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兵

作品数:89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化学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0篇炭膜
  • 20篇气体
  • 20篇气体分离
  • 14篇气体分离性能
  • 12篇亚胺
  • 12篇酰亚胺
  • 10篇聚酰亚胺
  • 9篇杂化
  • 9篇催化
  • 8篇渗透性
  • 7篇气体渗透
  • 7篇聚醚
  • 6篇树脂
  • 6篇炭化
  • 6篇截留
  • 6篇活性炭
  • 6篇酚醛
  • 6篇酚醛树脂
  • 5篇预氧化
  • 5篇热解

机构

  • 69篇沈阳工业大学
  • 35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85篇张兵
  • 60篇吴永红
  • 24篇王同华
  • 13篇于智学
  • 13篇石毅
  • 11篇孙明珠
  • 9篇朱静
  • 8篇徐铁军
  • 7篇孟繁妍
  • 7篇周佳玲
  • 6篇党晓龙
  • 6篇赵丹丹
  • 5篇沈国良
  • 5篇傅承碧
  • 5篇邱介山
  • 5篇赵金玉
  • 4篇虞琦
  • 4篇关晓彤
  • 4篇张晓宇
  • 4篇江园

传媒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膜科学与技术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应用化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第八届全国膜...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化学世界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学习月刊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氢渗透分离性的沸石杂化支撑炭膜的制备被引量:2
2016年
以ZSM-5沸石掺杂改性的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型聚酰亚胺为前驱体,通过旋涂成膜和热解过程制备了平板状支撑炭膜。采用热失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气体渗透技术分别研究了前驱体热稳定性、膜表面官能团、微结构,微观形貌及分离性能。考察了ZSM-5掺杂量及热解温度对炭膜结构和气体分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ZSM-5改性后前驱体热稳定性与残炭量降低,炭膜微观结构变致密;加入沸石显著提高了炭膜的渗透性,且随ZSM-5掺杂量增加,气体渗透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炭膜的渗透性与选择性皆减小。经650℃热解制得杂化炭膜对H_2/N_2体系的分离性能均远超过Robeson上界限。
张兵江园吴永红鲁云华赵丹丹王同华
关键词:聚酰亚胺沸石炭膜
聚丙烯腈基炭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
2015年
以聚丙烯腈(PAN)作为前驱体,经过溶解、成膜、预氧化及炭化等步骤得到无缺陷炭膜。通过热质量损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分析了前驱体的热稳定性与微结构演变,研究了PAN交联结构及预氧化温度与炭化温度对炭膜微观结构与气体分离性的影响。由结果可知:PAN膜最佳预氧化温度为230℃。较低的炭化温度或渗透压力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气体渗透性。在预氧化温度230℃及炭化温度650℃所制备炭膜对O2/N2选择性达2.7。
吴永红张兵张满闯周佳玲王同华
关键词:炭膜聚丙烯腈炭化预氧化
NaY沸石杂化炭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以聚酰亚胺为前驱体,NaY型沸石为掺杂剂,经成膜和炭化制备了杂化炭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膜样品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剂量、渗透温度与渗透压力对炭膜的结构及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炭膜相比,杂化炭膜在保持高O_(2)/N_(2)选择性的前提下,渗透性显著提高;随着膜内沸石含量的提高,杂化炭膜的渗透性明显提高.由沸石质量分数为0.5%前驱体经650℃炭化所制备的杂化炭膜,对O_(2)的渗透性达79.5 Barrer,O_(2)/N_(2)选择性达7.5.
李欣明黄鹤鸣吴永红张兵王同华
关键词:沸石炭膜气体分离
ODPA-ODA型聚醚酰亚胺膜的预氧化机理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开发新型高性能炭膜前驱体材料,研究了ODPA-ODA型聚醚酰亚胺膜经430~530℃空气氛围的预氧化机理.借助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分析了预氧化温度对预氧化膜的溶解度、柔韧度、表面官能团、元素质量分数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预氧化过程是制备无缺陷高质量炭膜的关键.预氧化可提高热稳定性,形成的交联结构有利于提高残炭量和成膜性.随预处理温度的提高,交联程度提高,但当温度高于490℃时会发生过渡氧化.
吴永红张兵石毅赵丹丹党晓龙王同华
关键词:聚醚酰亚胺预氧化微观结构前驱体炭膜
聚醚砜酮基气体分离炭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离膜的制备技术及新材料领域,涉及到气体分离炭膜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到聚醚砜酮基气体分离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聚合物膜材料聚醚砜酮为炭膜前驱体材料,经过配置制膜液,制备聚合物膜,预氧化和炭化过程得到炭...
王同华张兵邱介山蹇锡高
文献传递
硬模板法有序多孔炭膜的制备及透气性
以PMDA-ODA型聚酰亚胺为前驱体,二氧化硅SBA-15为模板造孔剂,经分散、溶剂蒸发、高温炭化及模板脱除等步骤,得到有序多孔结构炭膜。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气体渗透等分析手段对炭膜的结构...
张兵孟繁妍吴永红于智学王同华邱介山
关键词:透气性
催化炭膜的制备及甲醇制氢应用的研究
通过共混炭化法制备了催化炭膜.采用泡压法、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孔结构、形貌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催化炭膜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甲醇转化率可达98.88%.
张兵于智学石毅吴永红胡志泉孙明珠
关键词:重整催化剂炭膜甲醇制氢
高渗透性石墨烯杂化炭膜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6年
以4,4′-二氨基二苯醚-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ODA)型聚酰亚胺为前体,石墨烯为掺杂剂,经共混、成膜、干燥和热解过程制备杂化炭膜.采用热失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渗透等技术分别对前体热稳定性、炭膜微观形貌、微观结构、表面基团和气体分离性能进行分析.考察了石墨烯含量对炭膜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石墨烯使前体热稳定性提高;石墨烯与炭膜母体间兼容性良好,在大幅度提高气体渗透性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分子筛分能力;掺杂石墨烯后,使炭膜对H_2,CO_2与O_2的渗透性分别提高了6.8倍,46倍和59倍.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时,杂化炭膜对CO_2渗透性达1 236.7Barrer,此时CO_2/N_2选择性达24.1,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兵周佳玲吴永红李琳王同华
关键词:聚酰亚胺炭膜石墨烯渗透性
干燥时间对制备大面积有序纳米孔炭膜的影响
2020年
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表面活性剂F127为模板剂,NaOH为催化剂,通过有机自组装、成膜和炭化等过程,制备了有序纳米孔炭膜(ONCM)。采用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氮吸附等技术,对前驱体热稳定性、ONCM表观形貌、微孔孔结构有序性和孔结构参数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干燥时间和F127用量等对ONCM成膜性与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最佳成膜条件为干燥4h、苯酚/活性剂F127物质的量比为1∶0.008时,所得ONCM具有最小平均孔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
吴永红黄鹤鸣程娇彭小莉曹颖苹张兵
关键词:酚醛树脂炭膜表面活性剂
沸石杂化炭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沸石杂化炭膜具有气体渗透分离性能可调性强、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有望解决制约传统炭膜的渗透性与选择性间互相制约的关系。但因沸石在杂化炭膜制备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因素多,使得人们对沸石作用规律和作用机理缺乏清晰的了解。本文回顾了全球沸石杂化炭膜制备技术中的沸石种类、粒径、用量、掺杂方式、炭化条件等方面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沸石作用原理和应用前景。提出为了实现可控性制备,不仅要通过深入实验研究掌握沸石作用规律,也要通过建立模型着重进行理论研究。
张兵张晓宇吴永红
关键词:沸石热解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