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寿祺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人类学
  • 3篇广州人
  • 3篇方言
  • 2篇地名
  • 2篇侗族
  • 2篇粤方言
  • 2篇体质特征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2篇文化人类学
  • 2篇黎族
  • 2篇茶楼
  • 1篇地段
  • 1篇点种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相容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羊城晚报
  • 1篇仰韶文化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张寿祺
  • 3篇韦贵耀
  • 1篇曾昭璇
  • 1篇宋长栋

传媒

  • 5篇农业考古
  • 4篇开放时代
  • 2篇东南文化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农史
  • 1篇学术研究

年份

  • 1篇1997
  • 3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 4篇198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哲人已逝,业绩长留——记梁钊韬教授生前在学术上的贡献
1988年
1987年12月2日凌晨,从广州河南医院传出噩耗:蜚声中外的中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梁钊韬教授因患胆管癌,医治无效,离开了人间,享年七十一岁。一颗在学坛上长久放射着光芒的慧星殒落了。梁教授一生,在学术领域里,历尽风风雨雨,含辛茹苦耕耘不辍,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
张寿祺曾昭璇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中国学术界考古学理论
游耕农业“点种”男女分工起源考被引量:1
1989年
目前,我国南方一些民族仍残存着游耕农业(Shift Cultivation or Swidden Cul-tivation)。这种农业的生产形式即是我们平常所称的“砍倒烧光”(Slash-and-burn ag-riculture)。这种农业:在海南省五指山区黎族合亩区,点播时,男的持着两米长的尖木棒走在前边打洞,洞与洞之间相隔六寸,女的腰部系着一个盛满种子的小竹筒,弯着腰,跟在男子之后,一边在洞洞里放下五、六粒种子,一边用手拨着泥土,把所下的种子盖好。根据我个人多年调查,海南省五指山区的苗族,其游耕农业,也是这样点播。
张寿祺
关键词:游耕种子点种男子分工
水上先民(家)与广东农业
1997年
水上先民(家)与广东农业张寿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封建王朝的士大夫所留下的诗文中,谈及岭南水上先民,均说他们不懂农耕。南宋杨万里《户》一诗最为典型:“天公吩咐水生涯,从小教他蹈浪花,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据四部丛刊本《诚斋集》卷...
张寿祺
关键词:农业农业史养殖业
全文增补中
粤西封开县长安村“标话”人群的体质特征被引量:1
1992年
粤西广宁县西南角、怀集县西部和南部、封开县北部,以及广西贺县东南部与广东封开接壤的一些山区,居住着一个人数众多操“标话”(或称为“标语”)的人群。1986年八九月份,一些语言工作者曾在怀集县诗洞、永固一带作过深入调查。认为这些“标语”乃属于壮侗语族的一种方言;与壮泰、侗水两语支接近。“标话”的单词与“拉珈语”(笔者按:即广西中部茶山瑶所操的语言)同源词更多。语言工作者并认为“标语”与“拉珈语”都归入水侗语支,更为合适一些。(参阅张均如《标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刊于《民族语文》1989年第6期。)
黄新美韦贵耀张寿祺邓杰
关键词:体质特征县长拉珈语侗族标语
广州“十八甫”原是十八座村庄——粤方言“(土布)”音地名的分析
1985年
一“南越”(南粵)族群,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越族群体。这个群体在先秦至西汉前期,生活在我国岭南一带,以相当于今天的广州地区及其附近为活动的中心。秦朝统一岭南以后,中原人士大量南来杂居。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吕嘉叛乱以后,大量中原人士继续南迁定居。
张寿祺
关键词:地名粤方言西汉前期壮语村庄
关于广州古南越音“地名”的一些问题——并就“十八甫”原意答文化界所疑
1986年
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王一洲《广州“十八甫”的原意是什么?》一文,不同意张寿祺关于广州地区地名中“甫”音字是古南越方言“村”字意思的观点。张寿祺教授认为有必要答疑。本刊本着鼓励百家争鸣和平等讨论的原则,特发表张寿祺的答疑文章,希望有助于对广州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
张寿祺
关键词:广州人客家方言广州方言原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学”传入中国考被引量:6
1992年
“人类学”以研究“人类”为对象的一门科学,出自西方。它究竟於什么时候正式传人中国?近二十年来,海峡两岸人类学工作者以及民族学者,曾於单篇论文或专著中一致认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林纾、魏易就德国哈伯兰《民种学》英译本转译成中文,在北京出版,是人类学传人中国的先导;1916年上海中国科学社出版的《科学》(2卷4期)
张寿祺
关键词: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留日学生光绪人种
论劳动号子被引量:1
1993年
在我国各民族中,无论何地,当两人以上干艰巨体力协同劳动时,几乎都有他们自己的“劳动号子”。 生活於黔、湘、桂接壤之区的侗族,五六十人共抬一根极大的木头,会有一人领唱着抬扛号子,其他人则应声相和: “嗨佐罗啊——嗬,木头过厢靠大家哩! 嗨佐罗啊——嗬,木头上山靠头扛哩! 嗨佐罗,嗨佐罗,大家同心协力干, 翻山越岭保平安哩,嗨佐罗啊——嗬!” 贵州苗族亦有他们的“拉木”劳动号子。黔东南丹寨县的《拉木歌》至为明显。一人领,众人和,三字一顿,气势粗壮,协作性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张寿祺
关键词:劳动号子滑竿黎族心理相容船工白马藏族
近百年来广州茶座风情的变化被引量:6
1993年
(一) 广州人好饮茶;市区内,各通衢大道,均修建有大型茶楼或茶室,门面装璜特别显目。这种喝茶之设,究竟始于何时?绝对年代虽难稽考,凭现存史料,仍能隐约地看出一些轮廓。明代初年,诗人孙(艹贲)所写下的一首《广州歌》,作过如是的素描: “城南南畔更繁华,朱楼十里映杨柳,帘栊上下开户牖,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口伊)哑;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良辰吉日天气好,翡翠明珠照烟岛。乱呜从鼓竞龙舟,争睹金钗斗百草,游冶留连望所归,千门灯火烂相辉;游人过处锦成阵,公子醉时花满堤。扶留叶青蚬灰白,盘饤摈榔邀上客。……”(注一)
张寿祺
关键词:茶楼喝茶广州人珠江三角洲饮茶
粤西“标话”人群乃古代苍梧族群遗裔考——兼论其与侗族的关系被引量:4
1993年
粤西,就地图上来看,以广东广宁县西南部“木格”区“金族”村为起点,引一条虚线,向北伸延,直达怀集县闸岗镇东南,转向西北延伸,延至怀集县西部大岗、梁村、岗坪,包括怀集县的永固、诗洞、桥头几个大乡,以及整个怀集南部及其邻近的封开县“七星”区一部份山村。再由怀集偏北的梁村、岗坪将虚线延展转向西,入贺县,沿粤桂边沿山区向南伸,包括广东封开县长安区整个区;再南延,至广东封开县渡头区的社冲。这一大片的地段,生活着一个操“标话”的人群。这个群,我们曾作过不完全的统计,人口约为20多万。
张寿祺黄新美
关键词:侗族地段通名珠江三角洲广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