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以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造影
  • 1篇低剂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研究
  • 1篇硬皮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面肌痉...
  • 1篇腮腺
  • 1篇腮腺造影
  • 1篇神经疾病
  • 1篇综合征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减压
  • 1篇微血管减压术
  • 1篇文献复习
  • 1篇系统性硬皮病

机构

  • 5篇河北以岭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亚丽
  • 5篇张雪
  • 3篇刘荣欣
  • 3篇李小佼
  • 2篇侯小晋
  • 2篇郑国
  • 1篇朱秀惠
  • 1篇王利力
  • 1篇钟起诚
  • 1篇高军茂
  • 1篇谷春华
  • 1篇周存河
  • 1篇于德起
  • 1篇张筱军
  • 1篇路凤月
  • 1篇孟丽萍
  • 1篇郭刚
  • 1篇齐洪滨
  • 1篇董春娇
  • 1篇刘华龙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腮腺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郑国王亚丽刘荣欣张雪高军茂王利力孟丽萍毕学杰钟起诚朱秀惠李小佼侯小晋张筱军于德起路凤月
该项目提出了正常与异常主导管的诊断标准;系统的研究比较了40%碘化油和76%泛影葡胺两种造影剂的优缺点,提出在诊断干燥综合征时应首选40%碘化油;指出了双侧腮腺同时观察的意义,因为SS患者腮腺导管病变存在广义的一致性和狭...
关键词:
关键词:腮腺造影干燥综合征
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对诊断肺间质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王亚丽平江张雪齐洪滨郑国董春娇李小佼于密生刘华龙谷春华刘荣欣刘连祥
课题研究通过对两种高分辨扫描方法进行比较(均遵循高mA、短扫描时间、骨重建法、薄层扫描),其中方法一为:探测器宽度10mm,层厚0.625mm,轴扫,图像层数16层;方法二:探测器宽度1.25mm,层厚1.25mm,轴扫...
关键词:
关键词:CT扫描方法
磁共振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在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扫描,并对脑干、面神经及周围血管进行多平面重建,判定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与血管的毗邻关系,统计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面神经根部与周围血管接触关系以及神经受压、变形的数量,进一步辨明责任血管及来源,并与术中解剖结果相比较。结果所有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中,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与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结果对照分析显示,MRI发现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阳性率为94.83%(55/58),非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的阳性率为17.24%(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812,P<0.0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最为常见,占比63.79%(37/58),其次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静脉以及椎动脉+前下动脉复合性压迫。58例患者行59次微血管减压术,其中2例术前判断为面神经未受压迫,术中所见亦未受压迫;术前1例判断为面神经无压迫,术中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压迫;术前应用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判定面神经责任血管压迫的敏感度98.2%,特异度100%。结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联合应用磁共振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可准确判断颅脑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并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张雪王亚丽刘晓宁张彩霞彭瑜
关键词:面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3D-TOF-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腹茧症累及小肠及结肠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患者,男,48岁,主因“反复腹部胀痛3年余,加重15 h”于2017年2月13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部胀痛,呈阵发性,当地诊断为“肠梗阻”,给予抗炎、补液、灌肠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后症状仍反复发作。15 h前再次出现左下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口服中药治疗后症状加重,遂转入我院普外科,入院后查体:T 38.0℃,P 98次/min,R 20次/min,BP 154/100 mmHg。实验室检查:血WBC 15.5×109/L,N 88.2%,ESR 30 mm/h,CRP 85 mg/L。全腹部螺旋CT扫描及冠状位重组显示:中下腹部小肠肠管广泛聚集,管腔局部扩张,肠壁菲薄,内可见积气、积液,形成液—气平面;小肠肠管、回盲部及乙状结肠周围可见不规则增厚的膜状结构包绕,薄厚不均匀,局部肠系膜牵拉、扭转,呈“手风琴”样改变(图1A^C)。
张雪王亚丽崔彦收
关键词:腹茧症
系统性硬皮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影像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系统性硬皮病(PPS)患者进行食管动力功能影像学研究,并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提高食管造影在P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食管气钡双重造影,钡剂浓度为220%。正常组和PSS组各70例,其中PSS组中22例进行了治疗后复查。结果:正常组立、卧位排空时间分别为(7.906±2.068)s和(12.697±3.97)s。70例PSS组排空时间、管腔直径、粘膜改变等均有不同程度异常。22例治疗前后对比,立位排空时间及卧位排空指数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S组立位、卧位排空时间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例治疗后复查者,立位排空时间和卧位钡剂排空指数是观察食管动力功能较为有效的指标。通过各项影像观察内容,明确食管影像动力学改变,进行早期诊断。可用于治疗前后对比,有效说明疗效判定。
王亚丽郭刚周存河刘荣欣郑国李小佼侯小晋张雪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