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非编码
  • 1篇大血管
  • 1篇蛋白
  • 1篇等离子消融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消...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咽喉部
  • 1篇盐水
  • 1篇盐水治疗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原发病
  • 1篇原发病灶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舌咽神...
  • 1篇增殖
  • 1篇舌咽神经
  • 1篇舌咽神经切断...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张艳飞
  • 4篇路武豪
  • 3篇娄卫华
  • 2篇高长辉
  • 2篇胡守森
  • 2篇冯龙
  • 2篇高佩
  • 2篇张鹏
  • 1篇秦小玉
  • 1篇孙慧如
  • 1篇宋燕
  • 1篇王亮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平阳霉素及生理盐水治疗咽喉部巨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平阳霉素及生理盐水治疗咽喉部巨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78例咽喉部巨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平阳霉素注射配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的为对照组,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平阳霉素及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的为观察组,每组3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 a,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肺部CT、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异常,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联合平阳霉素及生理盐水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手术次数,安全性高。
秦小玉张艳飞宋燕娄卫华胡守森高长辉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平阳霉素
长链非编码RNAC3orf77-2在下咽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3orf77-2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下咽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 运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下咽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中lncRNA的表达, 分析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基因芯片差异基因;收集临床数据, 分析lncRNA C3orf77-2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下咽鳞癌FaDu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iNC组、lncRNA C3orf77-2 si-lnc1组、lncRNA C3orf77-2 silnc2组;沉默lncRNA C3orf77-2后,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咽鳞癌组织中lncRNA C3orf77-2表达量(0.78±0.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3±0.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 P<0.01)。下咽鳞癌组织中lncRNA C3orf77-2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F=4.3, P<0.05)、TNM分期(F=13.4, P<0.05)、淋巴结转移(t=4.07, P<0.05)明显相关;CCK-8结果显示, 各组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360±0.018、0.546±0.047、0.882±0.028), siNC组(0.401±0.018、0.561±0.037、0.825±0.056), lncRNA C3orf77-2 si-lnc1(0.230±0.031、0.416±0.009、0.555±0.048)和lncRNA C3orf77-2 si-lnc2(0.244±0.008、0.367±0.041、0.531±0.0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 h=15.6、F48 h=360.7、F72 h=105.7, 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 siNC组(89.00±0.58), lncRNA C3orf77-2 si-lnc1(31.67±1.76), lncRNA C3orf77-2 si-lnc2(22.67±1.76), 空白对照组(94.00±2.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6, 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si-NC组(36.67±4.33), lncRNA C3orf77-2 si-lnc1(10.83±1.17), lncRNA C3orf77-2 si-lnc2(12.00±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 P<0.01)。结论 lncRNA C3orf77-2在下咽鳞�
路武豪张鹏高佩张艳飞冯龙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下咽鳞癌增殖迁移
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及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表达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及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238例喉癌患者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6例)与未复发组(192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分析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复发组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1),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1);(2)复发组分子切缘真核起始因子4E、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1),分子切缘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1);(3)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原发灶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与喉癌呈显著负相关(P<0.05);(4)分子切缘真核起始因子4E、人体抑癌基因5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分子切缘人体抑癌基因27阳性表达与喉癌复发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喉癌患者原发灶、分子切缘肿瘤标志物人体抑癌基因53、人体抑癌基因27、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及分子切缘真核起始因子4E表达与喉癌复发密切相关,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对预测复发及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高长辉张艳飞娄卫华王亮孙慧如路武豪胡守森
关键词:分子切缘肿瘤复发
长链非编码RNA父系表达遗传印记基因10靶向微小RNA-34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父系表达遗传印记基因10(lncRNA PEG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以及通过调节微小RNA(miR)-34a对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5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组织中lncRNA PEG10和miR-34a的表达水平。口腔鳞癌SCC-25细胞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si-NC组、si-lncRNA EG10组、miR-34a mimics组、miRNA-NC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实验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PEG10与miR-34a的靶向关系。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结果lncRNA PEG10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2.452±0.750)高于癌旁组织(1.293±0.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5,P<0.05)。lncRNA PEG10组细胞lncRNA PEG10表达水平(2.868±0.115)高于lncRNA对照组(0.973±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P<0.01)。miR-34a mimics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1.310±0.010)高于miRNA对照组(0.251±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P<0.01)。lncRNA PEG10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5.577,P<0.05)和临床分期(χ^(2)=6.606,P<0.05)相关。lncRNA PEG10沉默后,SCC-25细胞的增殖能力在48 h(0.416±0.009)和72 h(0.555±0.048)的检测点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561±0.037和0.894±0.025,F_(48 h)=590.1,F_(72 h)=105.8,P<0.05)。lncRNA PEG10敲减组细胞划痕愈合率[(157.000±18.457)%]明显低于lncRNA对照组[(74.000±1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52,P<0.05)。结论lncRNA PEG10在口腔鳞癌中表达上调,而miR-34a表达水平下调,lncRNA PEG10通过靶向结合miR-34a调节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路武豪张鹏高佩张艳飞冯龙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微小RNA
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2014年
目的探讨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的两种方式(颈侧切舌咽神经、喉上神经切除术与单纯性舌咽神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2例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喉上切断术(以下简称“术式一”)和13例颈侧切入路单纯舌咽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术式二”)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式一”术后随访3个月~3年,随访中位时间为15个月。12例行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的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中,11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例症状明显减轻,疼痛缓解率达100%,疼痛完全缓解率达91.7%。“术式二”术后随访4个月-4.5年,随访中位数为15个月。13例患者中有11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3个月疼痛症状再次发作,术后4个月经喉上神经封闭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症状再次出现,后行“开颅血管神经减压术”,术后未再复发。疼痛缓解率达92.3%,疼痛完全缓解率达84.6%。结论颈侧切舌咽神经、喉上神经切除术与单纯性舌咽神经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且两者在治疗效果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均轻微。在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时,建议首选颈侧切单纯舌咽神经切断术,封闭或切断喉上神经可作为颈侧切入路单纯舌咽神经切断术效果不理想的补充。
张艳飞娄卫华路武豪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切断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