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天祥

作品数:238 被引量:2,237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4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天文地球
  • 5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经济管理
  • 21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6篇理学
  • 4篇社会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7篇曲面
  • 46篇曲面建模
  • 20篇气候
  • 18篇生态系统
  • 16篇生态
  • 13篇遥感
  • 13篇土壤
  • 13篇空间插值
  • 11篇土地利用
  • 11篇曲面模型
  • 11篇面模型
  • 11篇DEM
  • 10篇插值
  • 9篇差分
  • 8篇数学模型
  • 8篇土壤有机
  • 8篇误差分析
  • 7篇数字高程
  • 7篇数字高程模型
  • 7篇高程模型

机构

  • 211篇中国科学院
  • 3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兰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生...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曲阜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滁州学院
  • 3篇福州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36篇岳天祥
  • 48篇范泽孟
  • 45篇杜正平
  • 37篇赵娜
  • 22篇陈传法
  • 16篇史文娇
  • 14篇孙晓芳
  • 13篇刘纪远
  • 13篇李启权
  • 11篇宋敦江
  • 9篇田永中
  • 9篇卢毅敏
  • 9篇赵明伟
  • 8篇王晨亮
  • 8篇王英安
  • 8篇王昌全
  • 8篇邓祥征
  • 7篇艾南山
  • 7篇李冰
  • 7篇闫长青

传媒

  • 17篇地球信息科学...
  • 16篇地球信息科学
  • 12篇地理研究
  • 10篇地理学报
  • 8篇生态学报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7篇计算机工程与...
  • 7篇遥感学报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6篇资源科学
  • 6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中国图象图形...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4篇中国软科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

年份

  • 8篇2023
  • 12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19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精度曲面建模优化方案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的模拟精度和计算速度,进而拓宽该模型的应用领域,提出了新的HASM模型算法。方法采用新的差分格式计算HASM高斯方程中的一阶偏导数,以HASM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为例分析改进的差分格式对HASM的优化效果。结果数值实验表明:在计算耗时及内存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新的差分格式的HASM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单次迭代的模拟精度,同时能够降低关键采样点缺失对模拟结果精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HASM采用新差分格式与原始差分格式(中心差分)交替迭代时,能够快速降低模拟结果的误差。结论本文算法当达到指定的精度条时能够显著减小计算耗时,同时还能降低关键采样点缺失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赵明伟岳天祥赵娜
关键词:差分
生物多样性模型研究被引量:48
1999年
通过1949 年以来在各种出版物上已发表的27 种生物多样性模型分析发现, 大多数多样性模型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例如,被应用最广泛的Shannon 模型至少有4 个缺点:①没有考虑物种间生物量的区别;②如果要使用Shannon 模型,每种物种的个数或每种景观单元的个数不能小于100;③模型中没有隐含面积参数;④不能够表达多样性的丰富性方面。因此,作者推举了一种理论上完善的综合生物多样性模型, 并为了满足实际操作和生物多样性自相似性研究的需要,
岳天祥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环境生物学
高精度曲面建模的一种快速算法被引量:8
2012年
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是一种全新的曲面建模方法,其整个过程可分为偏微分方程的离散、采样方程建立和代数方程组求解3个阶段。目前所采用的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方法主要是共轭梯度法。为了解决HASM的计算速度问题,本文给出了2种新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分别为不完全Cholesky分解共轭梯度法和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实验表明,不完全Cholesky分解共轭梯度法收敛速度最快,且这2种预处理方法均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赵娜岳天祥
黄河河口湿地景观变化探测
黄河河口新生湿地指现行黄河入海口及其临近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37°54′,东经118°43′~119°20′.黄河河口新生湿地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它是典型的河口湾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
岳天祥
关键词:黄河湿地湿地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一种多卫星多源XCO<Sub>2</Sub>数据融合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卫星多源XCO<Sub>2</Sub>数据融合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HASM方法,对大气XCO<Sub>2</Sub>时空连续分布模拟数据分别与TanSat卫星、GOSAT卫星和OCO‑2卫星观测...
包正义岳天祥
文献传递
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的SRTM空缺插值填补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选择丘陵、高原和高山3种地形,以9个不同空缺面积的SRTM3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HASM)分别使用和不使用辅助数据SRTM30对SRTM3空缺插值填补,并与传统方法(TIN、SPLINE和IDW)的填补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SRTM30,HASM填补精度均高于传统的方法,且在复杂地形区域填补优势较传统的方法高于平坦区域;地形复杂度和空缺面积均影响HASM填补精度,HASM在地形复杂度低且空缺面积小的区域填补精度要优于地形复杂度高且大空缺区域;基于HASM填补小空缺且地形复杂度低的区域,无需使用SRTM30,但大空缺且地形复杂度高的区域需借助SRTM30。
陈传法杜正平岳天祥
关键词:SRTM插值曲面建模地形
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农田、草地、水域)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结合进出口产品中的食物部分,得出全国实际的食物供给能力,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转化率,将各类食物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的3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脂肪)的产量来表示,并利用ArcGIS进行草地和农田食物供给的空间分析。以2004年为例,中国实际食物供给能力为:热量1.601×1015kcal,蛋白质6.163×107 t,脂肪2.717×107 t。其中,中国内陆生态系统实际可供给热量1.454×1015 kcal,蛋白质4.996×107 t,脂肪2.074×107 t,分别达到了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32.46%、38.33%和41.12%,内陆生态系统食物供给还有较大的增长余地。在小康水平下,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亿,20.84亿和11.03亿人,按照2010年营养目标和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有所不足,今后需要注重油脂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结果还表明:中国的食物供给能力中,农田占据了绝大部分,不过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的84.66%,下降到2004年的74.72%;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所提供的食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83%~5.80%、6.02%~7.51%,波动较小;净进口食物所占比例逐年增长,1998年仅为4.04%,2004年增加到13.82%。通过平衡模型计算,在温饱、小康、富裕水平下,2004年中国可以供养的人口分别为:15.34亿,15.00亿和14.11亿,这表明,如果能够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植物性食物向动物性食物转化比例,均衡营养消费结构,中国实际食物供给较为充足。
王情岳天祥卢毅敏杜正平辛晓平
关键词:食物安全食物营养
资源环境综合模型的集成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针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在对海量资源环境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REMS)的基础上,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论理念,根据复杂性资源环境问题综合模拟分析过程中系列子模型各自所承担的模拟功能和重要性,从资源环境学科背景的研究角度,探索性地提出了资源环境综合模型的串联集成、并联集成、混联集成等三种通用的综合集成模式。以HLZ生态系统时空变化趋势及情景分析模型集成为例,对集成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
范泽孟岳天祥
森林碳计量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巨大的碳库而且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积极作用。科学有效的森林碳计量方法,有助于加深对全球碳循环过程的理解。然而,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对森林碳计量的估算结果普遍存在精度低、不确定性高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大量对森林碳计量进行估算的方法,主要有基于样地清查的森林植被和土壤碳估算、基于生长收获的经验模型估算、基于定量遥感雷达观测的遥感估测、基于多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网络的通量观测和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等方法。在实际的森林碳计量中,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型特征和数据获取情况,往往采取不同的碳计量方法,甚至不止一种。以生态过程模型模拟、遥感反演和数据同化技术为主要手段,基于碳通量观测数据、控制实验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发展多学科、多过程、多尺度的综合联网观测,充分认识森林碳循环过程中碳源/汇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区域、洲际乃至全球尺度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的系统性、集成性研究,以便建立高效、可靠的碳计量体系是未来林业碳计量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中国迫切需要科学的方法体系计量森林碳源/汇,提升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发言权和主导权,同时对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建议与支持。分析了各类森林碳计量方法的主要特征、优缺点,同时探讨了目前的森林碳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不同时空尺度下森林碳计量提供参考。
赵苗苗赵娜刘羽杨吉林刘熠岳天祥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以规划情景为例被引量:22
2012年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影响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Dyna-CLUE模拟了在规划情景下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未来空间分布格局。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六大类,即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驱动因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社会交通等方面,对动态驱动因子如气温、降水、人口交通等,考虑了其在未来情景下的发展趋势。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规则等,模拟出至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至2020年,中国东南部、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耕地面积将增加,东北、西北等农牧交错区、农林交错区和沙漠边缘耕地面积将会呈轻度减少趋势;林地面积将增加1417.91万hm2,主要发生在中国东北部以及西南部水热条件好的地区;中国草地在面积上保持稳定,空间上中东部、东南地区草地面积减少,内蒙古中部,青海东部,四川盆地北缘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增加531.76万hm2,主要发生在中国的东部地区。
孙晓芳岳天祥范泽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降尺度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