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饲喂雌鼠大豆异黄酮对后代雌性生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雌性小鼠饲喂异黄酮后对其后代雌鼠生殖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在雌鼠从断奶到妊娠前和妊娠期间两个不同阶段的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0、50、400 mg/kg)。记录F1代的出生窝产仔数、出生窝重、雌鼠的阴道最早开张时间和最早见栓时间,以及后代雌鼠性成熟期和体成熟期生殖器官重量、血清雌激素的含量。结果雌鼠妊娠期饲喂含50、400 mg/k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后F1代的窝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鼠妊娠期采食400 mg/kg大豆异黄酮饲料,其后代雌鼠初次配种时间明显延迟(P<0.05);45、65日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65日龄子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卵巢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雌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间采食50 mg/kg大豆异黄酮饲料,其F1代雌鼠仅窝产仔数和45日龄时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受到影响;而雌鼠从断奶到怀孕期间饲喂含大豆异黄酮饲料的F1代在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雌鼠妊娠期间饲喂含400 mg/k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会显著影响其雌性后代的初情期、生殖器官发育、血清雌激素含量等生殖生理性状,而在非妊娠期饲喂含大豆异黄酮饲料对F1代无显著影响。
- 尹艳云刘京威鲍文玉秦国嵩刘云海王晓霞倪和民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
- PMSG或FSH同期发情处理对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孕激素受体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和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同期发情处理的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分布的差异。方法 10只8周龄KM系雌鼠,随机分为PMSG和FSH两个组,第一次处理后48 h取其卵巢、输卵管、子宫进行固定,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织中PR的分布。结果两组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内膜中均有PR表达;其中PMSG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输卵管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FSH处理组(P<0.05);PMSG组各级卵泡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FSH处理组(P<0.05);PMSG处理组子宫内膜上皮与腺上皮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SH组(P<0.05),而基质和子宫内膜上皮中的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FSH组(P<0.05)。结论 PMSG和FSH同期发情处理不同程度影响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PR的表达分布;其中PMSG处理组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上皮中PR表达普遍显著高于FSH处理组。
- 林自力倪和民郭勇梁鸿斌尹艳云邓桂馨刘云海
- 关键词:小鼠卵巢输卵管子宫
- 2种化学激活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早期发育指标比较研究
- 2012年
- 为了寻找一种健康、有效的制备孤雌胚胎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哺乳动物孤雌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及核移植胚胎成活率并减少孤雌胚胎、核移植胚胎出生后发生潜在疾病与缺陷的几率。通过比较2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试验组I:7%乙醇+2mmol/L 6DMAP;试验组II:7%乙醇+2mmol/L 6DMAP+5μg/mL CB)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由卵母细胞激活到发育至囊胚的时间、囊胚形态及囊胚细胞数目,初步研究了不同化学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在形态学及细胞水平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试验组I与试验组II相比,前者比后者卵裂率稍高,桑葚率、不同时间段的囊胚率稍低,但两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64.9vs73.7,P>0.1;31.7vs28.8,P>0.1;8.7vs5.5,P>0.1)。2种方法所得的孤雌囊胚在形态上相似,但是试验组II囊胚细胞数要比试验组I囊胚细胞数稍少(67vs50,P>0.1);两组囊胚的细胞数与受精囊胚相比没有显著差异(67vs50vs65,P>0.1)。选用的2种化学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在由卵母细胞发育至囊胚的时间、囊胚形态及囊胚细胞数目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 王英罗永尹艳云刘云海盛熙晖邓桂馨郭勇倪和民
- 关键词:小鼠孤雌形态学细胞水平
- 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通过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为母鼠的安全饲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用210只21日龄ICR雌鼠随机分成3组,饲喂含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0 mg/kg、50 mg/kg、400 mg/kg)的饲料。每日检查母鼠阴道开张和阴道栓情况。采集母鼠45和65日龄时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并统计45、65日龄体重和子宫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上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雌鼠阴道开张的平均日龄分别为27.2 d、26.1 d和25.8 d,400 mg/kg组显著早于剂量为0mg/kg的对照组(P<0.05);雌鼠平均初次配种时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到45日龄和65日龄时400 mg/kg组雌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8周后两个试验组在子宫间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腺上皮中400 mg/kg组显著高于50 mg/kg组和对照组(0 mg/kg);但是在腔上皮中,各组间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喂每公斤含40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可以刺激初情期前母鼠阴道的开张,提高雌鼠的体重,降低65日龄时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在饲喂8周后影响子宫间质和腺上皮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而饲喂每公斤含5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仅对小鼠45日龄体重及饲喂8周后子宫间质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有所影响。
- 尹艳云鲍文玉倪和民刘云海郭勇张鸿波王晓霞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雌鼠初情期
- 不同分离方法及培养方式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分离绵羊腔前卵泡以及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进行培养,对于绵羊腔前卵泡存活和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分2部分进行:试验1为分离卵巢皮质,分别用显微分离法和胶原酶法分离腔前卵泡。试验2是在试验1的基础上,将较优方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群体培养。结果显示,显微分离法与胶原酶法相比,在获得的腔前卵泡数量上差异不显著,但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基膜完整率显著高于胶原酶法(P<0.05)。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和群体两种方式进行培养,其直径增加值在第3天和第6天差异不显著,但单独培养法在第3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群体培养法(P<0.05),且有卵泡腔形成。研究显示使用显微分离法分离腔前卵泡与胶原酶法相比具有优势,相对简单、廉价,并且对卵泡的损害很小。经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培养法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 常迪李贺娟尹艳云陈利平刘云海郭勇倪和民
- 关键词:绵羊腔前卵泡发育能力
- 同期发情处理小鼠与自然发情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分布的比较
- [目的]从孕激素受体(PR)的角度探讨同期发情处理与自然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孕激素受体分布是否受内源孕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7只同日龄母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个组:自然发情假孕...
- 张鸿波尹艳云郭勇刘云海倪和民
- 关键词:子宫内膜动物繁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