  • 10篇环流
  • 9篇统计降尺度
  • 9篇夏季
  • 9篇贝叶斯
  • 7篇西太平洋
  • 7篇降水预报
  • 7篇暴雨
  • 6篇订正
  • 6篇台风
  • 6篇干旱
  • 5篇中尺度

机构

  • 159篇南京信息工程...
  • 19篇中国气象局
  • 12篇教育部
  • 9篇江苏省气象局
  • 7篇湖北省气象局
  • 4篇南京气象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国防科技大学
  • 3篇上海市气象局
  • 3篇国家气象信息...
  • 3篇安阳市气象局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四川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郑州市气象局
  • 2篇浙江省气象服...
  • 2篇福建省气候中...

作者

  • 169篇智协飞
  • 15篇张玲
  • 10篇陈雯
  • 8篇林春泽
  • 7篇白永清
  • 6篇王佳
  • 6篇祁海霞
  • 6篇陈静
  • 6篇王亚男
  • 6篇彭婷
  • 6篇赵欢
  • 5篇王靖宇
  • 4篇段明铿
  • 4篇朱乾根
  • 4篇张涵斌
  • 4篇王海霞
  • 4篇田笑
  • 3篇史湘军
  • 3篇韩艳
  • 3篇俞剑蔚

传媒

  • 46篇大气科学学报
  • 16篇气象科学
  • 8篇南京气象学院...
  • 7篇热带气象学报
  • 6篇气象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3篇气象学报
  • 3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科技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继续教育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气象教育与科...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暴雨灾害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第六届长三角...
  • 2篇第五届长三角...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9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14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1996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精细化城市积水水位拟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精细化城市积水水位拟合方法,包括:1、构建无量纲化的水文特征数据库;2、基于图神经网络方法展开聚类分析;3、划分城市积水水位子区域;4、基于神经网络逐区构建个性化城市水文概念模型;5、根据积...
智协飞吕阳季焱朱寿鹏
NCEP和JRA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位势高度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中国高空规定层月值数据集中的探空资料和NCEP,JRA再分析资料,对850 hPa、500hPa、100 hPa上的位势高度趋势、位势高度差值和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位势高度的趋势上来看,在850 hPa、500 hPa上再分析资料能客观反映探空资料的位势高度趋势,而在100 hPa上再分析资料的趋势明显偏高;从位势高度的差值来看,在850 hPa和500 hPa上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差异较小,而在100 hPa上差异明显增大;从相关性看,在500 hPa上,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相关性较好,而850 hPa,100 hPa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100 hPa;从不同的再分析资料看,与探空资料比较,NCEP资料的位势高度趋势、位势高度差值和位势高度相关度比JRA资料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而且东部地区和低纬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较高。
田笑智协飞徐海明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
一个台风降水预报的分级回归统计降尺度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全球交互式全球大集合预报资料和中国降水融合产品资料,对2013年7月12至14日1307号“苏力”台风多模式降水预报进行分级回归统计降尺度研究,并对多模式预报结果进行多模式集成,然后对降水预报结果进行频率匹配法订正。结果表明,四个中心降水预报的分级回归统计降尺度的预报效果改进显著,但对降水量级预报误差改进有限。多模式集成预报中,简单集合平均能明显提高降水预报的距平相关系数,消除偏差集合平均能明显减小降水量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四个中心预报经过频率匹配法订正后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的漏报率有所改进,大雨量级的预报改进最明显。频率匹配法处理后强降水区的面积偏差得到显著改进,预报面积误差明显减少。
陈艳蝶智协飞王姝苏张玲
关键词:台风
一次人工消雨试验数值模拟及物理过程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WRF模式对一次人工消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及实况资料分析表明,在大片的降水云系中对局部的降水云进行过量AgI播撒,由于潜热释放增温使得降水云内的对流加强,促使大量小冰晶在高空向四周流散,云体消散,地面降水量减弱。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作业高度、作业部位是人工消雨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条件。
王佳智协飞白卡娃吴海英王啸华
关键词:人工消雨数值模拟
1950—2004年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的统计特征被引量:24
2007年
根据阻高的天气学定义,利用1950—2004年NCEP/NCAR 500 hPa逐日位势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检索出近55 a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出现阻高1 169次。统计表明,阻塞高压中心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理差异。春季阻高活动多集中在乌拉尔山地区;夏季阻高活动频繁,阻塞形势复杂,阻高频繁活动区域有4个,分别是乌拉尔山地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秋季是阻高发生最少的季节;冬季阻高高发区位于乌拉尔山附近。贝加尔湖地区仅夏季出现阻高的日数就占到全年的69%。夏季欧亚大陆阻塞高压中心逐日累积频次存在明显的随时间东传特征。55 a中平均每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上空有11 d存在双阻形势,占夏季阻高日数的1/5左右。欧亚大陆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不同地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各有不同。
史湘军智协飞
关键词:阻高地理分布年际变化季节内变化
印尼—澳大利亚北部低频夏季风活动及其与南北半球环流的联系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根据ECMWF/WMO资料和NOAA极轨卫星提供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应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EOF)展开的方法,研究了1981年11月—1982年3月印尼—澳大利亚北部30—60天低频夏季风活动及其与南北半球环流的联系。 结果表明,在850hPa上,来自东亚沿岸的30—60天低频东北(西南)风向南传播越过赤道后,可以转为印尼—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低频夏季西北(东南)风,当其与澳大利亚西部加强了的低频西南(东北)风辐合(散)时,夏季风区对流(干旱)加强并向东扩展。850hPa低频位势高度场的变化特征与其相协调。这些结果与未经滤波的实际资料研究结果相类似,从而说明低频变化分量表现了热带环流变化过程的主要特征。
智协飞朱乾根雷兆崇
关键词:季风环流北部南半球北半球
中国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利用我国160个台站1951年-2000年夏季(6-8月)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和趋势。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呈增温趋势,且北方地区增温比南方明显,而长江中游则呈降温趋势。气温在空间形态...
王毅智协飞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经验正交分解小波分析带通滤波
文献传递
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延伸期多模式集成预报被引量:34
2013年
基于TIGGE资料中心提供的CMC、ECMWF、UKMO及NCEP四个集合预报中心2008年7月1日—9月30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气温10~15d延伸期集合预报产品,首先采用Talagrand分布及离散度—误差关系评估了单个预报系统的预报性能,然后分别利用多模式集成平均(Ensemble Mean,EMN)、消除偏差集成平均(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BREM)及多模式超级集合(Multi-model Superensemble,SUP)对地面气温进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由于逐日的延伸期预报准确率相对较低,因此人们更关注延伸期预报对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对各个集合预报系统的逐日预报资料以及逐日"观测"资料做滑动平均,并对处理后的资料进行多模式集成,最后对超级集合预报的训练期长度进行调试,以获得最佳训练期长度。结果表明,四个集合预报系统的离散度相对于均方根误差都偏小,ECMWF预报效果最好,NCEP次之,UKMO预报效果最差。EMN、BREM及SUP三种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预报效果均优于单个系统且SUP对预报效果的改善最明显。滑动平均后,预报误差进一步降低,且滑动步长越长,误差越小。对于SUP的训练期,逐日预报和3d滑动平均10~12d预报最佳训练期长度为75d;13~15d预报最佳训练期长度为35d;5d及7d滑动平均其训练期长度在各个时效均以35d为宜。
崔慧慧智协飞
关键词:训练期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式预报产品降尺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式预报产品降尺度方法,包括:采集地面高程数据、低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数据、高分辨率观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构成降尺度数据集;搭建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所述训练集和模型...
丁姝妍智协飞王靖宇吕阳季焱
基于CMIP5多模式回报资料的地面气温超级集合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CMIP5的15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对东亚及周边地区(70~150°E,0°~60°N)地面气温的回报结果进行超级集合(简称SUP)试验,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逐月气温资料作为观测值,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距平相关系数(ACC)、绝对误差(MAE)对多模式集合平均(EMN)以及超级集合(SUP)的回报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超级集合回报结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期的长度。随训练期长度的增加,距平相关系数呈增大的趋势,均方根误差呈减小的趋势,但训练期达到一定长度后,误差不再有明显的减小,甚至出现误差增长。15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对东亚及周边地区的地面气温具有一定的回报能力,可以较好地回报出地面气温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海洋上回报的均方根误差小于陆地。但不同模式回报的结果不尽相同,在单模式中CCSM4对地面气温的回报效果最好。多模式集成的回报效果优于单模式的回报效果,SUP的回报效果优于EMN,其区域平均的均方根误差比多模式集合平均小0.43℃,超级集合极大地改善了地面气温的回报效果。
智协飞赵欢朱寿鹏葛非
关键词:回报地面气温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