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口腔
  • 6篇教学
  • 4篇外胚叶
  • 4篇外胚叶发育不...
  • 4篇家系
  • 4篇家系调查
  • 4篇发育不全
  • 3篇少汗
  • 3篇无汗
  • 3篇细胞
  • 3篇本科
  • 2篇修复学
  • 2篇遗传异质性
  • 2篇增殖
  • 2篇实验教学
  • 2篇体外
  • 2篇团队学习
  • 2篇团队学习模式
  • 2篇腔内
  • 2篇细胞增殖

机构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0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大学附属...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市第二人...
  • 1篇随州市中心医...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21篇尹伟
  • 8篇牛卫东
  • 7篇边专
  • 6篇史春
  • 4篇李晓杰
  • 3篇王丽娜
  • 3篇董明
  • 3篇胡书海
  • 3篇左恩俊
  • 3篇任翔
  • 3篇叶晓茜
  • 3篇马国武
  • 2篇许诺
  • 2篇刘启成
  • 2篇黄银鹤
  • 2篇邓双
  • 2篇白忠诚
  • 1篇彭彬
  • 1篇陶巍巍
  • 1篇李四群

传媒

  • 8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口...
  • 1篇第八届全国口...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团队学习模式在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调查
目的 为了更好的提高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对在校口腔医学本科生对团队学习模式的态度进行调查,探讨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普查法,利用教研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正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97 名大学...
尹伟王丽娜史春刘启成牛卫东
关键词:团队学习模式教学
“卓越医师教育”背景下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改革与思考被引量:4
2014年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为培养未来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措施,我校口腔医学院在"卓越医师教育"背景下适时提出卓越口腔医师培养计划。根据口腔修复学专业特点,为培养合格的卓越口腔医师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李晓杰周万春马国武牛卫东孔英尹伟左恩俊任翔胡书海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体会
2014年
目前国内的本科生导师制尚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我国医学及医学技术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达国家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接轨,对于培养医学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以修复工艺专业本科生为试点,连续四年在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过程中开展"导师制"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李晓杰许诺张晓红董明尹伟马国武牛卫东左恩俊任翔胡书海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导师制
“卓越口腔医生教育”之口腔修复学改革初探被引量:6
2014年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和卫生部为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实施的重大举措。我校口腔医学院响应国家号召,适时提出"卓越口腔医生培养计划"。作者所在教研室结合口腔修复学教学特点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培养"卓越口腔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李晓杰董明许诺马国武牛卫东尹伟左恩俊任翔胡书海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
20~40nm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本课题组之前的实验结果提示纳米银具有强有力的杀菌作用,本实验将探讨纳米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方法: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0.1%、0.5%、1.0%、1.5%和2%的纳米银-PLGA载体共同培养一定的时间,利用MTT法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在骨向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分析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PLGA组未出现明显减少,各组间也无明显差异。在骨向诱导培养条件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现出一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且该活性未收到各浓度纳米银的影响。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20~40nm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安全性。
刘玉尹伟史春
关键词: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生物安全性
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致病基因的筛查
2015年
目的:探讨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家系的遗传方式及表型特点,并对家系致病基因进行筛查。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EDA、EDAR和EDARADD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的家系为典型的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先证者临床表现典型,毛发发育不良,头发、眉毛、睫毛稀疏;汗腺发育不良,无汗/少汗,体温随季节变化有明显改变;缺失多颗恒牙,并有乳牙滞留。家系内其他成员无明显异常表现。对EDA、EDAR和EDARADD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测序分析未找到致病突变。结论:本研究收集家系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排除目前已知致病基因突变。
刘玉尹伟边专史春
关键词:家系调查致病基因
四种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的体外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评价四种根管封闭剂用于根管充填后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54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冠向下技术根管预备后分为A、B、C、D四组(每组12颗牙齿)和E、F两个对照组(每组3颗牙齿),A组,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B组,AH-Plus根管封闭剂;C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根管封闭剂;D组,Roekoseal根管封闭剂;E组为阳性对照组;F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根管封闭剂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将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10颗)及对照组牙齿(每组各取3颗),根尖1/3浸入印度墨汁,脱矿使牙齿透明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透明牙根尖染料渗入的长度。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2颗),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充材料与根管壁之间的密合情况。结果 :A、B、C、D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1.18±0.40)mm、(0.89±0.33)mm、(0.97±0.36)mm、(0.43±0.22)mm,阳性对照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D组与A、B及C组的染料渗入长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显示,D组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的结合最为紧密。结论:Roekoseal根管封闭剂与牙胶尖根管充填后能够有效减少根尖微渗漏,其根尖封闭性能优于Cortisomol、AH-plus以及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三种根管封闭剂。
刘佼佼王晨黄银鹤董明尹伟牛卫东
关键词: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微渗漏
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认知评价
目的:评价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认知。方法:采用普查法,利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在本院牙体牙髓科进行临床实习的2010、2011和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和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
尹伟彭彬宋亚玲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本科生临床教学
文献传递
遗传异质性是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的重要特点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对收集的1个湖北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家系进行遗传特点分析,并对HED已知致病基因EDA和EDAR进行突变检测。方法:通过先证者及现场家系调查收集HED家系。对EDA和EDAR开放阅读框内每个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设计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收集的HED家系遗传方式不能确定,临床表现典型。EDA和EDAR开放阅读框内的编码序列,仅检测到2个已知多态,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HED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除EDA和EDAR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致病基因。
尹伟邓双叶晓茜边专
关键词:遗传异质性
先天性缺指(趾)-外胚叶发育不全-唇/腭裂综合征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2009年
目前,以先天性缺指(趾)、并指(趾)或手足裂和外胚叶发育不全伴或不伴腭裂的唇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先天性缺指(趾)-外胚叶发育不全-唇/腭裂(EEC)综合征的病因仍然不明,给疾病的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迄今为止,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定位了EEC综合征的3个基因座,克隆到1个致病基因。EEC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外显率和表现度在人群中差异较大,临床上还存在一系列症状相似的EEC类似综合征,不易鉴别。本文剖析EEC综合征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将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为下一步病因学研究提供帮助。
尹伟叶晓茜边专
关键词:P63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