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朴在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与海城7.3级地震
- 引言近几年来,在辽南地区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航磁、大地热流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辽南地区地壳与土地幔介质进行小同物性的正、反演计算与研究,获得了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速度...
- 卢造勋刘国栋孟朴在
- 关键词:地壳构造上地幔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学
- 辽东半岛地区地壳深部结构特征的研究
- <正>在辽东半岛地区先后布置了8条转换波测线:海城-岫岩、析木-本溪,辽阳-三堂、北镇-北戴河、建昌-新金、旅顺-熊岳、三堂-熊岳与东岗-长海。共布置约60个测点,观测剖面约1100km, 经对获得的有效记录进行资料解释...
- 赵国敏白云孟朴在
- 文献传递
- 中国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横向不均匀与海城7.3级地震
- 卢造勋刘国栋孟朴在
- 关键词:地壳上地幔非均匀介质地球内部地震活动性
- 京津唐及邻区地壳结构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响应被引量:4
- 2008年
- 以华北地块作为实施"国际地壳与上地幔模型计划(IGCP-474)"示范区,我们综合京津唐及邻区的8条宽角反射地震剖面地壳速度结构,计算了该区域不同构造域上、中及下地壳平均速度和厚度.利用格里金插值技术构建上、中、下地壳平均速度、厚度和底界深度在空间上变化图像.这些图像指示出,京津唐及邻区发育沿近东西和北东两个方向展布的隆起与拗陷,发育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断隆和断坳.这些地质构造的形成与该区域发生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推断京津唐及邻区在中新生代至少发生三期较强烈的构造运动.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得出,近东西向展布的隆起和拗陷形成于三叠纪,北东向展布的隆起和拗陷形成于侏罗纪,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断隆和断坳则形成于白垩纪以来.由于中地壳为壳内低速层,与上、下地壳的变形规律截然不同.以塑性变形为主,造成中地壳在隆起部位厚度大、速度低,拗陷部位厚度小、速度高,其厚度较大的部位地壳强度整体降低,在后期构造运动中易发生断裂变形,进而控制京津唐及邻区现今地震活动.
- 张亚明孟朴在滕吉文
- 关键词:地壳结构
- 中国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与海城7.3级地震被引量:43
- 1990年
- 近几年来,在辽南地区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航磁、大地热流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进行不同物性的正、反演计算与研究,获得了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密度结构和温度结构,揭示了该区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及其重要特征.发现在海城地震区一带,存在壳内低速、高导、低密度、高热流等一系列重大地球物理异常,在空间上与震源区存在相当好的一致关系,对分析大震的震源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实际依据.
- 卢造勋刘国栋魏梦华孟朴在赵俊猛
- 关键词:地壳上地幔不均匀性地震
- 闾阳—海城—东沟剖面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结构特征与地震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介绍了应用闾阳—海城—东沟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研究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二维密度结构的结果.研究表明,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横向不均匀性最明显的部位位于海城地震区一带.在此,还发现了低密度囊体,这一特征经过正、反演计算得到了验证.该重要地球物理现象是海城地震区深部构造背景中重要特征之一.
- 孟朴在卢造勋
- 关键词:上地幔海城地震深地震测深深部构造剖面法
- 华北板块东北缘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特征
- <正>近十余年来,在华北板块东北部的辽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工作,获得了对该区地壳与上幔结构主要特征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为深入了解华北板块东北部边缘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特征,提供华北板块边界地壳演化的深部...
- 卢造勋孟朴在赵国敏杨均珍王登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