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宗森

作品数:48 被引量:56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关节
  • 10篇细胞
  • 9篇关节置换
  • 8篇置换术
  • 8篇肉瘤
  • 7篇手术
  • 7篇肿瘤
  • 7篇腓骨
  • 7篇骨肉瘤
  • 6篇髋关节
  • 6篇成骨
  • 5篇全髋
  • 5篇全髋关节
  • 5篇全髋关节置换
  • 5篇全髋关节置换...
  • 5篇腓骨移植
  • 5篇髋关节置换
  • 5篇髋关节置换术
  • 5篇脱位
  • 5篇骨细胞

机构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47篇景宗森
  • 34篇金大地
  • 27篇史占军
  • 8篇朱志刚
  • 7篇陈建庭
  • 7篇朱志刚
  • 7篇吕海
  • 6篇吕海
  • 3篇武大林
  • 3篇郑燕芳
  • 3篇陈强
  • 3篇杨德鸿
  • 3篇瞿东滨
  • 3篇马学军
  • 2篇金明新
  • 2篇鲁凯伍
  • 2篇罗吉伟
  • 2篇张浩
  • 2篇李淑华
  • 2篇赵亮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5
  • 1篇199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59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 mg,联合放射治疗40Gy,1个月后再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 mg;对照组仅用放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2.7%(P>0.05),多发骨转移癌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1.7%(P<0.05)。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6%和62.0%(P<0.05〉。结论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陈强金大地史占军景宗森
关键词:依班膦酸钠疼痛
动脉灌注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临床观察
<正>目的肢体动脉灌注化疗是近年来一种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围手术期化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而有60%的恶性骨肿瘤发生于膝关节周围,即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具有动脉灌注化疗的指征。评价患肢股动脉灌注吡柔比星/顺铂化疗在骨肉瘤保...
吕海金大地景宗森
文献传递
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38
2001年
目的建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体外共育体系,观察在此体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取髂骨松质骨,Ⅱ型胶原酶消化,分次获得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建立培养上清相通但二者互不接触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育模型。以细胞增殖(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代表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骨吸收陷窝面积代表破骨细胞的破骨能力,检测共育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呈饱满的梭形,AL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呈多核,TRAP染色阳性,可以吸收骨质形成骨陷窝。当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育后,其MTT法OD值(0.60±0.08)较单独培养时(0.36±0.03)明显提高(P=0.000);其ALP活性(23.37±2.48)u/mg较单独培养时(18.33±0.34)u/mg明显提高(P=0.000)。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育后,形成骨吸收陷窝的平均面积犤(6.55±0.34)×10-2犦μm2较单独培养时犤(5.15±0.17)×10-2犦μm2明显增大(P=0.000)。结论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相互促进,为骨组织代谢的体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模型。
杨德鸿金大地陈建庭武大林景宗森
关键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育体系生物学特性
HD-MTX使用后推迟解救时间的毒性反应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应用HDMTX后推迟解救时间的安全性。方法 恶性骨肿瘤患者16 例,按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术前术后化疗,其中MTX 用量按10 g/m2 计算。分别于MTX注射完毕后6 h( 早解救,16 例28 次)、18~20 h( 晚解救,16 例16 次) 始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CF) ,观察两组解救方法的毒性反应。结果 晚解救的毒性重于早解救,但两组间只有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应用大剂量MTX后,早期小剂量CF解救及较大剂量CF晚解救都是安全的,均无不可控制的毒性反应发生。
史占军景宗森金大地
关键词:骨肿瘤甲氨喋呤叶醛酸毒性
自体腓骨移植修复重建肩腕关节肿瘤性骨缺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带血管蒂的自体腓骨移植在肩腕关节重建中的应用和长期疗效。方法:于1985-12/2003-12对南方医院23例肱骨近端,19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分别进行囊内刮除或瘤段切除,采用不带血管蒂的自体近端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术中采用自体腓骨支撑内固定或4孔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X射线片复查,观测患者肩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国际骨骼肌肉肿瘤协会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满分为30分。结果:①42例术后经平均6年8个月的随访,仅3例患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②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功能评价,国际骨骼肌肉肿瘤协会评分系统评分保留关节面的肱骨近段肿瘤切除重建术后为23~30分(均28平分)骨近段移植重建肩关节术后为13~21分(平均16分);腕关节重;腓建为16~28分(平均23分)。结论:①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在肩、腕关节重建及近关节骨缺损重建中,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方案。②对于肱骨近端良性肿瘤,应尽量采用保留肩关节面,自体腓骨支撑重建的方法。③对于桡骨远端的肿瘤,腓骨近段重建腕关节可取得较好的外观和功能,可全部采用瘤段切除,腕关节重建手术。
吕海景宗森金大地别曼
关键词:腕关节腓骨自体腓骨移植
雪旺氏细胞和脊髓腹侧神经元联合培养重组“组织块”的发现
1995年
瓦勒氏变性神经来源的雪旺氏细胞,作为细胞滋养层和胚胎脊髓腹侧运动神经元联合培养,可维持神经无存活,长出神经突起,两周后电镜发现雪旺氏细胞可以包绕神经突起,形成髓鞘,有神经营养作用;并意外发现雪旺氏细胞和神经无分离细胞联合培养,至第9日联合细胞层出现“脱壁一卷曲”,进而形成“组织块”样物,后者又可重新长出细胞突起。可望为雪旺氏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提供一种有形的移植物。
顾立强朱家恺景宗森李建兰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脊髓损伤神经元组织块脊髓再生
晚期骨肉瘤保肢治疗与肢体功能重建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总结ⅡB及Ⅲ期骨肉瘤的保肢综合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探讨保肢手术在晚期骨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骨肉瘤患者行保肢手术43例,其中ⅡB期36例,ⅢA期1例,ⅢB期6例。肿瘤部位均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根据患者肿瘤局部的条件及全身情况,分别采用瘤段切除人工假体替代、瘤段骨体外灭活回植及自体骨移植术等保肢手段重建骨关节功能,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手术前后化疗。7例Ⅲ期骨肉瘤患者中3例进行了肺部转移灶切除术。上肢瘤段切除后功能重建的所有患者及下肢行假体置换的病例术后近期即可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患者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和35%,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4%。并发症主要为肩关节脱位、膝关节活动范围不理想、局部肿瘤复发。结论:对ⅡB及Ⅲ期骨肉瘤患者进行选择性的保肢手术是可行的,有效的术前化疗可以提高保肢手术成功的机会;经济问题是骨肉瘤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工假体可使保肢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史占军景宗森朱志刚吕海
关键词:晚期骨肉瘤保肢治疗肢体功能重建康复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96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 ,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 :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 ,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 ,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 ,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 1次 ,术后应用不超过 3 6h,共计92 1人 ;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 ,除按 A组的方法应用外 ,术前 1d可能应用抗生素 ,术后应用 3 6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 3 7.5℃以下 ,共计 12 13人 ;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 8例 ,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朱志刚汪能平
关键词:抗生素术后伤口感染
移植腓骨中骨巨细胞瘤复发1例
2004年
景宗森吕海史占军朱志刚李淑华
关键词:腓骨移植骨巨细胞瘤复发X线检查病理诊断
吡柔比星动脉灌注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患肢股动脉灌注吡柔比星/顺铂化疗在骨肉瘤保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骨肉瘤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化疗和保肢手术治疗。按照Enneking分期标准,11a期10例,Ⅱb期27例,Ⅲ期4例。20例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进行了患侧股动脉插管灌注吡柔比星/顺铂化疗,其余21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全身给药化疗。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剂量包括:吡柔比星75mg/m^2,顺铂110mg/m^2。同时全身给予甲氨蝶呤8—12g/m^2,异环磷酰胺8g/m^2,长春新碱1.5mg/m^2。结果全组41例患者进行了随访12—48个月,平均30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与常规静脉给药相比,动脉灌注化疗骨肉瘤在生存率(80.0%对71.4%)、肿瘤坏死率(65%-95%对55%-80%)、局部肿瘤的控制情况、术后复发率(10.0%对23.8%)以及化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动脉灌注化疗有利于吡柔比星的抗肿瘤作用。结论手术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骨肉瘤保肢的理想方法,尤其适合于复发肿瘤和准备性保留关节面保肢手术的患者。
吕海金大地景宗森
关键词:骨肉瘤动脉灌注吡柔比星保肢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