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中
- 作品数:105 被引量:1,00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地震视应力用于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的可能性被引量:85
- 2003年
- 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进行了计算,将各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的高低与强震发生后的后续地震的强度进行联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将地震视应力用于强震震后趋势预测的可能性。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与其后续地震强度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视应力的强震的后续地震的强度一般较低,即低视应力的强震发生后,震区发生较强的后续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 陈学忠王小平王林瑛张天中
- 关键词:地震视应力震后趋势地震强度地震预报
- 张北地震前小震活动和余震序列精确定位及主震破裂方向的讨论被引量:6
- 2005年
- 1970年至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 沿NWW向发生2级以上地震24次, 其分布相对集中, 呈条带状. 对华北台网所记上述地震的到时数据全部重新查图核对, 并补充了内蒙古台网5个台的数据以改善用于定位的台站分布, 并采用主地震定位法重新定位, 除一个地震外, 其余地震更加集中, 形成一小震条带. 1998年2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张北震区架设10台短周期数字化地震仪, 记录了大量微震. 作者采用P波和S波到时差重新进行了震源定位, 得到184次微震的定位结果, 连同1998年1~2月张北震区3级以上地震事件定位结果一起勾画出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带. 由张北地震震中向SEE向延伸存在由强震构成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 根据精确定位结果, 结合修订后主震的震源机制、宏观烈度分布和层析成像资料, 讨论了张北地震和小尺度地震带(震源破裂带)、震前的中等尺度小震条带以及大尺度的张家口-渤海强震带的关系.
- 白玲王勤彩刁桂苓张天中赖晓玲李松林林碧苍武巴特尔
- 关键词:张北地震微震
- 环西太平洋地区的频度—震级关系非线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很久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用线性的古登堡—里克特模型描述从小震到强震整个范围的震级—频度关系很难得到圆满的结果,其原因是由于震级的变化引起的自相似性破坏。一般来说震级可分为3个不同段:小震(M<3·0)、中震(M
- Changyuan Qin张瑞芳李俊拴张天中
- 关键词:西太平洋地区震级非线性模型
- 滇西试验场区的Q值及其随时间窗的变化被引量:51
- 1990年
- 本文试用数字地震记录求取尾波Q值及其与频率的关系.在微机上处理触发数字地震仪记录的资料,原始记录经数字滤波器作窄带通滤波得到一组分频记录,经过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可得到能量密度随时间衰减的曲线,该曲线比从可见记录求得的较为可靠.以散射模型的理论表达式进行曲线拟合,求得Q值及其与频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果对某一台站并非常数,尾波Q值是时间窗(即研究所用尾波的整个延续时间)的函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到时的尾波采样区域和深度不同,以及多次散射的影响等.因此,当把Q值作为地震预报的一个参数时,延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可选择的因子.
- 张天中高龙生张卫平
- 关键词:地震波尾波时间窗品质因子
- 长期地震活动的非稳定泊松模型
- <正>六十年代末,概率统计方法开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即使地震的发生为一随机过程, 对地震危险性的估计也成为可能,计算中通常使用稳定的泊松模型。然而,该模型的是与否多年来一直是许多报告讨论的内容,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的资...
- 张天中
- 文献传递
- 去除冰层对P波响应的影响来计算地壳和上地幔波速结构:以南极洲地震研究为例
- 2018年
- 极地环境下进行标准的P波接收函数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厚厚的冰层里面的多次反射信号往往会掩盖来自深地下结构的P-S转换波,并增加背景噪声水平,显著降低数据的信噪比。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冰盖之下地下结构成像方法。我们利用P波响应向下延拓和波场分解来获取不受冰层影响的上行、下行P波和S波波场势函数。在某一参考深度波形分解得到的上行P波波场,可以用来计算冰层厚度。这个简单的步骤可以使迭代反演过程中不必模拟冰层效应,同时也可加快向下延拓所需的整体波速分析。上行S波通过标准反演方法模拟,即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自由表面的接收函数。为了验证我们的设想,本文检验了南极洲数据网中的数据资料,同时也对比了之前通过P波和S波接收函数以及体波或面波层析成像分析的结果。该方法很好地去除了冰层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模拟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数据库。模型解给出了地壳厚度以及地壳和上地幔剪切波平均波速。电子补充测量数据图,反褶积采用的垂向分量叠加,以及产生的垂向。
- j.h.graws.e.hansenc.a.langstonb.a.younga.mostafanejady.park李翠平(译)唐茂云(译)张天中
- 关键词:上地幔结构冰层厚度波速结构P波波场分解
- 使用互相关和双差法对北加州20年的地震活动进行大范围重定位被引量:24
- 2008年
- 采用双差(DD)定位算法同时结合波形互相关(CC)方法,重新分析了北加州近20年(1984~2003)的数字化地震资料,将北加州地震台网(NCSN)现有地震目录中震源的定位精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定位过程中结合使用了由所有震中距离不超过5km的相关事件对测得的30亿个互相关到时差数据以及北加州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列出的700万个P波到时读数。双差法重定位后获得311273个事件。重定位后的地震目录能够勾画出非常精细的、与活断层相关的地震活动构造图像,并且能够揭示诸如地震条带、重复地震等的时空构造特征。结果显示,约有90%的地震在同一个台站具有相关的P波、S波列,并且有12%的事件属于重复地震。通过对重复地震的分析认为,在95%置信水平下,现有台网定位的不确定性在水平方向平均约0.7km,垂直方向平均约2km。地震事件的相关性以及重定位后相对位置的改善在北加州大部分地区非常一致,这就意味着使用该方法高精度地确定由不同板块构造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震活动图像是普遍适用的。本文认为,长期的、一致性好的地震监测以及数据分析工作是提高现有震源目录中地震定位精度和以后精确定位日常化的关键问题。
- F. WaldhauserD. P. Schaff黄媛张天中
- 关键词:地震活动图像重定位北加州双差法地震事件地震目录
- 2009年姚安地震序列精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6.5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7月9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又发生了一次M6.0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在短短的几年内,在非常相近的地点发...
- 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
- 关键词:姚安地震
- 文献传递
- 山东地区多台波速比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个数字及模拟台站的地方震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有4个以上记录台站的地震。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波速比为1.716,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波速比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偏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2°的单元,并剔除距离震中过远的台站,以保证区域特征能得到反映。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的平均波速比发现,34°-37°,115°~119°的平均波速比明显高于其他单元,而它们正好分布在郯庐断裂的两侧,应该与该地区上地壳的岩石性质及震源深度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的平均效应有关。
- 张学民张天中李永红李霞刁桂苓
- 关键词:波速比相关系数
- 河北平原北部的短周期面波频散与地壳中上部速度结构被引量:6
- 2000年
- 根据新建的北京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短周期Rayleigh 波资料, 用两台法计算了位于北京地堑与河北平原地震带北部5 条路径上Rayleigh 波周期(2~18 s)的相速度频散曲线,按频散特征分两个区域反演得到了北京地堑北段和河北平原北部区域的地壳中上部横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在北京地堑北段区域深度9 km 处有一明显的界面, 地壳中部的速度随深度变化不大;河北平原北部区域的地壳中部存在一厚约5 km 的低速层,其底部埋深为14.6 km .
- 何正勤张天中叶太兰丁志峰
- 关键词:河北平原RAYLEIGH波地壳结构面波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