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阳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玉米
  • 3篇玉米田
  • 2篇养鹅
  • 2篇杂草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生态位
  • 2篇功能群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冬小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平衡
  • 1篇养分吸收
  • 1篇移栽
  • 1篇玉米生长
  • 1篇杂草多样性
  • 1篇杂草群落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机构

  • 9篇西藏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沙志鹏
  • 9篇张宇阳
  • 8篇关法春
  • 8篇王军峰
  • 3篇王超
  • 2篇段晶
  • 2篇权红
  • 1篇王贵作
  • 1篇兰小中
  • 1篇蔡翠萍

传媒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农牧一体化”下玉米田杂草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状况被引量:20
2014年
通过对农牧一体化和传统种植方式下玉米(Zea mays)田间杂草群落结构、玉米性状特征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放牧前后各杂草群落中杂草种类、功能类群、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对比研究各处理下玉米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从田间杂草群落结构来看,放牧前农牧一体化处理田间杂草7种,对照12种,农牧一体化处理的杂草总密度是对照的2.20倍,处理间杂草总密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农牧一体化处理的杂草优势种单一且多度分配比例大;放牧后,农牧一体化处理和对照的物种数较放牧前分别减少了4和6种,农牧一体化处理的杂草总密度是对照的3.44倍,处理间杂草总密度在统计学上差异仍显著(P<0.05),对照的优势种单一且多度分配比例大.从杂草功能类群结构来看,放牧前各处理双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被子植物杂草功能类群占据较大优势,且放牧后其多度分配比例均有所提高.从杂草群落生产力来看,放牧前后农牧一体化处理生物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5.42倍和4.79倍,处理间生物量在统计学上差异极显著(P<0.01).从杂草群落多样性来看,放牧前农牧一体化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是对照的1.15倍、1.25倍和1.08倍,但其Pielou均匀度指数较低;放牧后农牧一体化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是对照的1.29倍、1.64倍和1.10倍,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处理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对照Pielou均匀度指数是农牧一体化处理的1.10倍,处理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放牧前,不同处理杂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为0.76,放牧后其相似度系数降低了0.23.从玉米植株性状来看,在农牧一体化处理下,吐丝期和成熟期的玉米株高、叶长、叶宽、穗位和茎粗均大于对照,玉米单株叶面积在
张宇阳王军峰沙志鹏关法春段晶
关键词:杂草功能群生物多样性玉米生长
膜上渗灌与草浆地膜处理下的西藏冬小麦生产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研究草浆地膜覆盖、膜上渗灌和普通漫灌(CK)3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西藏林芝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草浆地膜的保水效果与膜上渗灌新型灌溉方式的优势。结果表明,各处理千粒重大小依次为:MI>CK>MF,但差异不显著(P>0.05;n=3)。每穗粒数的多少依次为CK>MF>MI,差异不显著(P>0.05;n=3)。各处理产量大小依次为MF>CK>MI,但差异不显著(P>0.05;n=3)。灌溉水利用率大小依次为MF>CK>MI,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n=3)。各处理净收入大小依次为CK>MI>MF。总的来看,MF处理下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较高,但经济投入较大;MI的收获指数较高,但产量和总收入较低;对照由于投入较少,其净收入较高,但其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低。而草浆地膜与膜上渗灌都可以作为新的保水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王军峰张宇阳关法春沙志鹏王贵作
关键词:冬小麦
移栽措施对西藏退化草地生物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探索移栽措施对"一江两河"地区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草地生物量、功能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影响,以"一江两河"地区达孜县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开展苜蓿与草木樨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显著提高了草地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n=5),同时使得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发生变化,移栽处理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对照处理,移栽处理与对照2种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n=5),Simpson多样性指数低于对照,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n=5),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对照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n=5)。移栽处理填补了群落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的空白生态位,提高了植物群落对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的资源利用;添加了新的功能群,改变了原有功能群在植物群落功能群中的比例。因此适量移栽可以使草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提高,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王军峰沙志鹏关法春张宇阳段晶
关键词:退化草地移栽植物多样性草地恢复生态位
西藏蕨麻人工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从蕨麻块根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阐述了蕨麻栽培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方法,以为蕨麻人工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王超王军峰张宇阳关法春沙志鹏
关键词:人工栽培
玉米田养鹅措施对杂草群落生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探索如何在利用和控制农田杂草的同时又能维持较高的杂草群落多样性的生产方式,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者以"农牧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玉米(Zea mays)田养鹅"处理和常规玉米种植处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玉米田养鹅处理放牧前后及同期常规玉米种植处理下杂草生态位、功能群结构和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玉米田养鹅模式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在放牧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但放牧后黑麦草、紫花苜蓿的生态位宽度减小,而灰绿藜、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西南草莓(Fragaria moupinensis)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等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放牧后群落内新增加了7种杂草;对照中,前期丝叶球柱草(Bulbostylis dens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而后期鼠麹草(Gnaphalium affine)的生态位宽度变为最大,新增2种杂草。(2)放牧前玉米田养鹅处理下的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重叠度最大,而放牧后黑麦草和西南草莓的重叠度变为最大;在常规玉米种植模式下,前期丝叶球柱草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重叠度最高,而后期丝叶球柱草和鼠麹草的重叠度最高。(3)两种模式下放牧前后均是一年生双子叶(DA)杂草功能群占据最大优势,但玉米田养鹅处理模式下放牧后多年生功能类群所占的比例较放牧前增加,且分配更均匀。(4)放牧前,玉米田养鹅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异显著(P<0.05,n=3),而Pielou均匀度指数低于对照,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n=3);放牧后玉米田养鹅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仍显著高于对照(P<0.05,n=3),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分别显著低于对
张宇阳沙志鹏关法春王军峰
关键词:杂草生态位功能群
草浆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及豌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油菜秸秆为草浆原料,以豌豆为供试作物,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3.0、1.5、0.75g/盆(以不处理为对照)不同草浆用量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以及草浆地膜覆盖对豌豆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浆覆盖量的增加,0~5cm深度土壤温差呈现温差减小的趋势,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增大的趋势,但以上指标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n=3);不同草浆覆盖量处理间的豌豆种子出芽率基本相同,但高于对照(CK),出芽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n=3);各草浆地膜处理下的豌豆株高均高于CK,株高依次为B〉A〉C〉CK,草浆地膜处理下的SPAD小于CK,但随着覆盖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处理间数值差异极小;草浆地膜覆盖处理阻碍了土壤水分散失,保水效果明显,从而有利于豌豆植株的生长。
王军峰张宇阳关法春蔡翠萍沙志鹏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豌豆
西藏地区玉米行间作桃儿七模式化栽培技术
2013年
介绍了西藏地区玉米行间作桃儿七模式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育苗、地块选择、适期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在西藏桃儿七人工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王军峰权红张宇阳沙志鹏兰小中
关键词:桃儿七间作栽培技术
西藏西南草莓果实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探明西藏野生草莓的果实品质,以西藏林芝地区西南草莓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当地种植的大果草莓‘甜查理’作为对照,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种草莓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投影寻踪技术对其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除果形指数外,西南草莓果实各表型指标值均低于对照草莓,不同种类果实间差异显著(P<0.01,n=30);西南草莓果实各品质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草莓(P<0.05,n=5),而其总酸含量却极显著高于对照草莓(P<0.01,n=5),但两种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n=5)。PPE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西南草莓果实品质的函数投影值(1.180 4)远低于对照草莓(4.098 2)。因此,西藏野生西南草莓果实偏酸,风味佳,但其果实外观较差,而对照栽培草莓果实较为甘甜,口感较好,其商品性较好。与当地栽培的大果草莓品种相比,西藏野生西南草莓果实质量较差,但今后可作为风味草莓来开发利用。
王超关法春沙志鹏王军峰张宇阳
关键词:果实质量投影寻踪
西藏“玉米田养鹅”模式下养分吸收与养分平衡特征被引量:19
2016年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吸收与养分平衡是影响系统生产力和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玉米田养鹅和常规玉米种植生产方式下玉米植株与籽粒的养分分配状况,以及系统中养分的输入和输出状况,对比评价各处理下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以及养分盈余和亏缺状态。结果表明,玉米田养鹅处理下玉米籽粒和秸秆的氮(N)、磷(P)和钾(K)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玉米田养鹅处理各养分的吸收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P>K>N,其中P和K养分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p<0.05);对照为P>N>K,其中P和N养分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p<0.05);玉米田养鹅处理和对照的N、P2O5和K2O养分收获指数、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均存在较低的养分投入和较高的养分产出的情况,系统养分失衡,尤其是N和K元素在产出后严重亏缺,与玉米田养鹅处理相比,对照的N和K养分亏缺量分别高出39.0%和34.9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P素的亏缺较小,但玉米田养鹅处理P素出现少量盈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经济效益来看,玉米田养鹅处理虽存在玉米减产的问题,但其经济产量损失的部分可由肉鹅的经济产出得以补偿并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总体而言,玉米田养鹅处理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无明显影响,养分平衡状况较好,经济效益较高。
沙志鹏张宇阳王超权红关法春
关键词:养分吸收养分平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