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结核
  • 6篇脊柱
  • 5篇手术
  • 4篇脊柱结核
  • 3篇胸壁
  • 3篇胸壁结核
  • 3篇植骨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3篇病灶清除
  • 2篇植骨融合
  • 2篇融合术
  • 2篇气管
  • 2篇前路
  • 2篇前路病灶清除
  • 2篇骨融合
  • 2篇WILTSE
  • 2篇肠结
  • 2篇肠结核
  • 1篇短程

机构

  • 15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作者

  • 15篇张强
  • 9篇金锋
  • 6篇刘景亮
  • 6篇王成
  • 6篇战英
  • 5篇王传庆
  • 4篇侯代伦
  • 4篇王勍
  • 3篇祝淮阳
  • 3篇王明训
  • 3篇赵耀
  • 2篇魏传付
  • 2篇张运曾
  • 2篇袁振灿
  • 1篇陈昶
  • 1篇高文
  • 1篇张洪福
  • 1篇张延安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防痨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道内支架治疗隆突部狭窄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以内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隆突部狭窄的疗效.方法 1993-2008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气道内支架治疗隆突部狭窄患者33例,其中14例经气管切开置入镍钛记忆合金螺旋支架,19例在X-线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镍钛合金网状支架(包括3例带侧孔气管主支气管支架患者).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支架置入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症状立即改善,PaO_2从置入前(70.58±23.90)mm Hg升至置入后(94.17±16.98)mm Hg(P〈0.05),SaO_2从置入前(91.60±5.59)mm Hg升至置入后(97.20±1.87)mm Hg(P〈0.05).恶性肿瘤患者多于2~12个月死于原发肿瘤广泛转移,支气管内膜结核狭窄患者1例因呼吸衰竭于术后10个月死亡,1例至今存活.结论 隆突部狭窄的支架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根据隆突部狭窄的范围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气管主支气管支架.
张运曾金锋王成陈昶高文祝淮阳刘景亮张强战英
关键词:气管狭窄隆突
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体会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总结肠结核误诊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肠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痛、低热、腹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等为主,需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纤维结肠镜加活检、手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诊断,3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12例因误诊或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并发症行手术治疗。结论:肠结核的误诊率较高,X线胸片、CT、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培养检查、钡灌肠、纤维结肠镜等是有效检查方法,确诊后抗结核治疗,若出现并发症考虑手术治疗。
刘景亮金锋张强
关键词:肠结核误诊
脊柱结核2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从近年来国内外期刊陆续发表的文献和国家公布的结核的发病情况看,结核病发病率,包括脊柱结核呈明显回升趋势。对于脊柱结核的治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开展了一期手术病灶清除、脊髓神经减压,同时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一方面,患者和非结核系统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治疗缺乏系统、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外科手术治疗,在诊疗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非规范的,甚至错误的诊疗方法,导致漏诊、误诊、误治,使患者病情恶化。现将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256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刘景亮金锋王成祝淮阳张强
关键词: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病灶清除一期手术神经减压植骨融合
一期后路Wiltse间隙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经Wiltse 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 年3 月至2013 年2 月共有128 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接受了一期后路经Wiltse 间隙椎弓根螺钉...
王传庆李敬朝侯代伦张强王勍赵耀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病灶清除术内固定
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后长段气管的再血管化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移植气管再血管化是气管移植外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的:观察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后长段气管再血管化过程中气管软骨支架的生长情况,以实现长段气管的在血管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观察,于2007-06/2008-06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兔20只,由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抽取10只家兔做供体,剩余10只家兔作为受体。方法:将同种异体供体家兔气管去除气管黏膜及膜部平滑肌,形成仅余气管软骨及部分环状韧带的气管支架,在气管软骨环之间将环状韧带剪开或密集打孔,使气管软骨支架裂隙化或网孔化,但要保留气管软骨环两端及正中部环状韧带,以保持气管软骨支架的完整连接状态。受体游离并切取带血管蒂的空肠,其长度略长于备用供体的软骨支架的长度,将大网膜环绕贴附于备用供体的气管软骨环外面充当外膜。将构建好的模拟气管置于腹腔中。主要观察指标:气管外膜的网膜及气管软骨的生长情况。结果:2周后打开腹腔,大体及病理切片观察:重建的气管替代物管腔无塌陷,按压管壁弹性良好,夹裹气管软骨的肠黏膜与大网膜血运好,异体气管软骨无坏死及吸收。结论:实验在受体腹腔内成功完成了一期气管替代物重建,实现了同种异体气管移植长段气管的再血管化。受体带蒂肠黏膜、大网膜夹裹供体网孔化或裂隙化的气管支架使移植体不再受长度的限制,是实现长段气管再血管化的关键。
王成金锋张延安张洪福张强杨宝岭王明训
关键词:气管同种异体移植再血管化
手术并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并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1月80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短程组和标准组,每组患者40例。标准组采纳标准抗结核方案化疗,超短程...
王勍李敬朝王传庆战英张强
关键词:手术超短程化疗脊柱结核
文献传递
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分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回顾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的病程分期、治疗方法及结果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3例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根据发病后出现截瘫的时间不同将病程分三个时期,急性期(6周内)8例,亚急性期(6周~3个月)10例,慢性期(〉3个月)15例,分别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抗结核药物加手术治疗,于入院(术前)及治疗后12个月,采用Frankel分级方法评定截瘫程度,术中观察压迫物的性质。结果急性期截瘫,术中观察压迫物主要为肉芽组织、脓液,治疗1年后随访,抗结核药物+手术治疗,Frankel A级1例,B级3例,均恢复到D级,C级3例恢复到E级;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Frankel分级C级1例,恢复到D级。亚急性期截瘫,术中观察压迫物主要为脓液、干酪样物、肉芽组织、少量死骨,治疗1年后随访,抗结核药物+手术治疗,Frankel B级5例、C级4例均恢复到E级;单纯药物治疗,Frankel分级C级1例恢复到E级。慢性期截瘫,术中观察压迫物脓液、干酪样物、肉芽组织、坏死椎间盘及大量死骨,抗结核药物+手术治疗,1年后随访Frankel B级9例、C级4例均恢复到E级;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Frankel分级B级、C级各1例均恢复到E级。结论按病程对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进行分期,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截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明显优于急性期截瘫患者。
李敬朝战英王传庆魏传付张强袁振灿王勍赵耀侯代伦
关键词:结核脊柱截瘫
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17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技巧及改良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应用改良术式治疗的179例单纯胸壁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系统抗结核治疗。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先行小切口切开探查,然后依探查情况决定最后切口位置,彻底清除病灶。潜行于多个肋床下的窦道73例.通过跨越肋间血管及肋间神经将其分段敞开达盲端。创面较大、渗出较多128例,放置多孔引流管予以负压引流,引流管潜行于健康肌肉组织中,从患者卧位或立位时液体重力的反方向引出。结果全部病例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未输血。一次手术治愈175例,切口延期愈合8例,复发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前、术后系统抗结核治疗是胸壁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负压引流、邻近肌瓣填塞创腔及术后加压包扎是消灭残腔及避免残腔感染的有效方法。外科治疗技巧的合理应用,不仅使病灶清除更彻底,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肌肉和肋间神经等胸壁组织的损伤。
王成金锋张强杨宝岭王明训
关键词:胸壁结核外科治疗负压引流
脊柱结核非手术治疗临床管理路径研究(附1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非手术治疗临床管理路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山东省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符合入组条件的102例脊柱结核患者,全部纳入非手术治疗临床管理路径的研究。分时段观察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影像学评估骨融合及骨桥形成情况,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时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给予营养支持疗法。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并进行严格随访。结果4例非手术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98例(96.1%)至疗程结束评估结果符合临床停药标准,其中3例遗留小的脓肿。37例(36.3%)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经保护胃黏膜等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23例(22.5%)化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伤,其中6例需停药,5例视物模糊,停用乙胺丁醇后逐渐恢复。完成治疗的98例患者入院时VAS、ESR、CRP分别为(6±2)分、(43±20)mm/1h、(21±10)mg/L,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时降为(4±2)分、(32±11)mm/1h、(12±8)mg/L,3个月时降为(2±1)分、(15±7)mm/1h、(6±2)mg/L,其中CRP下降的速率高于ESR。治疗后6、9、12个月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复查,显示骨融合及骨桥形成者分别为37例(37.8%)、72例(73.5%)、89例(90.8%)。入院时心理状态评估焦虑、抑郁、愤怒、孤独总分高达(104.1±10.8)分,1个月时降为(69.0±10.5)分,3个月时降为(52.6±8.1)分,至6个月时降为(32.8±6.9)分,接近正常人。入院时营养状态评估总分≥3分者53例,治疗后1、3、6、12、18个月分别为38例、19例、10例、3例、1例。这些数据提示患者心理状态与营养状态的改善需要较长的时间。结论在全方面评估、个体化抗结
郝蓉美王传庆侯代伦魏传付张强李敬朝
关键词:综合疗法病人医护管理
6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治疗的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行全肺切除手术治疗69例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右全肺切除术29例,左全肺切除术40例。结果 28例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患者全部转阴。随访2个月~10年6个月。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心功能衰竭5例(死亡1例),心律失常38例,支气管胸膜瘘4例,血胸3例,脓胸3例,围术期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全肺切除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但是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应做好防范手术风险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充分准备。
刘景亮金锋战英张强
关键词:结核手术全肺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