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钟

作品数:283 被引量:897H指数:17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哲学宗教
  • 121篇文化科学
  • 38篇经济管理
  • 27篇社会学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4篇心理
  • 78篇心理学
  • 57篇理学
  • 53篇教育
  • 32篇文化
  • 27篇教师
  • 23篇心理健康
  • 23篇高校
  • 22篇文化心理学
  • 21篇社会
  • 18篇本土
  • 17篇教学
  • 16篇跨文化
  • 14篇跨文化心理学
  • 14篇辨析
  • 12篇教育专业
  • 11篇城乡
  • 10篇性格
  • 10篇老乡
  • 9篇心理素质

机构

  • 194篇兰州城市学院
  • 85篇河西学院
  • 84篇西北师范大学
  • 20篇内蒙古民族大...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甘肃民族师范...
  • 3篇合作民族师范...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渤海大学
  • 2篇西藏大学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北京第二实验...
  • 2篇甘肃省康复中...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职业技术...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酒泉职业技术...
  • 1篇中共甘肃省委...
  • 1篇甘肃省广播电...

作者

  • 270篇张海钟
  • 50篇姜永志
  • 15篇安桂花
  • 10篇赵文进
  • 9篇张小龙
  • 6篇张靖
  • 6篇张鹏英
  • 6篇张维英
  • 5篇王晓丽
  • 5篇秦积翠
  • 5篇雷卫平
  • 5篇胡志军
  • 5篇马红霞
  • 5篇张维英
  • 4篇路宏
  • 4篇张万里
  • 4篇雒焕国
  • 4篇李娜
  • 3篇陈小萍
  • 3篇冉前林

传媒

  • 18篇甘肃高师学报
  • 18篇河西学院学报
  • 10篇天水师范学院...
  • 9篇教育文化论坛
  • 8篇社会心理科学
  • 8篇阴山学刊
  • 7篇社科纵横
  • 7篇西北成人教育...
  • 7篇社会工作
  • 6篇中小学心理健...
  • 5篇科学.经济....
  • 5篇赣南师范学院...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5篇兰州石化职业...
  • 5篇西华大学学报...
  • 4篇价值工程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 4篇宁波大学学报...
  • 4篇心理研究
  • 3篇西北师大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4篇2015
  • 12篇2014
  • 20篇2013
  • 20篇2012
  • 33篇2011
  • 42篇2010
  • 27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周期理论与人生心理周期及老年心理问题臆说被引量:4
2014年
生命是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但是,20世纪60年代,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却不是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而首先是经济学。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流行后,随即流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团队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等,反而发展心理学家没有使用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而实际上,发展心理学才是真正研究生命心理周期的学科理论。至今为止,许多心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生理心理生命进行了分期。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单项的理论,没有考虑轮回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心理学家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即使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建立人生发展心理学理论,或者称为生命心理周期理论。
张海钟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当代中国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标准问题研究新学说与我们的观点再阐述被引量:5
2007年
1995年以来,学术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质疑引发的争论至今仍然在继续。总结12年的争议,形成了下面一些学说:社会适应学说;自我调整学说;适应发展学说;生活适应学说;双维结构学说;发展性标准学说;自我实现学说;敬业乐群学说;不确定性学说;生理社会心理三层次学说;全面性层次性社会适应学说;"二维适应论"学说;心理健康平衡学说;社会性学说;前提功能二维评价学说;十条标准学说;动态平衡学说;实践矛盾学说等。我们坚持自己提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分别制定标准编制量表的理论构想,并坚持分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制定标准的观点。
张海钟赵静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理论问题反思被引量:3
2012年
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往往会阻碍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我国的科学心理学承袭了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但是,我国心理学又与世界心理学有不同之处,文化心理的差异性要求我国心理学要对心理学进行本土文化根植性的理论探索,其中包括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分离抑或整合问题、心理学学科归属与学科分裂问题、心理学研究之文化差异与文化适用问题、心理学发展道路之西方化抑或自主创新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文章认为,辨析这些问题可以清除我国心理学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姜永志张海钟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辨析
甘肃心理学者卢建有著《俗世心理学》介评
2006年
由卢建有所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俗世心理学》就是本土心理学的一种尝试。俗世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变化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作者认为以往的心理学研究的都是正需要,而实际上人还有负需要、零需要,正需要可以用+号表示,负需要可以用一号表示,零需要可以用0表示。如果把1作为需要的最高值,0就是最低值,正负号只表示需要的方向。整部著作语言流畅,层次分明,给人以哲学的睿智明达,社会学的成功启迪,管理学的本土总结,数学的抽象推理等理论印象。
张海钟
关键词:本土化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权力与元刻板印象
目的: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权力与元刻板印象的效应关系。方法:借鉴Lammers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权力启动操作,以河西学院教育系的学生为被试,对元刻板印象进行内隐和外显的测量。结果:实验1-3分别采用角色操作、...
安桂花师玉生张海钟
关键词:刻板印象权力观点采择
中国人自我的本土化心理研究--“忍”的和谐思想被引量:10
2010年
"忍"作为中国本土心理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展,尤其是以传统文化的"忍"为基础的心理思想,则成为中国人自我的核心要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忍"的思想,对于理解中国人和谐心理观和指导当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都具有现实意义。
姜永志张海钟
关键词:中国人自我
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机构性质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被引量:9
2009年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第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主要是未能充分体现学术性机构的性质,难以成为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需要进一步加强。
张维英张海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机构
自评、家评、师评互证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测评辅导模式再探论被引量:4
2021年
以1989-2009年中国本土理论心理学、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实证研究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本土文化话语体系为心理教育学概念建构目标,以西方心理学问卷量表编制方法为参照格式,赋予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以中国本土定义和内涵。通过健康与素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概念的本土化定义,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本土化标准,基于自评问卷量表的信度限制,区分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城市、乡村,中学生、小学生,自评、师评、家评,依2223维度编制1套问卷20个分问卷。2009-2019年初步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更加简便和有效,有利于提高甘肃省域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教育的实效。2020年开始再推广、再实践,初步构建出中国本土、甘肃区域、分类型、别年级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自评、家评、师评组合互证的测量评价与咨询辅导甘肃模式。
张海钟张安旺宋众琴赵爱军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测评
实证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思路初探
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心理学曾一度为了与自然科学看齐而去接受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并导致早期心理学内部的分裂,导致心理学本身缺乏一种统一的科学范式,缺少一种能够将心理学各学派以及研究取向糅合的一种方法。部分心理学家已...
姜永志张海钟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人文心理学范式
甘肃八个区域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张海钟赵文进
关键词:城乡居民心理健康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