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设计以罗汉果为核心的具有清咽润喉和润肠通便双功能的保健食品配方,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收集整理含罗汉果的保健食品批文、专利和中成药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solution,TOPSIS)等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其中原料药味配方规律。围绕药味类别、归经和现有处方类型构建AHP评价体系计算原料功效得分,同时对原料口感、频率赋值,以此为依据筛选药味并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配方。利用AHP计算“君臣佐使”权重向量,配方中所选原料的3项得分分别按君臣佐使加权后求和,得到“配方功效-配方频率-配方口感”矩阵,利用熵权法处理矩阵后使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实现配方设计。收集数据建立清咽通便双功能原料数据库,得到的40味原料以补虚药与清热药居多。其中经AHP评价功效得分较高(>1.0)的共有16种不同原料,除罗汉果外排名前5的分别为甘草、蜂蜜、玉竹、陈皮和西洋参。在此基础上,结合药对组合情况与原料口感得分,筛选得到包括罗汉果在内的11味候选原料,组成10个可能配方。对其进行熵权-TOPSIS分析评价后,由罗汉果、胖大海、麦冬、蜂蜜、甘草组成的配方排名第1位且与其他配方评分相差较大。该研究以罗汉果为例探究保健食品配方设计方法并实现配方多维度立体评价,为后续保健食品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目的研究地椒抗氧化活性成分,阐明地椒抗氧化活性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筛选评价地椒5个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MCI GEL CHP-20P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质谱、核磁数据和参考文献数据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地椒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显示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从该两萃取层中,分离鉴定18个化合物分别为野黄芩苷(1),野黄芩素(2),5,6,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4'5-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铜(xanthomicrol)(4),芹菜素(5),4'-甲氧基木犀草素(6),木犀草苷(7),木犀草素(8),芦丁(9),丹参素(10),香草酸(11),原儿茶酸(12),绿原酸(13),咖啡酸(14),阿魏酸(15),2,6-二羟基-4-异丙基-β-D-葡萄糖苷(16),齐墩果酸(17)和胡萝卜苷(18)。结论化合物1~3和16首次从百里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10~12,14~15和17~18首次从地椒植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为药食同源中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随着居民饮食消费观念改变,天然甜味剂市场需求增加,而罗汉果作为天然代糖,热度日趋增强。分析罗汉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为未来研究拓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罗汉果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集检索并导出相关文献,并导入Endnote软件进行查重、筛选和格式转换后导出题录。最后使用CiteSpace、VOSviewer、Excel软件分别对罗汉果中英文文献的整体产出、研究主体及合作网络、高被引文献、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51篇,其中中文文献458篇,英文文献93篇。罗汉果的年发文量大体呈现增长趋势,共有14个国家参与罗汉果的研究,其中以中国为主。中英文文献居发文量榜首的机构分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均为马小军。研究领域内各机构和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主要研究方向为罗汉果的化学成分、植物培养及药理作用研究等。罗汉果苷V作为罗汉果中备受关注的活性物质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英文关键词共现、聚类显示研究热点集中于罗汉果的栽培、提取分离、工艺优化、药理作用、应用等方面。结论罗汉果研究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未来罗汉果领域的研究重点应关注罗汉果苷V的高含量品种选育、提取工艺等方面,另罗汉果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关联性也是罗汉果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