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新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3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对气候突变的初步认识被引量:8
- 2001年
- 突变事件是气候系统中存在的一种现象 .尤其是新生代以来 ,更是频繁发生 .这就增加了气候系统预测的难度 .试从突变事件的时空尺度 ,区域响应 ,以及它对人类进化和文化变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 .
- 崔建新周尚哲
- 关键词:气候突变人类进化文化变迁气候系统突变事件
- 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环境考古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针对全新世以来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突变事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人类对环境变迁的调整与适应、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与干预以及史前农业与气候环境的相关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极端气候事件的确对人类文化与农业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人类也一定程度上对气候变迁做出了调整与响应.尽管在很长时间内,人类处于被动角色,但是随着时间延续,人与自然间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动,逐步演变为人类对于自然的强烈影响与干预.目前各国科学家对此两个问题的讨论已经逐步摆脱定性阶段,开始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孢粉、磁化率、有机质等代用指标的运用,使得这一领域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生命力.史前农业的研究牵涉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农业起源、农业传播以及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它们与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一直是环境考古学家努力探索的方向,至今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和分歧.
- 崔建新周尚哲常宏
- 关键词:环境考古气候变化新石器文化史前农业
- 乌鲁木齐河河谷地貌与天山第四纪抬升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乌鲁木齐河谷出山口分布400多米厚的沙尔巧克砾石层,是本段天山隆升形成的磨拉石建造.一次扩大边界的构造抬升事件使沙尔巧克砾石层堆积终止,于其前缘发生褶皱断裂,并开始下切.砾石层顶部测年表明,这一时间发生于1148kaBP,应该是天山对青藏高原昆-黄运动的响应.此后是河流反复切割和堆积的阶地形成时期,共形成9级阶地.运用ESR和TL测年技术,第3级阶地与后峡至二营第2级阶地堆积于氧同位素6阶段,5,6级阶地分别堆积于338ka和562~591kaBP.同位素12阶段发生最早的高望峰冰期.
- 周尚哲焦克勤赵井东张世强崔建新许刘兵
- 关键词:河谷地貌ESR测年第四纪氧同位素
- 第四纪冰冻圈――全球变化长尺度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第四纪是以大冰期为标志的最新地质历史时期。这个大冰期的基本特征是轨道尺度的冰期-间冰期交替及亚轨道尺度的冰阶-间冰阶变化。现在是比较温暖的间冰期,冰川只覆盖陆地面积的10%。而在冰期最盛时,冰川覆盖全球陆地面积的30%,冻土扩展,气候干旱,风沙盛行,海平面降低130—150 m,植被向低纬度收缩10o以上,垂直带谱下移1000 m以上。冰期天文理论成功解释了冰期-间冰期循环周期问题,但还存在诸多挑战。第四纪也是古人类向现代人发展的时期。古人类诞生于东非,约200万年前曾向欧亚大陆有限扩散,但一直到了末次间冰期才大规模扩散;尤其在随后的末次冰期中,人类更是借助于大陆桥扩散到美洲和澳洲。新仙女木事件后,气候变暖,人类进入细石器时代并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发展深刻影响到了地球的自然进程,导致全球变暖,预示着一个“人类纪”的到来。
- 周尚哲赵井东王杰许刘兵崔建新欧先交谢金明
- 关键词:第四纪
- 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被引量:21
- 2003年
- 从环境演变及环境考古等方面给其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位 ,从气候、地质学角度分析了 40 0 0 a前洪水的形成原因 .同时 ,在史前时期 ,古文化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条件 ,极端的水文事件或许会导致文化格局的重大调整 ,40 0 0 a的洪水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
- 崔建新周尚哲
- 关键词:大禹治水洪水
- 沙鲁里山第四纪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变被引量:18
- 2004年
- 沙鲁里山地质地貌显示,第三纪晚期形成的夷平面在上新世末第四纪初解体,在夷平面的一些部位出现裂谷盆地,接纳河湖相沉积,这是本区对青藏运动A幕的响应.此后高原持续脉动上升,由于构造断陷作用,兼之金沙江和雅砻江一些大的支流的伸入切割,形成若干断陷-河流谷地以及最早的阶地.至少在昆黄运动后的600-550 kaBP,本区夷平面一般达到约3500-3700 m的高度,与全球冰期气候相迎合,发生横断山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冰川作用.与此同时,本区北部甘孜一带,出现与冰川作用相伴随的黄土沉积.末次冰期时,沙鲁里山已接近现在高度,发生了诸如稻城冰帽、新龙冰帽以及一些巨大的山谷冰川,留下了青藏高原最壮观的冰川堆积.
- 周尚哲许刘兵崔建新张小伟赵井东
- 关键词:夷平面第四纪冰川作用环境演变黄土沉积地貌发育
- 乌鲁木齐河源冰碛物的ESR测年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应用ESR测年技术对采自乌鲁木齐河源区上望峰、下望峰与高望峰的冰碛物进行了测年 ,上望峰冰碛年代为 (35± 3 .5)kaBP ;下望峰冰碛 3个年代分别为 (1 71 .1± 1 7)kaBP、(1 76± 1 8)kaBP、(1 84.7± 1 8)kaBP ;高望峰冰碛年代为 (459.7± 46)kaBP .经对ESR测年结果的可靠性讨论并结合地貌地层与已有的1 4C年代、ESR年代数据得出 :上望峰冰碛沉积于MIS 2相对应的末次冰期晚期 ;下望峰冰碛系两次冰川作用沉积的 ,公路之上冰碛于MIS 4相对应的末次冰期早期沉积的 ,以下老的冰碛沉积于MIS 6相对应的冰期 ;河源区最老的冰碛高望峰冰碛形成于MIS 1 2相对应的冰期 .高望峰冰碛年代同时还表明本段天山至少于此时已经上升到与当时冰川气候相耦合的高度 ,进入了冰冻圈 ,开始发育冰川 .
- 赵井东周尚哲崔建新焦克勤业渝光许刘兵
- 关键词:ESR测年冰碛物冰冻圈冰川
- 河北平原全新世气候与新石器时代文化
- 本文以河北任丘河湖相剖面为主,在14C年代学的基础上,利用粒度、磁化率、碳酸钙以及总有机碳等分析手段,并且结合该地区现有的全新世气候资料,重建了河北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过程。同时对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进行...
- 崔建新
- 关键词:河北平原全新世气候变迁新石器时代文化磁化率
- 文献传递
- 河北任丘剖面河湖相沉积及全新世水文气候事件被引量:12
- 2005年
- 河北平原中部任丘剖面厚达12 m的河湖相沉积和多层的泥炭为该地区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根据测年结果、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等代用指标分析,重建了该地区11 640 cal.aBP以来的环境演化序列.对粒度、磁化率的变化及其反映的水文气候事件进行了解释.对于东部湿润地区的开放型湖泊而言,粒度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气候干湿变化规律;而在河湖相交替沉积的地区,磁化率有两种赋存机制,在河流相沉积中其赋含在粗粒碎屑物质中,而当湖泊生产力相当旺盛的时候其与平均粒径呈负相关,但是与小于10 μm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全新世以来该地区经历了3次湖泊扩张时期,年龄分别为9 500~9 050、8 110~7 240、5 670~3 300 cal.aBP.另外,较为明显的河道前进事件有两次,分别发生在9 050~8 110和6 700~6 500 cal.aBP,此时湖泊严重收缩,河道占据原来的湖盆位置.
- 崔建新周尚哲韩海涛王杰许刘兵
- 关键词:泥炭河湖相沉积磁化率全新世
- 摆浪河流域的ESR年代学与祁连山第四纪冰期新认识被引量:10
- 2001年
- 摆浪河发源于走廊南山北坡 ,是黑河的一条支流。在河源区保存有六套完整的冰碛和较为完整的阶地序列。应用ESR技术对采自该处较老的第三、第五、第六套冰碛和冰水成因的主阶地上的砾石层与上覆黄土进行了测年研究 ,测试结果分别为 13.4ka、135 .3ka、46 2 .9ka、130 .1ka、130 .2ka。根据测试的结果并结合地貌地层学得出 :380 0m以上“U”型谷中的第一、第二套冰碛为全新世中小冰期、新冰期沉积的冰碛 ;第三套冰碛物是末次冰期晚期沉积的 ,与深海氧同位素 2阶段相对应 ;第五套冰碛物是与深海氧同位素 6阶段相对应的冰期沉积的 ;第六套冰碛物是与深海氧同位素 12阶段相对应冰期沉积的 ;由此推断介于第三套与第五套冰碛之间的第四套冰碛是末次冰期早期沉积的 ,即可与深海氧同位素 4阶段相对应。主阶地与第五套冰碛是同一时期形成的 ,这也与地貌地层学的推断相一致。从此处完整的冰川沉积序列还可以得出 :在更新世中 ,祁连山地区至少存在三次冰期 ,经历四次冰川作用。祁连山部分地段或是整体至少在 46 3ka前就已经抬升到与当时冰期气候相耦合的高度。ESR可以用于河流、冰川沉积物的测年。
- 赵井东周尚哲崔建新潘小多许刘兵张小伟
- 关键词:ESR测年冰碛物第四纪冰期气候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