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珍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语言结构看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倾向性认识
- <正>在话语活动中,各个人际关系范畴中的强弱双方被对方指称时,带不带"的"可以反映出强弱双方的关系、各个人际关系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某个范畴的评价等等。我们可以探究语言形式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透过话语揭示这个社会以...
- 徐国珍徐越
- 文献传递
-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用策略
- 2013年
- 教学语言主要是指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用于组织教学的语言。应用于语文教育的教学语言,除了一般学科教学语言所具有的内容的教育性、交流的口语性、过程的反馈性等共性外,还具有功能上的基础性,表达上的情感性和形式上的示范性等个性。为适应上述特点的要求,我们建议,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采用不同的言语策略。
- 邓小燕徐国珍
-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教师语用策略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教师教学
- 仿拟在口语修辞中的功能被引量:2
- 2002年
-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口语交际已成了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对于人们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思维品质等,都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提高口语修辞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显然应成为当今修辞学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
- 徐国珍
- 关键词:仿拟口语修辞功能修辞能力言语行为
- 仿拟造词法的外部理据——造词法理据探析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0
- 2008年
- 本文主要从心理和语用两个角度探讨了仿拟造词法的构成理据。本文认为:类推、联想、"意合"、"完形"及独特的"语言装置能力"是仿拟造词法生成及运用的主要心理理据;而言语社会存在的"空位"现象、语言的经济原则及约定俗成的原则则为仿拟造词法的生成及运用提供了社会语用理据。以上理据使仿拟造词法成了一种具有强大能产性和旺盛生命力的修辞造词法。
- 徐国珍
- 关键词:语用理据
- 从“给力”探流行语的形成因素被引量:1
- 2011年
- 网络词语“给力”堪称史上流行速度最快、流行范围最广的新词语,其走红之因值得思考。结合新词语流行的轨迹,我们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正是“给力”形成的三大要素。
- 徐洁徐国珍
- 关键词:流行语网络词语新词语语流
- 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
- <正>仿拟作为一种修辞行为,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仿拟辞格展开了认知性研究:指出:一、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1、改变语义的常规匹配关系2、对客观事物加以概念化3、反映人的一种认知模式二...
- 徐国珍
- 文献传递
- 论字母词语应用的“四化”策略
- 2010年
- 字母词语在当代汉语中的流行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字母词语和汉语词语分属不同的语言系统,如何用好字母词语也便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了克服其自身的缺点,人们在使用字母词语的时候应用了四大策略:简化策略、同化策略、泛化策略和"新化"策略。这些策略是字母词语积极适应汉语词汇系统的体现。对字母词语应用策略的探讨和研究,可以为字母词语的使用和规范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方法,以推进汉语词汇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 朱磊徐国珍
- 关键词:字母词语同化泛化
-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述评被引量:8
- 2009年
- 文章初步综合和评价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其得失。修辞教学最初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得以提倡,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其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阶段的地位和价值逐渐获得承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反哺修辞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学正形成良性互动局面。但直到现在,关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修辞习得等重大问题都仍停留在探索阶段,还有待做深入的研究。
- 徐国珍施麟麒
- 关键词:修辞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 “茶歇”的背后和前景——兼论新词生成的原则被引量:5
- 2009年
- 一、“茶歇”的意义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段话:(1)目前,在中国,企业里提供茶歇的不是太多,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有了茶歇的意识,有的企业会在工间安排15-30分钟的茶歇短休……(京华论坛,《走进南非——彩虹之旅》之《美食篇》,
- 徐国珍刘丹丹
- 关键词:新词企业
- “副+名”组合的接受语境构成分析
- 语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认知性。因此,"副+名"组合的接受语境也由可能因素和现实结构组成。根据可能因素组成的不同,"副+名"组合的接受语境由三个层面构成,分别为"文本语境""经验语境"和"创造语境"。创造语境为高层面接受...
- 徐国珍朱磊
- 关键词:接受语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