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容明灯

作品数:45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种植体
  • 9篇激光
  • 8篇纯钛
  • 6篇缺损
  • 6篇钛种植体
  • 6篇骨结合
  • 5篇酸蚀
  • 4篇牙种植
  • 4篇碳氢化合物
  • 4篇前牙
  • 4篇钛表面
  • 4篇磨牙
  • 3篇第三磨牙
  • 3篇动物
  • 3篇牙种植体
  • 3篇牙龈
  • 3篇上前牙
  • 3篇上前牙区
  • 3篇上颌
  • 3篇丝素

机构

  • 37篇广东省口腔医...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市人民医...
  • 2篇深圳牙科医疗...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容明灯
  • 22篇周磊
  • 20篇张雪洋
  • 16篇卢海宾
  • 13篇李少冰
  • 13篇郭泽鸿
  • 8篇黄雁红
  • 7篇万蕾
  • 6篇高文峰
  • 6篇曾曙光
  • 6篇倪佳
  • 5篇苏媛
  • 4篇朱安棣
  • 4篇丁祥龙
  • 4篇许竞
  • 4篇刘卫平
  • 3篇陈沛
  • 3篇周东风
  • 3篇王敬旭
  • 3篇石勇

传媒

  • 12篇广东牙病防治
  • 7篇广东医学
  • 4篇现代医院
  • 4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多孔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及促成骨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为其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合并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出2组支架材料,实验组采用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质量比为2∶3),对照组采用壳聚糖支架。将MG-63成骨细胞接种于这2组支架上,通过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其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计算细胞粘附率和增殖率,最后通过矿化结节的形成以及MG-63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能力来研究支架的成骨性能。以载玻片培养MG-63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结果细胞培养1、3 d时,对照组细胞粘附率分别为(26.63±0.57)%、(49.88±0.78)%,实验组细胞粘附率分别为(31.88±0.94)%、(62.13±0.36)%,实验组的细胞粘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3 d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增殖率检测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491±0.010、0.596±0.008,实验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结节的生长状况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质量比为2∶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促成骨性能,对于骨组织工程研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柳磊曾曙光石勇容明灯高文峰郭泽鸿许竞
关键词:丝素蛋白壳聚糖骨组织工程生物相容性
牙瘤摘除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估牙瘤摘除术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颌骨牙瘤患者11例,予以局麻下彻底摘除,并同期植入骨替代材料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随访并评估术区的愈合情况。结果 11例患者的牙瘤完整摘除无复发,随访3和6个月后,术区有稳定的新骨生成。结论牙瘤摘除术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良好。
倪佳李少冰刘湘宁容明灯夏薇张雪洋
关键词:牙瘤引导骨再生颌骨肿瘤成骨
GBR、GTR联合Er激光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美学区严重软硬组织缺损病例1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GBR联合GTR在美学区严重软硬组织不足病例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1名男性健康患者.由于不良修复体及严重牙周炎的原因,导致上颌右侧中切牙唇侧软硬组织严重缺损.牙根暴露至根尖区.同时.上颌右侧侧切牙近中牙槽骨也缺损至根尖。通过拔除上颌右侧中切牙.8周后利用GBR联合GTR技术修复了上颌右侧中切牙及侧切牙的软硬组织缺损。6个月后延期植入1颗骨水平(3.5mm×14mm)种植体.埋入式愈合6个月。在二期手术的同时进行了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术.改善了唇侧牙龈的质和量,然后制作临时修复体.进行牙龈塑形及牙龈诱导.并通过Er.YAG激光修整牙龈形态,改善了牙龈的色、形、质.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结果:通过GRB联合GTR技术,不仅在上颔右侧中切牙位点获得了良好的骨增量效果,上颌右侧侧切牙近中颊侧骨缺损及牙周组织也获得了再生,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唇侧软组织的厚度。植入种植体后.术区愈合正常.术后6个月X线检查示: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在二期手术的同时进行的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术.显著改善了唇侧角化牙龈的质和量,为临时修复体进行牙龈塑形提供了软组织基础。术后上颌右侧中切牙唇侧牙龈表面仍存在大面积红色肉芽样愈合不良组织.通过Er:YAG激光的修整.牙龈形态质地得到了明显改善.红色愈合不良区域基本消除。戴入临时修复体对牙龈软组织进行诱导塑形6个月后,直至修复体颈部龈缘的水平、弧度、轮廓与邻牙基本一致。最终修复完成后.修复体的形状、轮廓和表面特征与邻牙较为接近.色泽保持了一致,美观度较高。牙龈的颜色、质地健康自然.龈缘的水平、弧度及丰满度邻牙协调一致,近中及远中牙龈乳头充盈.消除了“黑三角”,红白美学都获得了
卢海宾张雪洋苏媛黄雁红容明灯李少冰陈沛
关键词:ER:YAG激光美学修复GBR病例
种植体支持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栓道附着体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以种植体支持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栓道式附着体进行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栓道式附着体对8例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共植入32枚Ankylos种植体,采用SynCone 4°或6°基台作为内冠,预成黄金冠作外冠,共制作16件修复体,修复后平均追踪2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作疗效评定。结果8例患者下颌全部采用种植体支持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上颌采用固定联合栓道式附着体修复单侧或双侧游离端缺失。经临床效果评价8例全部为完全成功。结论种植体支持套筒冠义齿联合栓道附着体咬合重建修复效果良好。
朱安棣郭泽鸿容明灯周东风周磊
关键词:覆盖义齿附着体
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种植体表面粗化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钛表面粗化处理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能。方法依次采用LT-G20W光纤激光打标机轰击、18%盐酸和49%硫酸的混合物酸蚀、阳极氧化法制纳米管3个工序联合粗化光滑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加工完成的种植体表面形貌;应用表面电子探针(EPMA)对种植体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元素化合状态进行分析;应用3D表面形貌仪在白光共聚焦扫描模式下对种植体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成功制备复合微米、纳米结构的钛种植体表面,表面结构的元素组成为Ti、O,晶体为锐钛矿晶相,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钛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8.38±0.91)μm、Rq(10.64±2.10)μm、Rt(43.42±6.18)μm。结论采用LT-G20W光纤激光打标机轰击、18%盐酸和49%硫酸的混合物酸蚀、阳极氧化法制纳米管3个工序联合粗化光滑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是可行的,制备的纯钛种植体表面具备优良的物理指标。
王敬旭丁祥龙容明灯周磊
关键词:牙种植体激光酸蚀纳米管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钛种植体的表面处理对提高种植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处理方法都有其优点,但共同的特点是形成粗糙表面,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骨结合能力。寻找一种能兼具各方优点,更好地促进骨结合的表面处理方法,已成为近年来种植学研究的热点。
容明灯周磊
关键词:钛种植体表面处理骨结合工艺学
简化的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在上前牙区骨量不足增量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简化的GBR在上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的应用效果,并对使用和不使用胶原生物膜的成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广东省口腔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因上前牙区缺牙后导致牙槽骨宽度不足的36例患者(共82个缺牙位点),将之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人工骨粉后覆盖胶原膜的19例;B组:植入人工骨粉而不盖胶原膜的为17例。两组均于GBR后6个月行一期种植手术,分别植入植体43颗和39颗。采用锥形束CT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前、GBR 6个月后唇腭向牙槽嵴的宽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BR 6个月后,盖膜组与未盖膜组的骨宽度等得到较好的增加,两者的骨宽度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简化的GBR应用于上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病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期盖膜相对于不盖膜,对骨增量情况无影响。
容明灯张雪洋刘卫平李少冰卢海宾苏媛黄雁红杨涛
关键词:上前牙区牙种植生物膜
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4年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微球,考察了SF,CS和京尼平的用量对微球的表观形态、粒径、溶胀率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京尼平1.0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05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5 g,CS 0.2 g,SF 0.4 g;京尼平0.5 g,CS 0.2 g,SF 0.1 g;京尼平0.1 g,CS 0.2 g,SF 0.1 g等5种组合制备出的微球,形态较为规则,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分别为71.13,146.60,74.09,89.00和109.83μm。经FTIR和XRD证实,京尼平使得SF和CS的氨基发生交联,SF的结构从α螺旋状或者无序蜷曲状改变为β折叠状。
叶漫文曾曙光高文峰容明灯郭泽鸿石勇干辉勇
关键词: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交联
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以京尼平交联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评价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缓释能力。方法以无机乳化交联法,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缓释BSA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并测量微球的粒径,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微球表征分析,以BCA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载药率和21 d的累积缓释率。结果以京尼平交联制备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微球形态较为规则,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别为7.84±0.97μm,包封率为50.16%±4.32%,载药率为1.25%±0.11%,21 d的累积释放率为75.2%±2.53%。结论以京尼平交联制备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载药率高,缓释能力显著。
叶漫文曾曙光高文峰容明灯郭泽鸿石勇干辉勇
关键词:丝素蛋白壳聚糖京尼平微球
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的软组织效果评估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估上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即刻修复的软组织效果。方法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患者26例,微创拔牙后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6~12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完成上部修复,观察负重6个月后牙龈组织情况。结果26例患者完成骨整合及最终修复,负重正常,无探诊出血、牙龈红肿,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及龈缘高度降低分别为(0.52±0.22) mm、(0.56±0.31) mm 和(0.71±0.3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7,P=0.29)。结论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联合即刻修复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退缩。
倪佳李少冰张雪洋容明灯卢海宾周磊
关键词:牙龈退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