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振宏

作品数:47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黄曲霉
  • 20篇毒素
  • 18篇曲霉毒素
  • 18篇黄曲霉毒素
  • 14篇曲霉
  • 12篇抗体
  • 10篇单链
  • 10篇试剂
  • 10篇试剂盒
  • 10篇酶标
  • 8篇单链抗体
  • 8篇黄曲霉毒素B...
  • 6篇试剂盒检测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致病相关基因
  • 4篇菌株
  • 4篇肝脏
  • 4篇RAPD
  • 3篇低致病力

机构

  • 40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莆田第一中学

作者

  • 47篇庄振宏
  • 33篇汪世华
  • 22篇袁军
  • 12篇杨燕凌
  • 11篇林玲
  • 10篇张峰
  • 9篇高媛媛
  • 6篇叶冰莹
  • 6篇陈由强
  • 5篇朱锦懋
  • 3篇林荣华
  • 2篇郑传琦
  • 2篇刘晓雷
  • 2篇张薇
  • 2篇李恒
  • 2篇陈如凯
  • 2篇王磊
  • 2篇余晟兴
  • 2篇王宗华
  • 2篇黄亚玲

传媒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第九届中国模...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花生学报
  • 1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第十四届微生...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阔叶榧总DNA的提取及其RAPD反应条件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在阔叶榧新鲜针叶DNA提取过程中 ,应用 pH值较低 ,无机盐浓度较高的提取缓冲液可沉淀蛋白质 ,其中加入 2 %的 β 巯基乙醇可有效地防止次生代谢物质使DNA变色 .提取出的DNA样品产率在 83.7~ 197.5ng/mg .f.,DNA质量和纯度较高 ,2 6 0nm/ 2 80nm光密度比值在 1.8~ 1.9之间 .所得DNA可直接用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并可用于随机引物PCR扩增 .在优化RAPD各种反应条件研究中 ,确定了阔叶榧最佳RAPD反应体系为 :15 μL反应体系中含有 5 0mmol/LKCl、10mmol/LTris HCl (pH 9.0 )、0 .1%Triton 10 0、3nmol/ μLMgCl2 、0 .6nmol/ μLdNTPs、6 μg/ μLBSA、1UTaq酶、6 0ng引物、5 0~ 10 0ng左右的阔叶榧DNA .
叶冰莹陈由强庄振宏林荣华朱锦懋
关键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裸子植物次生代谢物质RAPD反应
黄曲霉毒素B_1对小鼠肝脏蛋白质组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黄曲霉毒素B1对小鼠肝脏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不仅能使小鼠逐渐消瘦,肝脏组织出现病变,且能诱导或抑制肝脏部分蛋白的表达。经双向电泳发现,有35个蛋白质点发生变化。对其中新出现或明显上调的5个蛋白质点以及缺失的或明显下调的7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发现,有5个蛋白属于引发小鼠肝脏发生病变甚至是癌变的蛋白,7个蛋白属于参与小鼠肝脏能量与物质代谢的蛋白,这些蛋白对小鼠肝脏癌变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黄曲霉毒素B1可能通过作用于这些蛋白质使小鼠肝脏发生病变甚至是癌变。本研究鉴定出了12个蛋白,为后续研究黄曲霉毒素B1诱发肝脏癌变的机理及其对人类肝脏蛋白的影响打下基础。
庄振宏黄缘缘张峰李燕云袁军杨燕凌林玲汪世华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质谱
一株不产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构建及防治黄曲霉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不产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构建及防治黄曲霉污染的方法,所述的无毒株中黄曲霉不表达致病相关基因<I>Aflrum1</I>。该菌株无毒,不产菌核,高产孢,低致病力。基于该菌株的以上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菌株...
庄振宏胡育乐汪世华袁军张峰刘亚举郭志强
文献传递
一株不产黄曲霉毒素菌株ΔAflsnt2及防治黄曲霉污染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不产黄曲霉毒素菌株<I>Δ</I><I>Aflsnt2</I>及防治黄曲霉污染的方法,所述的不产毒株中黄曲霉致病相关基因<I>afllsnt2</I>基本上不表达。本发明有利于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早期从根本...
庄振宏刘亚举胡育乐汪世华郭志强张孟娟袁军张峰
文献传递
快速鉴定与黄曲霉毒素B1互作的宿主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固相层析寻找出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结合蛋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出该毒素的结合蛋白,进而促进对该毒素的致毒机理的研究。更加具体地,该方法包含,将黄曲霉毒素B<Sub>1</...
庄振宏黄亚玲汪世华袁军
文献传递
丁香假单胞菌极毛蛋白hrp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将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变种DC3000(P.syringae pv.tomato DC3000)极毛蛋白hrpA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hrpA.将重组质粒转入宿主E.coli BL21(DE3)溶源菌中,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在1.0mmol.L-1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重组子成功表达了分子质量约为28 ku的融合蛋白(目标蛋白基因与硫氧还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产物).并利用Ni2+-NTA柱亲和层析分离获得纯化的HrpA蛋白,质量浓度为91.8 g.L-1.
袁军刘海荣庄振宏汪世华
关键词:丁香假单胞菌融合蛋白纯化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bre2基因对黄曲霉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的影响
黄曲霉菌(A.flavus)是典型的植物致病真菌,能产生包括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在内的多种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对粮食作物等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甲基化、乙酰化、...
李宇胡育乐汪世华庄振宏
关键词:黄曲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文献传递
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黄绿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本发明属于细胞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能稳定分泌抗黄绿青霉素CIT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株8D8,已于2014年3月19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是:CCTCC?NO:C201442。本发明以人工...
汪世华金妮凌素美庄振宏王荣智袁军张峰贾坤志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金纳米花技术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试纸条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花技术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试纸条。所述试纸条包括塑料外壳和免疫层析试纸条,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吸水垫、检测垫、免疫探针结合垫和样品垫;所述检测垫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基垫,硝酸纤维素膜上自上而下设置...
庄振宏宋卫涛汪世华张孟娟郝岭
文献传递
溶栓酶体内溶栓作用初探及其胶囊剂的制备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豆豉溶栓酶在小鼠体内的溶栓作用及其胶囊剂制备方法。本研究采用断尾法、玻片法和大鼠尾血栓模型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ND-43所产豆豉溶栓酶对小鼠体内凝血、出血时间及尾部血栓的影响。小鼠急毒实验表明:溶栓酶无毒副作用;连续灌胃给药1周,测定小鼠体内出血和凝血时间发现:高剂量80(U/g.d)与中剂量组40(U/g.d)能明显延长体内出血和凝血时间,抑制血液凝聚;大鼠尾血栓药效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80(U/g.d)对大鼠尾部血栓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而中、低剂量组对大鼠尾血栓的溶栓效果不明显,此外,将其制成胶囊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胶囊制剂的相关要求。总之,溶栓酶具有较显著的溶栓作用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实验所用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袁军谢声勇沈榕强庄振宏杨燕凌林玲
关键词:急性毒性药效血栓模型胶囊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