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鑫

作品数:73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传热
  • 21篇数值模拟
  • 21篇透平
  • 21篇值模拟
  • 15篇气膜
  • 15篇气膜冷却
  • 14篇传热特性
  • 11篇刷式密封
  • 11篇密封
  • 10篇气动
  • 10篇燃气透平
  • 9篇汽轮
  • 9篇汽轮机
  • 8篇蜂窝密封
  • 7篇气轮机
  • 7篇燃气轮机
  • 7篇吹风比
  • 6篇透平级
  • 6篇气动性能
  • 6篇内流动

机构

  • 73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东方汽轮机有...
  • 3篇西安西热节能...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东方汽轮机厂
  • 1篇上海电气燃气...
  • 1篇华能(浙江)...
  • 1篇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

  • 73篇晏鑫
  • 49篇李军
  • 27篇丰镇平
  • 24篇何坤
  • 13篇李志刚
  • 8篇宋立明
  • 8篇张元桥
  • 7篇江生科
  • 6篇孙奇
  • 6篇王建录
  • 5篇孔祥林
  • 4篇王为民
  • 3篇杜昆
  • 3篇黄琰
  • 2篇邓清华
  • 2篇霍文浩
  • 1篇许朋江
  • 1篇吴其林
  • 1篇范小平
  • 1篇孙皓

传媒

  • 3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7篇热力透平
  • 4篇动力工程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燃气轮机技术
  • 1篇力学进展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发电技术
  • 1篇2006中国...
  • 1篇2007年热...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三维叉排管束模型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准确预测刷式密封的泄漏流动以及阻力特性,提出了将多块结构化网格以及动网格技术应用于刷式密封的三维叉排管束模型。多块结构化网格的使用保证了刷丝束流体域与腔室间无需设置交界面,消除了因交界面的存在引起的插值误差。动网格技术能够实现刷丝束的整体轴向压紧。数值模拟得到的刷式密封泄漏量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了进出口总静压比(1.5,2.5,3.5)、密封间隙(0,0.1,0.2mm)以及轴向截距减小量(0~0.005mm)对刷式密封泄漏流动和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向截距减小量的增大对于接触式刷式密封的泄漏量相对变化率具有支配作用;随着密封间隙的增大,轴向截距减小量的增大对间隙刷式密封的泄漏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逐渐减弱;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的流动阻力参数欧拉数远小于接触式刷式密封;密封间隙使得刷式密封泄漏流的压力能有效地转换为动能,增大了刷式密封的泄漏量。文中发展的三维叉排管束计算模型可为刷式密封封严机理和多场耦合分析提供技术手段。
马登骞张元桥李志刚李军晏鑫
关键词:刷式密封数值模拟
燃气透平叶栅端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三维数值求解方法,对透平叶栅端壁区域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试验数据考核了相应的数值方法,分析了网格数目和湍流模型对叶栅端壁附近流动传热特性计算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进口雷诺数和湍流度条件下端壁传热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马蹄涡和通道涡等二次流动直接影响端壁区传热,传热强度分布规律基本与当地流动的湍动能保持一致。湍流模型对端壁压力场的计算影响较小,但对端壁传热特性的求解的精度影响较大。采用v^3—f湍流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端壁传热分布。来流雷诺数和湍流度的变化改变了端壁边界层厚度和涡系结构,使得端壁传热强度和梯度分布发生变化。
何坤晏鑫李军丰镇平
关键词:端壁传热特性
考虑刷丝变形的后夹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和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采用基于非线性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三维RANS方程耦合有限元分析接触模型的数值方法,建立了考虑泄漏流气动力、刷丝间摩擦力以及刷丝与前后夹板间相互作用的刷丝变形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3种后夹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力学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所建模型可为刷式密封刚化效应、摩擦热效应的研究以及先进刷式密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数值计算得到的刷式密封泄漏量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典型后夹板结构的刷式密封,后夹板环形槽结构对泄漏量及压力分布影响较小;刷丝束所受到的轴向气动力随着压比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后夹板环形槽增加了下游刷丝束的压力,减小了刷丝轴向变形量,可有效防止刷丝发生刚化效应,降低泄漏气流对刷丝束造成的扰动;刷式密封高温区出现在刷丝束与转子表面接触处,后夹板环形槽结构可有效改善刷丝束与转子内部的温度分布。
马登骞张元桥李军晏鑫
关键词:刷式密封传热
蜂窝叶顶密封对透平级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蜂窝叶顶密封的几何尺寸对汽轮机高压缸两级内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蜂窝密封的几何参数,包括密封间隙、蜂窝孔深、蜂窝孔径对透平级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蜂窝密封间隙的增大,动叶下游静叶内二次流损失增加,透平级内总总等熵效率下降,密封内泄漏量近似线性增加;随着蜂窝孔深的增大,总总等熵效率先增大后基本趋于定值,泄漏量则随孔深的增大先减小然后趋于定值;蜂窝孔径对透平级气动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孔内和密封出口的泄漏流场结构,随着蜂窝孔径的增大,总总等熵效率逐渐增大,泄漏量逐渐减小;蜂窝密封间隙的变化对主流流场的影响显著,蜂窝孔径的变化对主流流场的影响次之,而蜂窝孔深对主流流场的影响较弱。
陈秀秀晏鑫李军
关键词:蜂窝密封透平级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螺旋篦齿-刷式密封泄漏特性实验和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究刷丝束安装位置对螺旋篦齿-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数值研究了刷丝束安装在螺旋篦齿上游或下游两种螺旋篦齿-刷式密封在不同压比(1~1.3)和转速(0~10000r/min)条件下的泄漏流动特性。同时,在压比为1~1.3和转速为0~2000r/min的条件下,实验测量了刷丝束安装在螺旋篦齿上游的密封泄漏流动特性。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数值模拟得到的泄漏量和腔室压力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结果表明:泄漏气流主要经刷丝束与转子间隙流入下游;相比刷丝束安装在下游,刷丝束安装在上游时的泄漏量及其对转速变化的敏感度更小。螺旋篦齿和转子环形台阶沿轴向交错排列,导致周向静压分布不均和下游压力高于上游压力;两种密封转子面静态气流作用力的x轴分量方向相反,y轴分量方向也相反,且相比刷丝束安装在下游,刷丝束安装在上游时静态气流作用力的x轴分量绝对值更大,而y轴分量绝对值更小;静态气流作用力的绝对值随压比升高而显著升高,对转速变化不敏感。
张元桥李军马登骞何院计京津孙博李志刚晏鑫
关键词:数值模拟
带肋尾缘开缝模型内的非定常冷却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DDES(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非定常数值求解方法,研究了燃气轮机叶片带肋尾缘开缝模型内非定常流动及气膜冷却特性,分析了3种吹风比(0.2,0.8,1.25)对尾缘开缝模型冷却效率的影响,对比了有、无肋板时尾缘开缝模型内的流动和冷却性能,并利用已有的尾缘开缝流量系数和开缝壁面冷却效率实验数据,验证了非定常数值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ES非定常求解方法可以较好地捕捉尾缘开缝区域的旋涡脱落和涡系运动规律,计算得到的流量系数、壁面冷却效率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流量系数随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加,且小吹风比时流量系数增加幅度更明显;相对于无肋板结构,尾缘开缝区域采用肋板结构时流量系数整体下降5%左右,冷却效率整体上有所提高;对于无肋板和带肋板两种开缝模型,吹风比对绝热壁面冷却效率影响都很大。当吹风比从0.2增加到0.8时,冷却效率显著增加;当吹风比增至1.25时,大尺度的旋涡脱落导致冷热气流强烈掺混,冷却效率反而下降。吹风比为1.25时,带肋板结构的开缝模型相比于不带肋板的开缝模型冷却效率的下降程度减小。
王茜何坤晏鑫
关键词:燃气轮机肋板吹风比
单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平板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研究单介质阻挡放电(SDBD)等离子体激励对平板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求解耦合等离子体电动激励力的雷诺时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组的方法,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考核了等离子体线性化激励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的有效性,获得了6种归一化激励强度、5种归一化激励频率和3种吹风比条件下,存在SDBD等离子体激励时壁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并与无等离子体激励的气膜冷却工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无SDBD等离子体激励时相比,施加SDBD等离子体激励显著提升了平板气膜冷却性能,抑制了气膜孔下游肾形涡对的发展,使近壁面流向速度梯度增大、流向速度峰值提升、冷气沿展向及流向的覆盖范围均扩大。当归一化激励强度由40增至140时,平板气膜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当归一化激励强度为100时,中心线及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的极值分别比无SDBD等离子体激励的工况提高了105%及200%。当归一化激励频率由1.25增至6.25时,平板气膜冷却效率也逐渐提升;与无SDBD等离子体激励的工况相比,当归一化激励频率为3.75时,中心线及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极值分别提升了75%及100%。平板气膜冷却性能随吹风比的增大逐渐恶化;当吹风比由0.5增至1时,壁面中心线及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的极值分别降低了23.9%及49.2%。
黄悦峰张子寒何坤晏鑫
关键词:气膜冷却等离子体激励频率吹风比
孔型阻尼密封非定常气流激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自编理想气体两控制容积bulk flow计算程序及非定常数值求解方法,对孔型阻尼密封内的非定常气流激振特性开展了研究。利用实验测量得到的孔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对两种两控制容积bulk flow方法、3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考核。研究表明:本文的理想气体两控制容积bulk flow计算程序预测精度与等温bulk flow程序ISOTSEAL相近;非定常数值求解结果比bulk flow方法预测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阻尼密封内湍流效应比较显著,但温度变化十分微弱,采用合理的湍流模型是提高孔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非定常求解精度的有效方法。
晏鑫李军丰镇平
关键词:BULKFLOW非定常
预旋对蜂窝密封和迷宫密封内流动传热特性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数值求解三维雷诺平均纳维尔-斯托克斯(RANS)方程技术,研究了进口预旋对典型航空发动机用光滑面迷宫密封和蜂窝密封的泄漏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了-0.3,0,+0.3三种预旋工况下,两种密封的流动特性和温升特性随压比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预旋对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子午面上的流场形态的影响十分微弱;在相同压比条件下,正预旋会导致密封的总温升减小,而负预旋会导致密封总温升增大;蜂窝面的阻尼作用会削弱预旋对密封内温升特性的影响;进口无预旋或施加正预旋时,蜂窝密封的间隙热能比光滑面迷宫密封大,但进口施加负预旋时恰好相反.
晏鑫李军丰镇平
关键词:流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密封预旋
轮缘密封封严效率及结构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轮缘密封作为燃气透平二次空气系统的重要部件,可以有效抑制燃气入侵、防止轮盘过热,因而得到重视。介绍了透平轮缘密封外环诱导和旋转诱导燃气入侵的机理,展示了燃气透平动盘上下游腔室的流动图谱。综述了轮缘密封燃气入侵和封严效率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介绍了具有高封严效率的轮缘密封结构设计。总结了燃气透平轮缘密封技术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轮缘密封技术在抑制燃气入侵和提高封严效率方面需要加强和深化的研究工作,研究总结可为燃气透平轮缘密封技术性能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李军程舒娴高庆李志刚李志刚
关键词:透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