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显

作品数:37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影像
  • 5篇成像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心病
  • 4篇肿瘤
  • 4篇冠心病
  • 4篇CT
  • 4篇MRI
  • 4篇磁共振
  • 3篇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肌
  • 3篇血管
  • 3篇缺血
  • 3篇弥散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机构

  • 20篇延安市人民医...
  • 16篇延安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34篇张振显
  • 6篇常新民
  • 6篇高慧
  • 4篇王剑
  • 3篇宋延峰
  • 3篇李建军
  • 3篇刘亚宏
  • 3篇白文丽
  • 3篇李建军
  • 3篇王生海
  • 3篇吴鹏
  • 2篇李延静
  • 2篇高慧
  • 2篇杨凯
  • 2篇李帅
  • 1篇印弘
  • 1篇蒋向农
  • 1篇高枫
  • 1篇潘诗农
  • 1篇曾茗

传媒

  • 7篇延安大学学报...
  • 7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装置的影像学评估及外科治疗策略
2022年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复杂而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是导致HCM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肥厚的室间隔与异常的二尖瓣器结构共同构成了LVOT梗阻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二尖瓣装置在HCM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尤其对于无肥厚或轻度肥厚的HCM,其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本文讨论了二尖瓣装置在HCM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其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外科治疗策略。
欧绪梅张振显方玮玮贺程成李星宇王雄会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乳头肌二尖瓣修复术
颅内多发结核瘤一例被引量:1
2002年
张振显高慧常新民
关键词:颅内肿瘤CTMRI病例报告
64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3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分析软件(Vessel Viewing),使得病变以最好的重建方式显示。结果153例患者经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114例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或闭塞,90%结果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检出与DSA基本一致,且为微创检查,为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高慧王剑常新民张振显
关键词: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
64层螺旋CT对副肾动脉的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显示副肾动脉的能力.方法 64层CT对100例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对比剂85~100 mL,流率3 mL,重建层厚0.6 mm,间隔0.4 mm,行MPR、VR、MIP等后处理.结果 100例患者共显示右侧副肾动脉29例、左侧27例.结论 综合应用64层螺旋CT的后处理软件技术,充分显示多支副肾动脉,能为外科术前提供更多的解剖学信息.
高慧刘虎张振显
关键词:副肾动脉计算机成像64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联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2020年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入院的1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24小时动态心电图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中,经冠脉动脉造影证实104例阳性,76例阴性.多层螺旋CT联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冠心病罪犯血管定位准确率均高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多层螺旋CT单独检查(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罪犯血管定位准确性,减少误诊.
白文丽杨凯刘鹏吴鹏田楠张振显刘亚宏李建军
关键词:冠心病多层螺旋CT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经病原学检验确诊。采用CT检查与X线检查对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对比CT检查与X线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右肺68例,左肺30例,双肺22例;X线检查图像特征主要为间质性浸润,CT检查图像特征主要为不均匀性高密度影;CT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5.0%(102/120),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68.3%(82/12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将病灶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有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李建军耿冀州张熙尧张娟张振显
关键词:CTX线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弥散张量成像相关参数及参数组合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估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存在脊髓压迫但常规MRI检查无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排除纳入标准,从笔者医院就诊行MRI常规检查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统计DTT相关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D)、纵向扩散系数(LD)、径向扩散系数(RD)和各向异性分数(FA),评估患者的脊髓压迫等级以及最狭窄平面。计算DTI相关参数以及参数组合MD∩FA、LD∩FA和RD∩FA诊断CSM的敏感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等,对比分析各项指标诊断效能。结果共有64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3.6±12.8岁,其中14例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FA值与中央管狭窄的程度呈负相关(r=-0.545,P=0.000)。RD与中央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99,P=0.000),CSM与非CSM研究对象FA分别为0.36±0.08、0.4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CSM患者(存在脊髓压迫,但是无T_2WJ信号变化)各项DTI参数以及参数组合的敏感度均为100%,多重比较结果提示DTI参数及其参数组合的特异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LD∩FA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68.9%,诊断效能高于单个指标。结论 FA值与椎管狭窄的程度呈负相关,而RD与椎管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FA联合MD、RD或LD对于诊断CSM患者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价值高于上述指标单独使用。
李建军徐科超张振显王忻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脊髓型颈椎病MRI
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对引导下经皮肺穿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对引导下经皮肺穿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的117例患者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结果经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的117例患者其穿剌的定位准确率达到96.6%,113例获得了组织学证实,而并发轻微气胸者8例,仅占6.8%;轻微咯血5例,均未进行外科治疗后自愈。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对引导下经皮肺穿使其定位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大大减少了由于穿剌时进针的位置和角度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地而提高了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张振显高慧王剑蒋向农李延静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经皮肺穿
多层螺旋CT动脉扫描及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5
2018年
目的:观察比较多层螺旋CT(MSCT)动脉扫描及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SPN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其中恶性76例,良性44例,注入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测得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图像,0.5 mm层厚图像用于多平面重建(MPR)观察SPN血管及形态特点,对比分析MSCT动脉扫描及三维重建对SPN血管显示率、形态特征显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三维重建技术在SPN血管显示率和形态特征显示率均高于MSCT动脉扫描,血管显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199,P<0.05)。MPR的三维重建技术评估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85.53%、84.09%、90.28%和77.08%,均明显高于MSCT动脉扫描。结论:三维重建技术相对于MSCT动脉扫描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通过多层面、多方位显示肺结节的征象,并能够清楚显示结节与支气管、血管、胸膜等的关系,有利于恶性结节早期临床诊断。
张振显杨爱莲吴爱军王生海宋延峰曾茗
关键词:三维重建孤立性肺结节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运用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医学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检查方式进行诊断,CCTA组采用冠脉CT血管成像诊断方法,DCG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联合组采用冠脉CT血管成像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核心肌灌注显像(MPI)的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不同医学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联合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CTA组、D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白文丽刘鹏吴鹏张振显刘亚宏李建军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