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帆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食管肿瘤
  • 3篇肿瘤
  • 3篇核素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核素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示踪
  • 2篇尿嘧啶
  • 2篇贫血
  • 2篇显像
  • 2篇疗法
  • 2篇骨髓
  • 2篇核素显像
  • 2篇放射性核素显...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药物疗法
  • 1篇食管癌

机构

  • 6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市第五人...

作者

  • 6篇康福
  • 6篇张一帆
  • 5篇刘勇
  • 3篇韩建奎
  • 3篇李梦龙
  • 2篇李贞
  • 2篇贾士铨
  • 2篇金小海
  • 2篇李道堂
  • 2篇刘跃民
  • 2篇刘勇
  • 1篇李贞
  • 1篇刘慧中
  • 1篇刘慧中
  • 1篇夹访贤
  • 1篇王朝晖
  • 1篇刘岱

传媒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食管渗疗器渗透规律的示踪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用自行标记的5-131I尿嘧啶(5-131IU)作为示踪剂,通过SPECT观察食管半透膜渗疗器在体内外的渗透规律。15例食管癌患者体内示踪观察表明,渗疗器囊内放射性计数按指数规律递减,曲线方程是Y=A·(0.739)x,其半渗透时间为1.8h;经半透膜渗出的药物除少量被肿瘤组织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体循环再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体外观察表明,囊内加压对渗透速度无影响。观察渗疗器囊内渗透规律对指导临床合理渗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张一帆李贞康福东野美樽刘慧中刘国梁刘慧中刘慧中刘勇刘跃民韩建奎
关键词:尿嘧啶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血液病外周性骨髓显像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对不同类型血液病外周性骨增的分布变化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用99mTc-硫胶体(370~550MBq)对13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全身骨髓显像;19例在不同临床阶段重复显像随访;对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10例缓解后白血病外周扩张增进行了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外周髓扩张占受检者58.5%,各类血液病外周髓扩张好发部位不完全相同.统计分析20岁上、下年龄组外周髓扩张率差异无显著性.多数血液病外周髓扩张随病情好转有吸收趋势.穿刺发现在缓解后白血病的扩张髓内存在"局灶性残余白血病".结论:不同血液病外周髓扩张形态有一定特点.了解外周髓扩张状态可为客观地判断骨髓造血储备能力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对部分血液病的诊断及疗效估计.显像检查是发现外周髓局灶性残余白血病必不可少的手段.
刘勇刘岱康福贾士铨张一帆韩建奎李梦龙陈万传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放射性核素显像
食管腔内渗疗及其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食管腔内渗疗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5 131I尿嘧啶作为示踪剂 ,对 2 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临床渗透治疗的研究。结果 :经渗疗器渗透的抗癌药物除部分被肿瘤组织吸收外 ,还进入体循环 ;肿瘤及癌旁淋巴结中的T/N、L/N比值高 ,循环中抗癌药物浓度低。结论
张一帆李贞王朝晖康福东野美樽秦笃祥李道堂张琳丽
关键词:尿嘧啶食管肿瘤放射性核素成像
食管癌渗疗机理示踪研究
1997年
食管癌渗疗机理示踪研究李贞张一帆康福东野美樽秦笃祥李道堂韩建奎刘勇刘跃民金小海为探讨食管癌腔内渗疗〔1,2〕的治疗机理,我们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1病人来源。25例食管癌患者均系山东省肿瘤防治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李贞张一帆康福东野美樽秦笃祥李道堂韩建奎刘勇刘跃民刘勇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同位素示踪技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缓解后全身骨髓显像的观察被引量:2
1994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缓解后全身骨髓显像的观察刘勇,康福,李梦龙,张一帆,贾士铨我们利用骨髓核素显像技术观察了15例缓解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的分布及造血活性的变化,并结合造血祖细胞(CFU-GM)培养对缓解期再障患者的骨髓造血状态变化进行探讨...
刘勇康福李梦龙张一帆贾士铨
关键词:贫血
骨髓核素显像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结合99mTc硫胶体全身骨髓显像对一些长期不能确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病例作出诊断。方法对47例不完全符合再障诊断标准患者进行99mTc硫胶体全身骨髓显像,99mTc硫胶体注射剂量(370~550)MBq/(2~5)ml。结果一至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伴显影骨髓减少及灶状显影组共30例,确诊为慢性再障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其表现为骨髓显影抑制型12例、灶状显影型18例。骨髓显影增强伴外周骨髓扩张组,确诊为MDSRA8例、MDSRAEB2例,其外周骨髓呈中度以上扩张。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综合征7例,在病情转化过程中中心骨髓均有轻度增强表现。结论全身骨髓显影不良、显影骨髓总量减少有助于对不典型再障的诊断,显影骨髓分布不均及灶状显影为再障较特异的表现。中心性骨髓活性增强及分布扩张为MDS与再障骨髓图像鉴别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一现象也有助于确定再障病情的转化。利用骨髓显像解释穿刺结果有实用价值。
刘勇夹访贤李梦龙张一帆康福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放射性核素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