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军

作品数:240 被引量:2,859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天文地球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经济管理
  • 13篇农业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4篇社会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54篇降水
  • 47篇冰川
  • 43篇气候
  • 40篇同位素
  • 31篇稳定同位素
  • 28篇气候变化
  • 25篇气温
  • 18篇水汽
  • 14篇氧稳定同位素
  • 13篇干旱
  • 12篇影响因素
  • 12篇水汽来源
  • 12篇天山乌鲁木齐...
  • 12篇氢氧稳定同位...
  • 12篇流域
  • 12篇冰芯
  • 11篇生态
  • 10篇伊利莎白公主...
  • 10篇天山乌鲁木齐...
  • 10篇径流

机构

  • 207篇西北师范大学
  • 111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西...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四川省金科成...
  • 4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237篇张明军
  • 108篇王圣杰
  • 78篇李忠勤
  • 28篇王飞腾
  • 25篇秦大河
  • 22篇效存德
  • 19篇孙美平
  • 18篇汪宝龙
  • 16篇马潜
  • 15篇李小飞
  • 13篇李亚举
  • 13篇金爽
  • 13篇李瑞雪
  • 13篇任贾文
  • 12篇姚晓军
  • 12篇马雪宁
  • 11篇周立华
  • 11篇王杰
  • 10篇黄小燕
  • 10篇车彦军

传媒

  • 21篇干旱区研究
  • 20篇地理学报
  • 19篇干旱区地理
  • 18篇冰川冻土
  • 16篇干旱区资源与...
  • 12篇环境科学
  • 12篇生态学杂志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资源科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环境化学
  • 4篇国土与自然资...
  • 4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地理科学
  • 4篇极地研究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15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7篇2013
  • 27篇2012
  • 27篇2011
  • 13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与GIS的库克苏河流域冰川变化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以伊犁河上游库克苏河流域冰川为例,利用1963年地形图、2004年的ASTER数字遥感影像资料及数字高程模型,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研究区冰川范围,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该地区冰川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963-2004年库克苏河流域冰川整体变化幅度较大,冰川表现为萎缩的趋势,2004年冰川面积、冰储量比1963年分别减小了18.9%、21.8%,分析认为,较大的变化率是由于研究区面积<1 km2的冰川数量占总数的比重较大(近80%)造成的。同时分析了库克苏河流域冰川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0.1~0.5 km2面积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消融率最高,1~5 km2面积的冰川对消融总量贡献比例最大。依据分形理论对未来冰川变化进行初步预测,分析认为研究区冰川的消融速率仍将保持比较高的状态。
高闻宇李忠勤李开明张明军
关键词:遥感冰川变化分形
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50m雪芯雪冰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利用 1996 / 1997年度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 5 0m雪芯雪冰化学资料 ,对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 2 5 0a来的雪冰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3种海盐离子 (Cl-,Na+ 和Mg2 + )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除个别年份出现高值外 ,变化均较为平缓 ,总体上呈现出略微上升趋势 ;Ca2 + 和K+ 的变化更为平缓 ,总体变化趋势很不明显 ;变化最为剧烈的是NO-3 、NH+ 4和SO2 -4 ,NO-3 和NH+ 4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 ,除变化幅度大外 ,总体变化趋势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SO2 -4 最为明显的变化特征是记录了过去 2 5 0a来的
张明军李忠勤效存德秦大河康建成李军
关键词:伊利莎白公主地雪冰化学火山活动镁离子
季风边缘区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全球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所提供的数据,研究了兰州市δ18 O及其相关要素的变化特征和夏季7—9月的水汽来源.提出大气水线方程为δD=7.01δ18 O+1.53,并与全球及我国的降水线方程进行了比较.根据不同时间尺度下δ18 O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得到了兰州市不存在降水量效应的结论.通过与受中高纬大陆性水汽影响较为强烈的张掖市、受季风影响明显的成都市的对比分析,发现兰州市在湿季(5—9月)的"温度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7—9月,兰州与张掖两市加权平均δ18 O值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但却与成都市的变化类似.应用HYSPLIT 4.9模型,模拟了气团运行轨迹,印证了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表明,兰州市在夏季7—9月可能受到中高纬大陆性水汽、局地蒸发水汽以及部分季风水汽的影响.
张明军马潜李亚举王圣杰
关键词:Δ18O水汽来源加权平均
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5
2012年
以2001~2010年我国42个城市逐日空气污染指数、主要污染因子、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近10 a我国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大气受燃煤影响较为严重,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因子,空气质量状况以优、良和轻微污染居多;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从年际变化看,空气质量表现出逐年好转趋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区域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由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变差的趋势.对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局地污染和西北地区沙尘传输造成的自然降尘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有制约关系,空气污染指数与降水量、风速、逆温线性相关;地形的空间差异影响着气象条件的分布,进而对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对城市空气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具有双重作用.
李小飞张明军王圣杰赵爱芳马潜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影响因素城市
高师自然地理学线上教学资源选择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自然地理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挖掘自然地理学线上教学资源、总结线上教学应用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线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应遵循资源易获取性、主题对应性、选题时效性和内容可互动性等原则。目前自然地理学的线上教学资源类型多样,包括慕课产品、电子读物、教学视频、虚拟仿真实验等,为线上教学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提供了各类型自然地理学线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建议,并结合实践案例从学情分析、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巩固的角度对线上教学资源的应用进行了梳理。
王圣杰张明军张明军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线上教学教学资源教学实践
对调整甘肃省产业结构问题的思考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甘肃省等西部地区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基于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则及对策,实现甘肃经济持续...
张明军徐中民程国栋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文献传递
近50a来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四工河4号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1年
基于GIS技术,利用GPS测量数据和1962年地形图分别建立两期DEM,通过对比重点研究了四工河4号冰川1962-2009年冰舌区的表面高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2-2009年间,冰舌区平均减薄15±10 m,年均减薄约0.32±0.2 m,冰储量亏损达(14.3±9.5)×10-3km3,折合水当量(12.9±8.6)×10-3km3。不同海拔、坡度区间冰面高程变化差异显著,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区域的变化最为强烈。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四工河4号冰川发生强烈消融,标志着博格达峰地区的冰川正处于物质严重亏损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流域水资源状况。
王璞玉李忠勤曹敏李慧林李慧林张明军
关键词:GPSGIS
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被引量:11
2007年
平凉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但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且处在兰州旅游区、西安旅游区和银川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较佳。因此,研究平凉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问题,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在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对策,重点就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路线设计做出初步建议。
周平张明军严江平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业
近五年来兰州市居民幸福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选取2007年和2012年兰州市主城区6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兰州市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兰州市居民的幸福指数2007年为3.447±0.907,2012年为3.609±0.852。显著性检验表明,2007年居民幸福感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职业稳定状况这7个因素上差异显著,2012年居民幸福感在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居住地这6个因素上差异显著。综合来看,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前3位主要因素。
杨超杰张明军赵阳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剖面物理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冰芯中的化学成分,记录了古环境和古气候的诸多信息,已有广泛研究.而冰芯剖面的物理特征,由冰芯形成时的水热条件和冰川运动变质作用所决定,同样记录了气候、环境和冰川运动的诸多信息.根据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钻取的6根冰芯的详尽资料,结合冰流模式对冰芯冰龄的估算,分析研究了不同冰川带冰芯剖面的物理特征、形成机理和相应的水热条件.结果表明:积累区冰芯以粒雪-冰交替的原生沉积层为主,受冰川流动引起的动力变质作用影响较小,与该区成冰环境和冰川温度密切相关;平衡线附近的冰芯4.3 m以上主要是由渗浸冻结冰组成的原生沉积层,与附近的成冰环境相吻合,以下部分主要是经过动力变质作用的冰体,源于冰川上部的积累物;消融区冰芯主要由冰川上部下流的冰川冰组成,模拟显示该区冰芯冰龄较长,受局部成冰环境的影响很小.通过对不同区域冰芯特征比较,发现各成冰带的冰芯组成及污化层差别较大;在东、西支冰川同时期冰芯剖面的对比中,发现海拔相近点冰芯剖面组构相近,说明通过冰芯资料来探讨冰川内部特征以及该区域气候环境演变历史等较具代表性.
王林李忠勤王飞腾李慧林张明军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