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

作品数:2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蛇类
  • 7篇两栖
  • 6篇爬行动物
  • 4篇两栖爬行
  • 3篇动物
  • 3篇爬行类
  • 3篇区系
  • 3篇两栖动物
  • 2篇动物资源
  • 2篇动物资源调查
  • 2篇饲养
  • 2篇珠峰
  • 2篇资源调查
  • 2篇物种
  • 2篇DNA条形码
  • 1篇地貌
  • 1篇地质地貌
  • 1篇动物保护
  • 1篇动物多样性
  • 1篇毒蛇

机构

  • 22篇华南濒危动物...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国家林业局
  • 3篇广东省昆虫研...
  • 3篇八岭国家级自...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黄山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北京王府中西...

作者

  • 25篇张亮
  • 7篇胡慧建
  • 7篇潘虎君
  • 5篇蒋珂
  • 5篇遇宝成
  • 4篇韦启浪
  • 2篇唐小平
  • 2篇晁志
  • 2篇覃海华
  • 2篇饶纪腾
  • 2篇廖婧
  • 1篇黄松
  • 1篇梁镇标
  • 1篇张于光
  • 1篇彭丽芳
  • 1篇杨道德
  • 1篇李军德
  • 1篇鲁长虎
  • 1篇金崑
  • 1篇丁晓龙

传媒

  • 5篇动物学杂志
  • 4篇大自然
  • 4篇生命世界
  • 2篇四川动物
  • 2篇第七届湘、鄂...
  • 2篇第八届南方六...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已知两栖动物2目8科19属26种,爬行动物2目12科38属50种,包括修正误订1种,广东省新纪录4种。保护区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是理想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基地,对保护和利用我国特有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饶纪腾遇宝成罗键蒋珂潘虎君肖荣高张亮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柄爬行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已知两栖动物2目8科20属26种,爬行动物2目12科38属50种,包括修正误订1种,广东省新纪录4种。保护区丰富的两栖...
张亮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文献传递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双全白环蛇被引量:3
2012年
2011年9~10月,分别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游蛇科(Colubridae)白环蛇属(Lycodon)标本3号,经鉴定为双全白环蛇(L.fasciatus),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李振宇罗键韦启浪遇宝成张亮
广东颈槽蛇分布状况补充描述
2014年初,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运用分子技术(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并综合形态特征,描述了颈槽蛇属Rhabdophis一新种——广东颈槽蛇R.guangdongensis.该种背鳞式15-15-15,腹鳞...
张亮王剀
走近香港瘰螈
2013年
香港瘰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因模式产地在中国香港而得名,在香港是受法律保护的动物。我的朋友朱浩文曾经历时两年在香港大埔窖追寻香港瘰螈,拍下了很多其繁殖过程的珍贵照片。
张亮
关键词:两栖动物法律保护繁殖过程
喜山原矛头蝮饲养条件下的捕食行为初步观察
2013年6月,笔者根据中国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印度锡金省的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标本发表1新种——喜山原矛头蝮P.himalayanus.同年9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考察队再次在西藏吉隆县发现2号喜山原矛头...
张亮覃海华潘虎君王剀
关键词:捕食
常见药用蛇类的DNA条形码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建立国内常见药用蛇类的DNA条形码数据库,用于生药样品鉴定并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常见药用蛇类23种,共44个样品,对各样品COI条形码序列进行测定。所得序列录入数据库;用MEGA5.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构建NJ树,分析各物种的种内变异,种间变异,以及系统树中各物种的聚类情况。结果各物种的种间存在277个变异位点,种内遗传距离值范围为0~0.0409,种间遗传距离值范围为0.0850—0.2568,种内遗传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有显著差异;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样品可聚类为与分科相一致的3个类群,各物种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支。结论COI条形码能够对实验中各药用蛇类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具有科学、准确、简便等特点,可以推广运用于其他蛇类的鉴别;研究还为上述蛇类物种间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廖婧梁镇标张亮李军德晁志
关键词:COI基因蛇类DNA条形码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及爬行类调查
2010年~2011年期间,分3期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珠峰保护区)的两栖及爬行动物进行了多样性调查。在进行实地调查前,先收集分析了珠峰保护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两栖以及爬行类动物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实...
潘虎君韦启浪胡慧建张亮
关键词:珠峰区系
文献传递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被引量:10
2013年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是全球海拔最高、相对高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原始的山地森林以及异常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但人类目前对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了解却十分有限。为了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10–2012年,我们先后5次对珠峰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调查,共采集到61号两栖爬行动物标本。结果显示:保护区至今已记录到两栖动物9种,隶属1目3科6属;爬行动物11种,隶属1目4科10属。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共有17种,古北界物种仅3种;区系特有性明显,中国特有种2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物种6种。古北界与东洋界在区内的分界明显且没有交汇,分界线约在海拔3,600–3,800 m之间。我们相信随着实地调查工作的深入,在保护区南坡沟谷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总数还会有所增加。
潘虎君杨道德覃海华张亮蒋珂胡慧建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广东发现白头蝰及其分布现状被引量:2
2012年
2011年10月26日,在广东省始兴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1号雄性白头蝰,并从该保护区博物馆检出另1号雄性同种标本,11月25日又在广东省博罗县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第3号雄性同种标本,正式报道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张亮肖荣高遇宝成罗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