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污泥
  • 3篇
  • 2篇气化
  • 2篇热解
  • 2篇烷基化
  • 2篇相转移
  • 2篇相转移催化
  • 2篇共热解
  • 2篇N-烷基化
  • 2篇成浆
  • 2篇成浆性
  • 2篇催化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油泥
  • 1篇油污泥
  • 1篇中间体
  • 1篇神府煤
  • 1篇生物质
  • 1篇石油焦

机构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篇张强
  • 5篇李伟锋
  • 2篇祁国珍
  • 2篇钱亚平
  • 2篇邱滔
  • 2篇刘海峰
  • 2篇吴颜
  • 1篇代正华
  • 1篇徐梦涵
  • 1篇于广锁
  • 1篇李伟东
  • 1篇陈雪莉
  • 1篇许建良
  • 1篇吴乐
  • 1篇孙峰

传媒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染料工业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1995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相转移催化2-甲基吲哚的N-烷基化反应被引量:1
1994年
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钾浓度、溴乙烷用量诸因素对2-甲基吲哚进行N-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和结构与该反应速度的定量关系。
邱滔张强祁国珍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N-烷基化
污泥与煤共气化过程中含磷化合物对硫元素释放规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考察了城市污泥与神府煤共气化过程中硫元素的挥发行为。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与热力学计算,讨论了含磷化合物对硫挥发行为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中磷酸铝可与硬石膏发生反应,使混合物中硫元素在较低温度下挥发出来。当气化温度为900~1 200℃时,污泥对硫元素挥发比例影响最为显著。当气化温度为1 000℃时,含磷质量分数为0.5%与1.0%的污泥-煤混合物中,硫元素挥发比例较神府煤分别上升了19.2%和35.5%。当气化温度高于1 300℃时,样品中大部分硫元素挥发出来,污泥对混合物中硫元素挥发比例影响不显著。
张强钱亚平徐梦涵李伟锋刘海峰
关键词:城市污泥气化
煤和蓝藻的共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神府煤和蓝藻单独热解及共热解(蓝藻掺混比,即蓝藻与干基混合物的质量比为5%,10%,20%,40%和80%)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蓝藻挥发分析出的极值温度比煤低,而且热解速率比煤快。蓝藻组成复杂、挥发分含量高且含有的不稳定键多,所以在较低温度下就会被破坏,从而以较高的速率挥发出去。当蓝藻与神府煤共热解时,低温下蓝藻的挥发分析出后,暴露出来的灰分覆盖在煤的表面,灰分中具有催化作用的碱和碱土金属会加快煤的热解反应,使煤的挥发分提前析出。当蓝藻的掺混比为40%和80%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热解焦的产率比理论值低。
钱亚平李伟锋陈雪莉张强刘海峰
关键词:生物质共热解
污泥与煤共热解过程中磷元素的挥发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污泥灰分中磷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煤,其中主要的晶体态含磷化合物为磷酸铁钙和少量的磷酸铝。利用高频加热反应装置考察了污泥-神府煤混合物快速热解过程中磷元素挥发规律。结果表明,污泥-神府煤混合物热解后磷元素主要存在于热解焦中。磷元素挥发比例随污泥添加比例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热解温度不高于1 100℃时,混合物中以有机磷的挥发为主,磷元素挥发比例不高于3.2%。热解温度高于1 200℃后无机磷中磷元素挥发明显,1 300℃下最高有33.0%的磷元素随热解气体挥发出。
张强吴颜李伟锋刘海峰
关键词:污泥热解
水煤浆气化炉异常工况动态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水煤浆气化炉在操作参数大幅变化的异常工况下运行时,气化炉温度大幅波动,合成气中可能含有氧气,不利于工厂安全稳定运行。基于气化炉流场分布,在Unisim Hysys软件中建立了水煤浆气化炉的反应器网络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气化炉的动态模型,研究了煤浆流量和煤浆浓度大幅降低两种异常工况下,气化炉出口合成气温度和组成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煤浆流量降低30%(wt)以上时,气化炉温度超过2000℃,同时合成气中氧气含量不断升高;当煤浆浓度降低到35%(wt)时,合成气中氧气含量达到0.2%(v)左右。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煤浆流量和煤浆浓度的大幅变化。
张强孙峰代正华许建良刘海峰于广锁
关键词:水煤浆气化炉
2-甲基吲哚-N-烷基化相转移催化机理及其动力学研究
1995年
应用三乙基等基氯化铵(TEBA)作相转移催化剂,2-甲基吲哚在氢氧化钾溶液和苯中反应,提取到中间体离子对证实了该离子对的存在。实验证明该反应符合Makosza提出的相转移催化机理,运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对该N-烷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证实了作者推导的动力学方程:在55℃,反应速度常数K=2.83×10-3min-1,活化能Ea=99.5kJ/mol.
张强邱滔祁国珍
关键词:烷基化相转移催化中间体
水葫芦与神府煤共成浆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分别以甲基萘磺酸盐(MF)及改性碱木质素磺酸钠(B1)为分散剂,考查了水葫芦与神府煤的成浆性能。结果表明,当100 g煤中加入19.16 g的水葫芦时,以MF为分散剂,60%浓度水葫芦煤浆的表观黏度为1 154 mPa.s,Fe2(SO4)3改性水葫芦煤浆的表观黏度为999 mPa.s。以B1为分散剂,水葫芦煤浆的表观黏度略有提高。Fe2(SO4)3的加入减少了与水缔合的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了水葫芦中起降黏作用的自由水含量。水葫芦能有效的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使出现硬沉淀的时间从2 h延长到60 h,Fe2(SO4)3作用后的水葫芦可进一步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使其出现硬沉淀的时间延长到88 h以上。水葫芦中大量的亲水性含氧官能团以及纤维素等大分子是水煤浆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吴乐张强李伟东李伟锋刘海峰
关键词:FE2(SO4)3成浆性
炼油厂含油污泥与高硫石油焦的共成浆性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炼油厂产生的含油污泥和高硫石油焦,采用萘系分散剂制成油泥焦浆。分别考察了含油污泥处理前后与石油焦的成浆性能。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可与石油焦共成浆,但成浆浓度远低于石油焦浆;加入硫酸铁后油泥焦浆表观黏度和流动性得到改善,成浆浓度提高;电解质对浆体的降黏效果优于表面活性剂。含油污泥的加入改变了石油焦浆体的流变类型,随着剪切速率增大,油泥焦浆的表观黏度降低,属于假塑性流体;含油污泥的加入提高了石油焦浆体的稳定性,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
吴颜张强李伟锋刘海峰
关键词:含油污泥高硫石油焦硫酸铁成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