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评价和合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实用的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筛选出小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从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拟定一个能全面反映该病疗效的评定标准,对以往采用保守治疗、滑膜切除、滑膜切除加股骨颈钻孔减压、滑膜切除加股骨颈钻孔减压加骨盆内移截骨术、髋周软组织松解加滑膜切除五种方法治疗,且时间达3年以上的病例进行随诊检查,然后按此标准和以往的一些标准分别进行评分及相互比较。结果邸氏法和我们所拟订的标准对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邸氏法标准明显偏低。各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但X线征的改善普遍不甚满意。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组股骨头覆盖率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头的圆度和shenton线连续性亦较其他组好,优良率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CatterllⅡ期的疗效较CatterllⅢ和CatterallⅣ期好。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组负重与不负重组相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十项二十分法较邸氏法更为严格。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组在上述五个治疗组中疗效最佳,但仍不够理想。
- 易申德任德胜熊斌吴欣乐
- 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固定方式,提高对儿童骨折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0年6月6例有手术指征的儿童股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并对其随访。结果 6例术后随访10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2~3周摄X线片可见骨痂形成,约8~10周可达到骨性愈合,患肢无畸形,无跛行步态,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对不稳定或移位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建议尽可能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术中选择斯氏针内固定即可获得良好结果。斯氏针固定较钢板等固定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对儿童骨骺影响小、愈后取出方便等优势,值得在儿童骨折治疗中推广。
- 熊志刚吴欣乐杜香平熊斌王保利易申德
-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斯氏针内固定儿童
- 小儿桡骨头脱位的原因与治疗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桡骨头脱位的原因与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小儿桡骨头脱位病例的病史、症状、X线摄片、术中所见,手术处理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处理包括(1)常规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并克氏针固定4周。(2)环状韧带复位和修补11例;用带蒂前臂背侧深筋膜条重建17例。(3)13例尺骨成角畸形明显者作凹侧尺骨不完截骨凸侧手法加压矫形;15例尺骨无明显成角畸形者未作处理。结果16例为孟氏骨折错漏诊,5例为孟氏骨折早期处理不当,4例为先天性,3例难以确定。治疗后25例桡骨头复位良好,3例仍有半脱位。21例前臂旋转功能正常,7例有轻度障碍。结论小儿桡骨头脱位主要是孟氏骨折误诊所致,应早期手术治疗。桡骨小头的良好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环状韧带的修复或重建,尺骨成角畸形的矫正是手术操作的关键。
- 任德胜王保利熊斌吴欣乐易申德
- 微创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 2024年
- 目的研究微创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6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为(4.62±1.92)岁。患儿均采用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撬拨复位肱骨外髁骨折。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骨折有无再移位、神经损伤、感染、骨折愈合时间、肘内外翻畸形发生、肱骨小头坏死等,末次随访采用Dhillon肘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解剖复位,无一例出现中转延长切口。手术切口长约(2.01±0.25)cm,范围为1.5~2.5 cm;手术时间为(33.06±9.07)min,范围为15~60 min;平均术中出血约5 ml,术后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所有骨折均得到愈合,时间为(8.5±2.6)周,范围为8~16周。术后1例患儿出现针尾皮肤激惹,予以清创拔除克氏针,于门诊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3例出现局部皮肤隆起,活动时有疼痛,克氏针取出后症状完全消失;24例影像学上观察到外髁"骨刺"。末次随访按照Dhillon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35例,良1例,优良率100%,无一例出现感染、骨不连、肘内外翻畸形、肱骨小头坏死等。结论微创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效果良好,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瘢痕小、术后美观,值得推广。
- 吴敏易申德曾群群袁蔡晖
-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
- 早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的临床研究
- 任德胜熊斌王保利谢维炎易芬兰吴欣乐易申德
- 该课题研究对小儿先天性半椎体经后路黄韧带外直观下切除半椎体的后部结构,沿椎弓根向前按中央突破原则切/刮半椎体的椎体部分,允许保留椎体前侧和内侧一薄层软骨壳的手术操作顺序。治疗效果可靠,手术方法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符合半椎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后路半椎体切除手术方法手术操作技术
- 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按照克氏针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髓内固定组(n=40)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交叉固定组(n=40)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骨折畸形愈合和骨折再移位发生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Dienst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均得到明显改善,髓内固定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交叉固定组,桡骨缩短长度短于交叉固定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畸形愈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交叉固定组,骨折再移位发生率低于交叉固定组(P<0.05)。髓内固定组术后2、4、8周PRWE评分均低于交叉固定组(P<0.05)。结论: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中,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的近期效果优于交叉固定,可增加稳定性并加快骨折愈合,但两种置针方式的安全性并无统计学差异。
- 易申德蔡军邹筠
- 关键词: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性下肢瘫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总结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手术)治疗脑性下肢瘫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4年4月至2005年6月SPR手术随诊2年以上的52例脑性下肢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诊2~10年(平均4年2个月),49例增高的肌张力缓解,步态改善;2例增高的肌张力得到了缓解,但步态无明显改善;1例发生轻度膝反屈。没有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脊柱失稳等并发症者。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相关节段与侧别之高兴奋性(低阈值)脊神经后根小束切断比例的合适与选择正确,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 任德胜王保利熊斌吴欣乐易申德杜香平
- 关键词:脑性瘫痪脊神经根切断术
- 栅状截骨治疗儿童膝内/外翻
- 2008年
-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儿童膝内/外翻畸形的新术式。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设计应用栅状截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术治疗儿童膝内/外翻53例,于骨的成角旋转中心(CORA)将骨膜切开剥离后,用Stryker电动摆动骨锯将骨骼在额状面沿纵轴前后方向剖成间隔约2mm、长约2.5~3.0cm的栅状骨片。截骨与骺板线的距离应保持1cm以上,可同时将内/外侧骨皮质作斜形截断,但中央2~3根骨片不得切断。然后手法初步矫形,有垫石膏托固定。2周后再次在氯胺酮麻醉下手法彻底矫形,有垫管形石膏固定至截骨愈合。结果53例患儿全部恢复顺利,没有发生早/晚期并发症者。随诊复查矫正效果满意,步态改善。结论栅状截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儿童膝内/外翻畸形新方法。
- 任德胜熊斌吴欣乐王保利易申德林智峰杜香平
- 关键词:截骨术膝损伤
- 改良胸骨抬起术治疗小儿漏斗胸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总结改良胸骨抬起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对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诊1~12年,患儿胸部畸形,19例明显改善,2例部分改善。结论改良胸骨抬起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满意。
- 任德胜王保利熊斌吴欣乐易申德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30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按Bado分型:1型15例,2型7例,3型6例,4型2例;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5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6年(平均2.4年),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0%。结论早期手术矫正畸形,可以较好地防治陈旧性孟氏骨折造成的屈肘和前臂旋后功能障碍。
- 易申德王保利
- 关键词: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环状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