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因

作品数:75 被引量:168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蛋白
  • 9篇重组蛋白
  • 9篇抗体
  • 8篇血清
  • 8篇免疫
  • 8篇口蹄疫
  • 8篇表位
  • 8篇病毒
  • 7篇细胞
  • 6篇疫病
  • 6篇疫苗
  • 6篇融合蛋白
  • 6篇热休克
  • 6篇克隆
  • 6篇口蹄疫病毒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6篇纯化
  • 5篇唾液
  • 5篇活性

机构

  • 47篇吉林大学
  • 23篇白求恩医科大...
  • 8篇吉林大学口腔...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长春市中心医...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吉林省计划生...
  • 2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吉林省卫生防...
  • 1篇武警吉林总队...
  • 1篇生物化学系

作者

  • 75篇张培因
  • 33篇王丽颖
  • 25篇于永利
  • 18篇卫红飞
  • 14篇万敏
  • 10篇王燕媚
  • 9篇麦荫乔
  • 8篇王华
  • 7篇杨世杰
  • 6篇吴秀丽
  • 6篇王万成
  • 6篇石育原
  • 5篇胡小平
  • 5篇曹昭
  • 5篇李大鹏
  • 5篇王莉
  • 4篇唐艳
  • 4篇胡晓春
  • 4篇尹晓光
  • 4篇王爱丽

传媒

  • 7篇中国生物制品...
  • 7篇白求恩医科大...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口腔医学纵横
  • 4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6篇1994
  • 6篇1992
  • 1篇199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活性维生素D_3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对17例50~70岁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活性维生素D3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血清活性维生素D3含量有11例下降,占被测试人数的64.7%。
刘玉槐林淑贤王全师张培因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3
血清1,25-(OH)_2D含量测定对先天性佝偻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随着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先天性佝偻病(简称先佝病)的防治研究日益引起关注。目前常以血清25-OHD(HCC)及1,25-(OH)_2D(DHCC)的含量作为诊断的灵敏指标。我们于1987年4~6月份检查了临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80例,现报告如下。
于贵朱广武王维姜兴贵张美华刘长琴莫秀珍石育原李亚娟张培因
关键词:先天性佝偻病
抗BCG Hsp65单克隆抗体的鉴定及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对制备的5株抗BCG Hsp65单克隆抗体(Hsp65 mAb)做进一步鉴定和应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mAb的效价、亚类和结合抗原表位特性进行鉴定,应用mAb对Hsp65融合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5株mAb的类型均为IgG,其中ⅠC1和ⅡC3株mAb为IgG1亚类,ⅠA5、ⅠC3和ⅠD6株mAb为IgG2a亚类。抗原表位竞争结合分析显示,在配对的不同亚类mAb中,存在着结合Hsp65表面不同抗原表位的mAb。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实,Hsp65 mAb对Hsp65-MUC1检测结果,与MUC1 mAb的一致。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制备的mAb能够识别通过蛋白装载进入树突状细胞内的Hsp65-PSA。结论:获得的Hsp65 mAb可做为检测工具,用于研究BCG Hsp65及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表达。
尹晓光吴秀丽万敏张培因王艳媚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BCG热休克蛋白单克隆抗体
中波紫外线照射前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清中维生素D_2、D_3的测定被引量:2
2000年
王莉娟张培因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UVB维生素D2维生素D3
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黑素刺激素受体(MC1R)的检测
2005年
目的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MC1R蛋白及其cDNA,为研究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受体及靶向配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放射配体分析法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的MC1R蛋白;用RTPCR方法扩增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MC1R的cDNA,并克隆至pMD18T质粒,进行酶切分析鉴定及扩增片段DNA序列测定。结果放射配体分析结果表明,125IαMSH可与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特异结合。RTPCR结果显示,扩增产物的大小与MC1R的cDNA相符。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为MC1R基因的特异片段。结论证实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表达MC1R蛋白。MC1R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李铁征李泽鸿李月红邱业峰张培因王树君朱平
关键词:RT-PCR方法DNA序列测定细胞表面受体R蛋白特异片段
1,25-双羟胆钙化醇及其受体含量检测的实验研究
1992年
建立了一种改良的血清1,25-双羟胆钙化醇(1,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DHCC)超微量放射受体检测(RRA)技术。完成了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及特异性等技术指标。报告了我国健康青年血清DHCC正常值;检测了先天性佝偻病、青春期佝偻病病人及患肾性骨病奶牛等血清DHCC水平。 根据配体与受体相互结合的定量关系,建立了DHCCR(DHCC受体)检测技术。在游离与结合配基分离方面,除建立与比较了DCC(葡聚糖包埋的活性炭)及HAP(羟基磷灰石)方法外,还首次将IEF(等电聚焦电泳)应用于DHCCR分离技术。对佝偻病鸡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受体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鸡小肠、输卵管壳腺及肝组织DHCCR含量。
石育原张培因张梅李亚娟麦荫乔于贵仪明光赵林阳
关键词:受体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方法 :采用 GM- CSF和 IL- 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然后用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刺激其分化成熟 ,以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 (MCM)和模拟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 (MCM m imic)为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 CD4 0、CD80、CD86和 HL A- A2分子。结论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万敏张培因王宣军吴秀丽卫红飞王燕媚于永利王丽颖邓平张慧杰
关键词:树突细胞热休克蛋白质类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初探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P)感染与冠心病 (CHD)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170例CHD组及 5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G ,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 CHD组CP阳性率 74 .11% ,对照组 2 4 %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CP阳性的CHD患者血清TC、TG浓度高于CP阴性患者 ,HDL浓度低于CP阴性患者。结论 CP感染和CHD发生有密切关系。CP可能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干扰血脂代谢而影响CHD的发生与发展.
张静音王斌张培因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肺炎衣原体
建立一种用重组蛋白检测抗口蹄疫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后的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可能性,为建立一种非病毒颗粒的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自行构建表达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表位肽重组蛋白(VP1epi)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和包被方法,优化各项实验条件,并以FMDV感染后的豚鼠血清作为标准阳性血清确定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FMDV感染后的阳性豚鼠血清可以很好地识别VP1epi重组蛋白,用此蛋白包被检测抗FMDV抗体的灵敏度可达1∶3200,并证明所检测的抗体是FMDV特异性的。结论VP1epi重组蛋白可以替代FMDV颗粒用于建立检测抗FMDV抗体的ELISA试剂盒。
胡大利冯宇张培因冉波卫红飞邵明玉王爱丽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间接ELISA
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的纯化及内毒素去除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HSP70)并去除其中的内毒素。方法:采用10L发酵罐经IPTG诱导表达含有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70的BL21(DE3)工程菌(pET28a/HSP70/BL21),SDS-PAGE检测BCGHSP70的表达。超声破碎菌体,裂菌后上清依次经过NiSepharose4B亲和层析、TritonX-114洗涤、SuperdexG-25凝胶过滤层析、Q-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鉴定纯化蛋白,Lowry法检测蛋白浓度,37℃水浴孵育0~4h检测纯化蛋白的稳定性,鲎试剂法检测内毒素含量。结果:工程菌pET28a/HSP70/BL21在发酵表达3h后获得96g湿菌,其中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000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9.6%;表达产物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该分子质量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96.5%;纯化后蛋白浓度约1.2g.L-1;37℃水浴中放置4h后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的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95.1%;纯化产物内毒素含量<0.01EU.μg-1。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重组BCGHSP70,并有效地去除了其中的内毒素。
李贺张培因卫红飞曹昭王影王华胡小平万敏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纯化TRITON内毒素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