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皮肤
  • 4篇激光
  • 3篇湿疣
  • 3篇皮损
  • 3篇祛疣方
  • 3篇细胞癌
  • 3篇疗效
  • 3篇基底
  • 3篇基底细胞
  • 3篇基底细胞癌
  • 3篇尖锐湿疣
  • 2篇点阵激光
  • 2篇脂溢性
  • 2篇脂溢性角化
  • 2篇脂溢性角化病
  • 2篇痤疮
  • 2篇误诊
  • 2篇慢性
  • 2篇面部

机构

  • 15篇承德市中心医...
  • 3篇承德医学院
  • 2篇承德护理职业...
  • 2篇衡水市第二人...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作者

  • 15篇张艳峰
  • 7篇樊磊强
  • 6篇刘智君
  • 3篇缪希红
  • 2篇赵江波
  • 2篇李俊峰
  • 2篇韩莉
  • 1篇李克雷
  • 1篇宋文秀
  • 1篇杨杰
  • 1篇段庆华
  • 1篇韩晓实
  • 1篇王华军
  • 1篇马俊平
  • 1篇刘杰
  • 1篇王展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伐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对复发率的降低观察
2021年
目的探究阿伐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复发率降低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伐斯汀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效果明确,且与应用氯雷他定相比,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王梦楠王萧菡张艳峰刘智君
关键词:阿伐斯汀氯雷他定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鲍温病皮损中p53 Caveolin-1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鲍温病皮损中p53、Caveolin-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运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光动力治疗前后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p53、Caveolin-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治疗前p53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40%(χ^(2)=11.20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53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的阳性率为10%、5%(χ^(2)=0.712,P=0.39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p53在BD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1,P<0.001)。治疗前Caveolin-1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阳性表达率为15%、55%(χ^(2)=14.449,P<0.0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Caveolin-1的阳性率为5%、12.5%(χ^(2)=0.816,P=0.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Caveolin-1在BD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3,P<0.001)。BD中p53与Caveolin-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533,P=0.015)。结论:p53及Caveolin-1的高表达可能与BD的发生密切关联,且ALA-PDT能够抑制p53及Caveolin-1的表达,从而抑制疾病的发展。通过更大样本量的研究,p53及Caveolin-1可能会成为皮肤相关疾病的诊断工具,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张艳峰樊磊强高悦孙业晓徐冰
关键词:鲍温病P53CAVEOLIN-1
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
2022年
观察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现状,分析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皮肤科收治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40例),研究纳入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患者)、观察组(20例患者),分别给予剥脱性CO2点阵激光治疗、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ECCA评分分别为(66.25±12.66)分、(67.50±18.03),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ECCA评分分别为(26.75±9.63)、(35.00±13.1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3.43,P<0.001);治疗3次后,对照组痊愈患者0例(0.00%)、显效患者5例(25.00%)、好转患者13例(65.00%)、无效患者2例(10.00%),临床疗效25%,观察组痊愈患者1例(5.00%)、显效患者11例(55.00%)、 好转患者7例(35.00%)、无效患者1例(5.00%),临床疗效60.00%,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χ25.013,P0.025);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红斑(15.00%)、2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10.00%),副反应率为25%,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红斑(10.00%)、1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5.00%),副反应率15%,观察组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x2=4.225,P<0.001)。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疼痛感觉、无水肿、水泡等情况发生,如果出现,在7d内即可自行消退。结论 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接受剥脱性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安全性高,且临床疗效理想,其中胶原蛋白敷料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龙思宇张艳峰
关键词:痤疮
祛疣方坐浴对尖锐湿疣皮损T细胞亚群影响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了解尖锐湿疣患者局部皮损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祛疣方对CA患者局部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8例CA患者局部皮损进行CD4+/CD8+淋巴细胞染色,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CA患者局部皮损治疗前与正常人群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皮损处CD4+T细胞、CD8+T细胞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祛疣方外洗对CA对患者局部T淋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张艳峰樊磊强赵江波刘智君
关键词:尖锐湿疣T细胞亚群免疫组化
泛发性环状肉芽肿1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手背环形丘疹1年,面颈部丘疹及环形斑片1个月。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手背部出现绿豆大红色丘疹,逐渐扩大呈环形,中心皮损消退,皮疹逐渐扩大,数量逐渐增多,1个月前面部及颈前皮肤出现类似皮损,无痛痒。
韩莉张艳峰李俊峰马俊平王展
关键词:红色丘疹手背部皮损
自拟祛疣方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方坐浴配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尖锐湿疣(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予祛疣方坐浴配合CO2激光治疗与单纯使用CO2激光治疗;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祛疣方坐浴配合CO2激光治疗CA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复发率分别为20.00%和45.00%。结论自拟祛疣方联合CO2激光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张艳峰樊磊强刘智君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
自拟祛疣方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及外周血IL-2、IL-10及IFN-γ的监测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方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及干扰素(IFN)-γ的变化。方法对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A患者分成祛疣方组(60例)和CO2激光组,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抽外周血,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FN-γ,IL-2、IL-10水平。结果祛疣方组和CO2激光组CA患者治疗前血清IL-2及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IL-10高于正常(P<0.05);祛疣方组与CO2激光组治疗后IFN-γ,IL-2、IL-10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祛疣方组复发率明显低于CO2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3,P=0.008)。结论祛疣方可降低CA的复发率,但对患者IFN-γ,IL-2、IL-10水平无显著影响。
樊磊强张艳峰刘智君
关键词:尖锐湿疣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
背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漏诊1例
2022年
目的:报告1例皮疹临床特点不典型的背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女性漏诊病例。方法:患者12年前右侧背部出现肿物,无瘙痒、疼痛;近2年肿物逐渐增大至10 mm×10 mm,伴触痛。初步诊断为瘢痕疙瘩、纤维瘤、表皮囊肿。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行扩大切除术及皮瓣肌皮瓣延迟术。结果:患者恢复良好,在随访中。结论:体表包块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要及早建议患者接受无创检查;肿瘤切除要完全,扩大切除术为首选方式。
孙业晓申志华樊磊强张艳峰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皮肤病皮瓣
β-catenin在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与脂溢性角化中的表达分析
2021年
在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基底细胞癌(BCC)和脂溢性角化病(SK)这三种常见皮肤肿瘤中,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表达差异性。方法:在33例SCC,35例BCC,40例SK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中,β-caten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但是在细胞浆以及细胞核无表达。在SK、BCC及SCC三种组织中膜表达缺失逐步升高,异位表达逐步升高,且三中组织SCC、BCC、SK中 β-catenin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在SK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与正常表皮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β-catenin的表达在 BCC与 SCC间无明显差异 ( P>0.05), 但均显著高于SK组 (P<0.05)。结论:细胞中 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良恶性皮肤肿瘤的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孙业晓缪希红张艳峰申志华樊磊强
关键词:Β-连环素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
针灸治疗肌腱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肌腱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3月针灸治疗肌腱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并评价其质量,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RCT,5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肌腱病疼痛[1~3周组:WMD=-2.39,95%CI(-3.02,-1.76),P<0.01;4~12周组:WMD=-1.91,95%CI(-3.15,-0.67),P<0.01],压力疼痛阈值评分(PPT)测试表明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肌腱病的压力痛阈[4~12周组:SMD=-2.89,95%CI(-3.79,-1.99),P<0.01],关节活动度评分(ROM)表明针灸治疗能够改善关节活动度[SMD=-0.29,95%CI(-0.56,-0.02),P<0.05]。森林结构图表明其结果稳健,漏斗图显示了其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小。结论针灸治疗可降低肌腱病的疼痛,提高压力痛阈,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是治疗肌腱病的有效手段。
宋文秀李克雷韩晓实杨杰张艳峰王阔王华军郑小飞
关键词:针灸肌腱病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