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观察肺间质病变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技术在肺间质病变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引起肺间质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采用A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B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和C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分别对感兴趣区进行高分辨CT扫描;探测器宽度10mm,层厚0.625mm轴扫;病变观察指标包括磨玻璃病变、小叶间隔、小叶内隔、支气管血管束、胸膜下线、网状影、蜂窝状影、小结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总体病变指标和单项病变指标的显出率。结果①A剂量与B剂量总体病变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25);A剂量与C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另A剂量与B剂量单项病变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5);②A剂量与B剂量、C剂量分别进行单项病变指标比较,显示无差异(P>0.025),尤其是增厚支气管血管束、网格状影和小结节在三种剂量无明显差异;区别略明显的是磨玻璃病变、胸膜下线和增厚小叶内隔,以C剂量显出率最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140kV,150mAs)在肺间质病变的观察诊断中是可行的,可以降低患者40%的辐射量,可实现肺高分辨CT扫描的同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王亚丽崔彩霞平江董春娇郑国张雪李小佼谷春花
- 关键词:低剂量肺间质病变
-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手部X线表现(附20例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手部X线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对2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阳性手部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指骨末端骨质吸收、骨质疏松、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软组织钙化及关节挛缩等异常征象。指骨末端骨质吸收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有密切的相关性(χ2=11.08,P<0.005)。结论指骨末端骨质吸收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主要X线表现;手骨骨质疏松更多的是源于废用性因素;少数病例并发腕月状骨坏死(2/20)和软组织钙化(4/20)。
- 郑国张雪张海滨王溱
-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X线诊断
- 探讨研究CT判断心脏增大的测量方法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研究CT平扫在诊断心脏增大时心胸比测量方法,对CT心胸比与传统X线心胸比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方法:通过胸部CT平扫和心脏远达位摄片,测量356例正常国人心右缘径线、心左缘径线、胸廓横径,得到CT心胸比和传统X线心胸比比值,对以上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X线心胸比均大于CT心胸比;无论CT心胸比还是传统X线心胸比,女性均大于男性;传统X线心胸比与CT心胸比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方程:X线心胸比=0.125+0.549CT心胸比+0.002体重指数+0.006心左缘径线。结论:CT心胸比作为新的测量方法可以作为CT平扫判断心脏增大的依据。
- 王亚丽王向东郑国张雪董春娇
- 关键词:心脏器官测量
- 低剂量高分辨CT对观察肺间质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肺间质病变不同剂量扫描的高分辨CT图像,分析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接受胸部高分辨CT扫描,分别进行常规剂量(A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和低剂量(B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超低剂量(C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扫描。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其中主观评价采用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和主观噪声评分法进行评分,以肺窗和纵隔窗分别进行观察,采用5分制,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的一致性;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CT值和噪声值,ROI取左心室、背部竖脊肌和胸椎锥体中央,面积1.0cm2,测量其CT值和噪声值,层面设定为左心室层面。三组均采用同一层面。窗宽400HU、窗位40HU。结果两名医师在诊断接受率和图像噪声评估分值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3和0.76)。三组剂量在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及主观噪声评分方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于客观测量的左心室、背部竖脊肌、椎体的CT值,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噪声值,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随着高分辨CT扫描剂量减低,图像质量逐渐降低,但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即可保证图像质量,又不影响临床诊断分析。而不论剂量大小,CT值的变化不明显。
- 王亚丽齐洪斌郑国平江张雪董春娇李小佼
- 关键词:肺间质病变低剂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质量
- 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造影排空像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S)腮腺造影排空时间。方法:所有资料分成非口干正常组、口干正常组及SS组,分别对各组15分钟及60分钟的腮腺造影排空像进行分析,并随机对部分患者进行长时间的追踪观察。结果:非口干正常组60分钟排空像显示大部分排空(9/12侧)和完全排空(3/12侧);口干正常组60分钟排空像未见大部分排空征象;干燥综合征组60分钟排空像多数显示为无明显排空(44/58侧),无口干症状的病例排空情况较好;在1.5小时~6个月的长时间追踪观察中,SS组及正常组中只分别有2侧显示完全排空像。结论:60分钟排空像显示无明显排空视为异常;绝大多数SS病例60分钟内的排空像是无明显排空的;口干症状的有无与排空时间密切相关;腮腺造影排空像对于诊断干燥综合征有较高的敏感性,而特异性相对较差。
- 郑国张雪刘荣欣王利力钟起诚张丽慧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涎腺造影术
- 煤矿职工4395名腹部超声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煤矿职工腹腔脏器健康状况。方法对4 395名19~59岁煤矿职工进行肝、胆、胰、脾、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共分为4组。结果腹部超声诊断阳性率为23.03%,其中脂肪肝居首位,其次为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肝血管瘤等;随着年龄增长,脂肪肝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肝囊肿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结论煤矿职工腹部疾病中以脂肪肝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脂肪肝发病率下降。
- 王亚丽王向东刘艳芳马文广郑国张雪
- 关键词:体格检查脂肪肝
- 腰骶部先天性皮毛窦4例被引量:1
- 2017年
- 皮毛窦属于先天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在胚胎形成的第3~5周神经管闭合过程中,胚胎背部的神经外胚层与皮肤外胚层分开,此时如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两者分开不完全,则导致先天性皮毛窦形成~[1-2],临床较为少见,发病率约为26/10万,男女比率约为2:1~[3-5]。
- 张雪许金鹏王亚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干燥综合征腮腺造影的导管病变规律(附87例报告)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S)患者腮腺造影中导管病变的规律。资料与方法:笔者对我院87例SS患者进行腮腺造影检查,对腮腺导管病变进行分析。结果:各级腮腺导管均可发生病变,以末梢导管病变发生率最高,病变有从末梢导管向主导管发展的倾向。早期病变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占同期病例数比例变小,中晚期病变则反之。<60岁和≥60岁两组SS患者的腮腺造影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S患者腮腺导管病变可以分为腮腺导管形态正常期、末梢导管病变早期、末梢导管病变晚期、分支导管及主导管病变期、腺体萎缩早期及腺体萎缩晚期等6期。SS患者腮腺导管病变存在广义的一致性和狭义的不一致性。腮腺的增龄性改变在腮腺造影用于诊断SS时可以忽略。
- 郑国张诚张雪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涎腺造影术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与系统性硬皮病的肺部病变及差异性比较(附92例HRCT报告)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的胸部HRCT认识。方法收集2004-2005年间PM/DM及SSc患者的胸部HRCT资料,分析两组患者胸部HRCT表现及其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HRCT可见肺、胸膜、心包、及纵隔淋巴结等多种形式的病变,其中两组病变在肺网格状、蜂窝状影征象上有显著差异。结论①SSc肺部损害较PM/DM程度要高。②HRCT对诊断SSc及PM/DM肺部病变有很高的价值。
- 王亚丽郑国赵伟刘荣欣张雪
- 关键词:皮肌炎
- 腮腺造影对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腮腺造影诊断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价值。方法以2002年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为对照,对SS的腮腺造影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试验。入选病例共202例,其中SS患者149例,慢性腮腺炎14例,良性腮腺肥大2例,正常者37例。结果SS患者以末梢导管病变发生率最高(80.20%,239/298侧),主导管病变表现为边缘毛糙(28.19%,84/298侧)或管腔扩张,但边缘不毛糙(13.09%,39/298侧),也可以表现为前2种病变的混合形式,但较少见(2.68%,8/298侧)。分支导管病变与主导管类似,但不同的是观察效果受末梢导管病变的广泛程度影响。SS累及腮腺的0~Ⅴ期病变均有发生,同一患者两侧腮腺病变分期不同的病例占25.98%(33/127例)。非SS患者中,慢性腮腺炎也可表现为末梢导管扩张(7/28侧)、分支导管扩张(10/28侧)、主导管扩张(11/28侧),但导管无边缘毛糙征象。其他非SS病例无导管病变征象。诊断试验结果中,分支导管或主导管边缘毛糙的诊断特异度为100%,末梢导管扩张的敏感度及Youden′s指数最高。结论(1)在以腮腺导管病变诊断SS时,末梢导管扩张是理想的筛选诊断标准,而分支导管和主导管边缘毛糙则是对SS的确诊标准。(2)腮腺造影诊断SS的价值可受导管病变表现形式及是否为双侧腮腺同时造影等因素的影响。
- 郑国张雪钟起诚刘荣欣王亚丽王海文
- 关键词:腮腺疾病涎腺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