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4篇手术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孕妇
  • 2篇锐器
  • 2篇锐器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手术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期抗菌...
  • 2篇卵巢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新生儿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崔艳
  • 4篇王彦
  • 4篇游川
  • 3篇赵若虹
  • 3篇费秀珍
  • 2篇于亚滨
  • 2篇潘丽娟
  • 1篇王芳
  • 1篇方英
  • 1篇马晓晨
  • 1篇杨晓葵
  • 1篇刘军
  • 1篇胡珊珊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病案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手术患者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对医疗评价指标的影响
2015年
目的了解医院卵巢手术患者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其医疗评价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前后卵巢手术住院患者各项医疗评价指标的变化,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死亡类、重返类、医院感染类、手术并发症类指标整治前后未发生变化;卵巢手术患者整治前抗菌药物费用、人均药品费、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药占比,分别为1 247.28元、2 375.94元、9d、0.52,整治后分别为308.27元、1380.10元、1.38d、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治前单联用药、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后持续用药时间>48h的患者,分别占37.04%、29.63%、95.83%,整治后分别占100.00%、66.67%、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治前手术持续时间<2h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整治后下降至5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IS分级为0级的患者经t检验其整治前后发生变化的指标为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人均药品费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人均手术后住院日,整治后较整治前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对医院的作用明显,对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对降低费用、缩短住院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崔艳杨晓葵游川潘丽娟
关键词:抗菌药物卵巢手术
卵巢囊肿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6月某院卵巢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74例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无感染病例发生;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硝基类、二代头孢、青霉素类;预防性抗菌药物二联使用率为81.03%;预防性用药多在术前>2 h和术后使用;术后持续用药时间>48 h的患者占82.76%;手术持续时间<2 h术后仍用药的患者占87.93%。结论:某院妇科卵巢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妇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用药指征控制不严;用药品种掌握不合理;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联用现象频繁;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选择不当;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不宜给药;应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卵巢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崔艳赵若虹游川王彦
关键词:卵巢囊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我院子宫手术围手术期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效果的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子宫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前为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前,7月1日至12月31日为整治活动后。回顾性分析2011年在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开腹子宫全切手术病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差异。结果整治活动前后均无感染病例发生;达标的指标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治前为58.03 DDD,整治后为28.81 DDD),未达标但有好转的指标为子宫手术住院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 h内给药百分率(59.7%vs.22.2%,掊2=23.987,P﹤0.05)和Ⅱ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8 h(77.6%vs.1.0%,Fisher=107.9,P﹤0.05),无变化的指标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这一指标尚未细化到按照病种进行评价的程度,有待医务工作者和医政管理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研究摸索。结论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在我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些指标尚未达到要求的控制水平,持续进行此项工作任重道远,抗菌药物使用率应制定针对病种的细化指标。
崔艳于亚滨
关键词:子宫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子宫手术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对医疗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对某医院开腹子宫全切手术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1年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前后医疗质量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未发生变化的指标有住院死亡类指标、重返类指标、医院感染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发生变化的指标有合理用药指标和医院运行类指标。结论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对某医院的医疗质量没有带来负面影响,对其费用类指标、合理用药类指标有促进作用。
崔艳于亚滨
关键词:抗菌药物子宫手术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化管理被引量:1
2009年
王芳王彦赵若虹崔艳
关键词:无菌医疗用品
妇产专科医院产妇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妇产专科医院产妇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产妇16269例,分析其医院感染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产妇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6269例产妇中,年龄19~49岁,平均(32.5±3.9)岁;孕周11~42周,平均(38.11±3.61)周。发生医院感染145例(0.89%)。共分离病原菌1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多(63.45%)。感染部位前3位分别为子宫内膜、会阴伤口、血液。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天数≥5 d、产钳助产和使用人工破膜+水囊引产是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住院天数、分娩方式、引产方法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应严格遵守产科医疗规范、执行无菌操作,降低产妇医院感染的发生。
崔艳费秀珍徐明雯
关键词: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
NICU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早产儿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研究医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NICU发生与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儿,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住NICU天数,病例组(26.08±2.42)d,对照组为(9.52±0.66)d;危重评分,病例组(90.60±0.75)分,对照组为(96.72±0.62)分;羊水性状(OR=15.385,P=0.020)、新生儿危重评分(OR=1.315,P=0.001)、气管插管(OR=26.399,P=0.022)、胃管喂养(OR=9.174,P=0.045)、住院NICU天数(OR=1.179,P=0.039)是早产儿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患医院获得性新生儿肺炎有其自身器官发育不完全的因素,也存在外部潜在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早产儿患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的防护,并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降低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崔艳王彦赵若虹游川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获得性新生儿肺炎
孕妇养生保建操
游川刘军崔艳潘丽娟方英胡珊珊郭建潮
该成果是依托北京市科委2011年-2012年7月的项目:促进孕期健康教育保障母婴安全的课题上产出的成果。按照课题任务书的要求,课题组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工作小组和由医学、运动学、中医学、社会学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召...
关键词:
关键词:健康教育
国内外医务人员锐器伤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1年
锐器伤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被污染的刺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危害。一旦被感染,无论从身体或心理都将给医务工作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因此要积极预防锐器伤的发生。本研究从锐器伤的危害、危险因素、流行概况、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等多方面来比较我国和国外对锐器伤的认识、理念及技术水平的异同。
崔艳王彦
关键词:锐器伤医务人员传染病
2007年-2019年北京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0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北京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上报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为基础,分析导致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因素。结果在180例调查者中医师、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0%和39.4%。受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使用卡方检验对锐器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工作科室、受伤日期、工作时间、工作类别、伤害发生操作环节、受伤部位为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P<0.05),与工龄无关(P>0.05)。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预测方程,结果显示最终模型卡方检验χ^(2)=16.057,P<0.05,为有效模型。拟合度检验P<0.05,说明模型拟合良好。结论本研究显示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为医师与护士,主要发生在手术与检查、诊疗、护理环节,手术室与急诊室是高风险场所,主要暴露感染源为乙肝病毒。为防范锐器伤发生,应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安全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推广安全器具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切实有效地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崔艳费秀珍徐明雯
关键词: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对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