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彪

作品数:110 被引量:847H指数:1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扬州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文化科学
  • 43篇生物学
  • 32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4篇教学
  • 30篇植物
  • 20篇实验教学
  • 14篇课程
  • 10篇植物学
  • 10篇生物学
  • 9篇籼稻
  • 8篇实验课
  • 8篇实验课程
  • 8篇籼稻品种
  • 8篇教学改革
  • 7篇幼苗
  • 7篇籽粒
  • 7篇网络
  • 7篇胁迫
  • 7篇课程体系
  • 6篇星星草
  • 6篇虚拟实验
  • 6篇虚拟实验室
  • 6篇火柴

机构

  • 109篇扬州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江苏农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0篇张彪
  • 40篇杜坤
  • 25篇孙国荣
  • 23篇高红明
  • 23篇淮虎银
  • 17篇吴晓霞
  • 15篇董桂春
  • 14篇陈刚
  • 13篇魏万红
  • 11篇王余龙
  • 11篇金银根
  • 10篇梁建生
  • 10篇崔月花
  • 10篇潘志明
  • 8篇李进前
  • 7篇刘爱平
  • 7篇周福才
  • 6篇黄金林
  • 6篇周娟
  • 6篇闵海燕

传媒

  • 14篇实验室研究与...
  • 9篇实验科学与技...
  • 7篇生物学杂志
  • 7篇高校生物学教...
  • 6篇实验技术与管...
  • 5篇杂草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高等理科教育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研究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广东化工
  • 2篇植物研究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柴头的非恶性杂草的生态机制初步研究
火柴头(Commelina benghalensi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鸭跖草科,是我国农田中的一种常见植物。目前关于火柴头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它的'农田杂草'特性方面,在非洲、美洲等部分地区,火柴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
陈刚闵海燕孙国荣杜坤王聪刘爱平张彪
文献传递
藏药“作毛兴”原植物的资源学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对藏医常用植物药“作毛兴”原植物作了本草学考证 ,产于青藏高原的锦鸡儿属数种植物为药材来源 ;同时对“作毛兴”原植物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资源的现状等进行资源学方面的分析 ,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该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张彪淮虎银杜坤
关键词:藏药植物资源学群落学特征豆科锦鸡儿属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程改革被引量:10
2002年
通过建立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张彪淮虎银崔月花吴晓霞高红明王爱勤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凤眼草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shinjulactone A(1),shinjuglycoside B(2),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3),protocatechuic acid(4),化合物3,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凤眼草水提取物的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物(Ⅰ)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U87,95%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SF188,化合物1和2对以上两种细胞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赵春超张彪范菊娣邵建华
关键词:臭椿凤眼草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雌蕊的类型”一节的教学改进被引量:2
2004年
在植物"雌蕊的类型"一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步进行的"二合一"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典型的、合适的实验材料应用电视———显微镜成像系统对其解剖观察和讲解,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在学生对"雌蕊一节"各概念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再辅以现场教学,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所有这些,不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类雌蕊的结构组成特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张彪淮虎银孙国荣杜坤
关键词:教学方法
植物学网上实验教学平台运行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0
2006年
该文介绍了“植物学网上实验教学平台———植物学实验教学资源库”运行系统所涉及的系统设计思想、架构组成、相关版块的功能及实现方法。
张彪梁建生魏万红高红明吴晓霞杜坤
关键词:植物学
网络条件下的形成性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6
2007年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与注重反映学生能力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提高素质的三位一体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可使考试成为学生继续学习和能力形成过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条件下“形成性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组成架构和实施方案。
张彪淮虎银杜坤梁建生孙国荣
关键词:网络虚拟环境实验教学模式架构
生物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本文主要以建立一个有利于为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教学平台为主线,从建设理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一体化'设计与构建'开放式'生物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的方法和步骤。
梁建生魏万红张彪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文献传递
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为大穗型品种遗传改良及从栽培角度调控源库提高穗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01年、2002年分别以88个、12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重(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单穗重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6类,研究各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结果】大穗型籼稻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系数、绿叶重及比叶重均较大,但结实期叶面积系数下降比例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叶面积系数有利于提高单穗重;大穗型籼稻品种结实期净同化率大于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库容量较大,适当增大穗重有利于库容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较大;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是抽穗期绿叶重、净同化率;影响穗重的主要库性状是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结论】大穗型品种叶面积系数及其构成、库容量及其构成(或库源比)显著大于小穗型品种,绿叶重、结实期净同化率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是影响穗重主要库容性状。
董桂春居静李进前于小风田昊张彪周娟王余龙
关键词:常规籼稻穗重
植物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
<正>目前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有关能力培养的教学法研究较少,更无关于学生“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鉴于此种状况,我们在提出“将各种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与知识系统分开来认识,并将每一能力的培养具体...
孙国荣张彪杜坤陈刚淮虎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