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39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基因
  • 7篇基因表达
  • 6篇基因表达水平
  • 6篇核苷酸
  • 6篇核苷酸组成
  • 6篇靶序列
  • 4篇血压
  • 4篇引物
  • 4篇探针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因子
  • 3篇生长发育
  • 3篇生长发育迟缓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肿瘤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机构

  • 39篇北京大学
  • 1篇卡罗林斯卡医...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39篇张静
  • 7篇阮国瑞
  • 7篇刘开彦
  • 7篇陈红
  • 6篇宋桂宁
  • 6篇任梅宏
  • 6篇刘雪霞
  • 5篇张璘
  • 5篇任景怡
  • 5篇张晓红
  • 4篇宋俊贤
  • 4篇王梅
  • 3篇黄晓军
  • 3篇刘健
  • 3篇郭丹杰
  • 3篇张加敏
  • 3篇王建六
  • 2篇马玉良
  • 2篇韩冠平
  • 2篇赵红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遗传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国际护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异丙酚麻醉诱导时镇静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患者异丙酚麻醉诱导时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1- 69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TEAS组.TEAS组给予TEAS 30 min,采用疏密波,频率2/100 Hz,波宽0.2- 0.6 ms,根据患者可耐受的程度刺激电流强度维持8- 12 mA.TEAS结束后即开始麻醉诱导.采用序贯法确定异丙酚使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3μg/ml,意识消失后第5-8分钟内每隔30 s记录BIS值,取平均值,以平均值降至50以下为阳性反应.异丙酚靶浓度的调节幅度为0.3 μg/ml.结果 C组纳入23例,TEAS组纳入25例.TEAS组异丙酚使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为3.08 μg/ml,C组为3.70μ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增强患者异丙酚麻醉诱导时的镇静效应.
张静于玲冯艺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二异丙酚清醒镇静
透析间期低血压1例报告
2010年
患者男,57岁,因发现血肌酐升高7年,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腹胀伴浮肿1个月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14年,夜尿增多9年。7年前检查血肌酐300-400μmol/L,尿常规(-),腹部超声示双肾缩小,诊断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损害"。
张静王梅
关键词:透析间期低血压高血压肾损害血肌酐升高夜尿增多腹部超声
家庭血压监测在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家庭血压监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101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诊室血压及家庭血压的情况,并根据家庭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 101例患者的家庭血压比透析前诊室血压低[140.5±13.6/76.2±12.8mmHg(1mmHg=0.133kpa)比147.1±14.6/81.5±15.9mmHg,P<0.05],透析前高血压的患者为67例(66.3%),通过家庭血压监测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为51例(50.5%)。对于存在家庭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干预(下调干体质量和/或药物调整)后,家庭血压及诊室透析前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水平存在差异;家庭血压监测可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中。
张静朱虹甘良英杨冰王梅
关键词:家庭血压监测血液透析高血压
骨盆肿瘤患者的个案护理体会
2019年
骨盆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剖结构复杂,是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肿瘤的切除,尤其累及髓臼周围的骨盆肿瘤,因其功能重建的复杂性而显得尤为困难,肿瘤体积大、侵及范围广,因此手术技术难度大、术后合并症多,易发生切口感染或不愈合,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许多困难。2017年1月-12月,我科对1例接受根治切除手术的巨大骨盆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张静曹培春
关键词:骨盆肿瘤护理
炎症因子IL-6、IL-11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炎症和性激素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关于炎症及炎症因子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目的(1)研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Ishikawa内源性IL-6、...
张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炎症因子
文献传递
炎症因子IL-6、IL-11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静
文献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08年1月~2009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透析中高血压(intradialytic hypertension,IDH)的临床资料,观察加强超滤脱水、调整降压药和改变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等方法对IDH患者透析前后及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131例MHD患者中23例(17.5%)发生IDH,其中18例通过加强超滤脱水后,透析前收缩压、透析3h、透析4h平均动脉压(MAP)及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MA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DH的发生率显著减低(P<0.01)。2例患者改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的透析液透析后血清钙离子浓度较调整前下降,透析前、后的血压较前降低,同时未再发生IDH。另3例患者通过调整降压药剂量和种类使透析前、后血压和IDH得到控制。结论:容量超负荷可能是MHD患者发生IDH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超滤、调整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和服降压药有助控制IDH的发生。
张静王梅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
定量检测PARD3基因表达的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定量检测PARD3基因表达的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套试剂,包括引物对甲和探针甲;所述引物对甲由引物PARD3‑FP和引物PARD3‑RP组成;所述引物对甲的靶序列含有特异DNA片段甲;所述特异...
阮国瑞刘开彦徐衍张静周亚兰
文献传递
老年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分层的分析与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分析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分层。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64例老年肺栓塞患者和39例非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和30 d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和制动是两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中糖尿病、心律失常、外伤或骨折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及晕厥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非老年组[(67.2±32.6)mm Hg vs(85.1±25.3)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氧饱和度低于非老年组[(84.4±16.4)%vs(92.1±9.4)%],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 178.4±308.6)μg/L vs(2 019.4±282.7)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心电图发生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阻滞的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17.2%vs 2.6%),超声心动图出现右房、右室扩大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48.4%vs 2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SI适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评估,两组患者3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肺栓塞患者合并危险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存在较明显的低氧血症,D-二聚体增高,所以当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
吉金荣郭丹杰张静
关键词:肺栓塞老年
长效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CK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CKD患者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能力下降。EPO是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能与红细胞表面的EPO受体结合,刺激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
张静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CKD半衰期RHUEPO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