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波

作品数:79 被引量:39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周围神经
  • 19篇神经损伤
  • 18篇神经再生
  • 16篇骨折
  • 12篇周围神经损伤
  • 12篇细胞
  • 10篇神经修复
  • 8篇坐骨
  • 8篇坐骨神经
  • 8篇甲壳质
  • 8篇关节
  • 7篇生物力学
  • 7篇股骨
  • 6篇内固定
  • 6篇颈骨
  • 6篇颈骨折
  • 6篇股骨颈
  • 6篇股骨颈骨折
  • 6篇固定术
  • 5篇修复后

机构

  • 79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9篇张宏波
  • 77篇姜保国
  • 52篇张殿英
  • 49篇张培训
  • 24篇王艳华
  • 20篇赵富强
  • 18篇傅中国
  • 16篇付中国
  • 16篇徐海林
  • 15篇杨明
  • 14篇党育
  • 13篇寇玉辉
  • 13篇魏光如
  • 13篇陈建海
  • 12篇王天兵
  • 10篇殷晓峰
  • 9篇韩娜
  • 8篇郁凯
  • 6篇王静
  • 6篇任侠飞

传媒

  • 10篇中华手外科杂...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华显微外科...
  • 7篇第七届全国创...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骨...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9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屈肌腱损伤后愈合早期粘连功耗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在术后不同时间拉断粘连带所需功耗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以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缝合三黄鸡的第3趾趾深屈肌腱各42条,于术后即刻、1、4、7、10、14、21 d取材,将肌腱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趾深屈肌腱完成屈曲动作的滑动距离,拉断粘连带的功耗.测试结束后,检查肌腱缝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带是否被完全拉断.结果拉断粘连带的功耗:改良Kessler法在术后7、10、14 d组较术后即刻,1、4 d组显著增高,术后21 d组较术后即刻和术后1 d组显著增高;Tsuge法在术后10 d以后各组较术后7 d以前各组显著增高;改良Kessler法只在术后7 d较Tsuge法显著增高.术后21 d,粘连带不能被完全拉断.结论术后7~10 d,肌腱滑动克服粘连带所需的功耗开始逐渐增加;术后21 d,趾深屈肌腱完全屈曲并不能有效的拉断粘连带.
陈建海姜保国傅中国张殿英王天兵张宏波
关键词:屈肌腱损伤改良KESSLER法愈合生物力学测试粘连带缝合口
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
一种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由螺杆、套筒和螺栓组成,螺杆前段具有螺旋刃,螺杆后段端头具有与螺栓一端相连的连接结构,螺杆后段至少靠近端头的套入部分的外径小于与螺杆相接触的套筒前端的内径;螺栓被套于套筒内,将螺杆和套筒连为一...
杨明姜保国张殿英傅中国陈建海徐海林王天兵张宏波
文献传递
沈阳百科钢铁集团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张宏波
关键词:钢铁电子商务
恒河猴周围神经再生纤维放大及代偿效应的电生理与功能学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灵长类动物恒河猴周围神经再生纤维放大、代偿效应模型,并作电生理分析。方法8只恒河猴右侧尺神经和肌皮神经在胸大肌下缘下4cm水平处切断,采用可降解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近端为损伤的尺神经近端,远端为损伤的尺神经和肌皮神经远端。生物套管内径4mm,长度10mm,套接后神经断端的间距为2mm。左侧为对照组。术前采集尺神经和肌皮神经的正常传导速度作为正常对照,对修复模型于修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电生理学检查并进行电生理与组织学分析。结果3个月时电生理测试显示:刺激电极在尺神经近端、远端的肱二头肌和小鱼际肌内分别记录到动作电位,由尺神经近端到肌皮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为(14.62±0.53)mm/s,远远低于肌皮神经对照组的(34.17±0.93)mm/s;由尺神经近端到尺神经远端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20.99±1.71)mm,/s,低于尺神经对照组的(48.84±1.89)mm/s。3个月时功能学检查未见肘关节的屈曲活动,未见手指的分开、合拢动作。6个月时电生理测试显示:刺激电极在尺神经近端、远端的肱二头肌和小鱼际肌内分别记录到动作电位,由尺神经近端到肌皮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为(18.47±0.86)mm/s,远远低于肌皮神经对照组的(34.17±0.93)mm/s;由尺神经近端到尺神经远端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27.03±1.19)mm/s,低于尺神经对照组的(48.84±1.89)mm/s。6个月时功能学检查可见肘关节的轻微屈曲活动,手指的轻微分开、合拢动作。结论恒河猴周围神经损伤后存在神经纤维的放大、代偿效应。损伤的尺神经近端在特定的动物模型内再生的神经纤维可以长人远端的尺神经和肌皮神经,构成完整的神经传导通路并恢复尺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部分功能。
张培训殷晓峰寇玉辉韩娜王艳华张宏波姜保国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
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增殖规律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描述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的变化规律及神经吻合术变化对此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48只,制作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左侧外膜缝合,右侧原位旷置,分别于术后24、48 h、4、7、14、21 d取缝合点远近各2 mm长坐骨神经(每时间点8只大鼠)以及6根作为阴性的正常SD大鼠坐骨神经标本,采用S100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采用德国Le ica公司的Qw in软件分析单位视野内的雪旺细胞数变化。结果术后2 d开始雪旺细胞数明显增加,在1周时达到高峰。此后外膜缝合各时间点雪旺细胞数下降较慢,且免疫原性下降较慢。而右侧旷置各时间点有纤维细胞样细胞浸润。结论雪旺细胞与轴突的相互作用对于雪旺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维持意义重大。周围神经损伤后一期吻合有利于周围神经的修复。
赵富强姜保国张培训张宏波
关键词:许旺氏细胞
GFAP启动子与骨髓基质干细施神经胶质分化的筛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结合特异性GFAP启动子控制的EGFP的表达来筛选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方法构建报告载体pGFAP-EGFP,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β-ME、RA、forskolin、bFGF、PDGF-AA、HRG-β等复合物的诱导7 d后,pGFAP-EGFP载体转染,G418抗生素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存活细胞体内的EGFP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细胞的比率。结果 报告载体pGFAP-EGFP构建成功,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部分细胞存活,流式细胞仪测定82.74%的细胞表达EGFP。筛选出的细胞GFAP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阳性。体外扩增后可以得到大量的目的细胞。结论.特异性GFAP启动子控制的EGFP的表达可以在体外有效的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筛选和扩增。筛选后的细胞具有胶质细胞表型,可提供足够的胶质细胞进行神经系统的细胞替代治疗。
张培训姜保国何湘君赵富强魏光如张殿英傅中国张宏波
关键词:GFAP骨髓基质干细胞EGFP胶质细胞
生物套管内有髓神经纤维再生过程的初步观察
目的采用NF-200、S-100以及MBP蛋白对大鼠坐骨神经纤维进行标记,观察生物套管内有髓神经纤维的再生过程。方法30只SPF级SD大鼠,于右侧坐骨神经分叉以上5mm处切断坐骨神经,
张丞王艳华张培训张宏波姜保国
周围神经损伤后急性期NGF、BDNF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急性期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mRNA含量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8组。其中7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原位缝合,另1组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3,4,5,6,7d以吻合口为中心,取上下各5mm共1cm坐骨神经提取总RNA,采取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NGF、BDNFmRNA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周围神经中NGFmRNA含量在正常组织有低水平表达。在损伤后1d即明显升高,在损伤后5d降低,随即恢复较高水平。BDNF在正常组织亦低水平表达,在损伤后4d明显增高,5、6d低至正常组织水平,7d恢复较高水平。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急性期NGF、BDNF基因表达变化不同步,提示不同因素在损伤后急性期NGF、BDNF含量变化中起作用。
郁凯张培训王艳华付中国张殿英张宏波姜保国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正中神经不同节段损伤修复过程中再生放大规律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由于损伤平面距离神经元胞体远近不同其再生修复过程中是否存在放大现象以及放大规律是否相同。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6只,分别取兔左正中神经的近端、中段、远段为研究对象,每个节段分别按照供体神经数/受体神经数为1:4的修复比例进行造模;取同体右侧正中神经的近中远段设为左侧同一截面实验组的对照组,并按照分别按照供体神经数/受体神经数为1:1的修复比例进行造模进。3个月后取材观测其再生神经大体形态、再生神经纤维计数、再生神经电生理以及指浅屈肌湿重。结果实验组3个不同损伤截面其远端再生神经纤维计数、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指浅屈肌湿重分别为:(1747±375)、(1785±442)、(1863±321)m/s:(19.5±3.9)、(19.9±5.4)、(21.3±2.1)m/s;(1.7247±0.0891)、(1.7239±0.0903)、(1.7253±0.0798)g;对照组3项指标的结果分别为(2234±364)、(2319±237)、(2346±308);(57.1±3.7)、(56.4±25)、(568±23)m/s;(20448±0.1013)、(2.0433±0.0861)、(20456±0.0947)g。结论不同损伤平面神经再修复过程中均存在着放大效应,且随着损伤平面距离神经元胞体距离的增加,其放大比率逐渐减小,再生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增加,指浅屈肌肌肉湿重变化无显著差异。
王艳华张殿英张培训殷晓峰寇玉辉王静郁凯李轩张宏波姜保国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交感神经系统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修复方法下雪旺细胞表型的改变规律
目的雪旺细胞的增殖和表型改变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知神经损伤后GFAP的表达显示雪旺细胞的状态以及病变范围,Sox2的表达提示幼稚雪旺细胞的出现,Krox20为形成髓鞘的雪旺细胞标志,在此基础上,通过描...
王瑾王艳华张培训寇玉辉张宏波姜保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