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晶

作品数:62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血液
  • 11篇血液透析
  • 10篇肾脏
  • 9篇细胞
  • 8篇维持性
  • 8篇维持性血液
  • 7篇肾炎
  • 7篇维持性血液透...
  • 6篇血液透析患者
  • 6篇透析患者
  • 6篇尿毒
  • 6篇尿毒症
  • 6篇慢性
  • 6篇老年
  • 5篇蛋白
  • 5篇系膜
  • 4篇血管
  • 4篇肾小球
  • 4篇肾移植
  • 3篇血管炎

机构

  • 52篇吉林大学第二...
  • 9篇大庆油田总医...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长春市口腔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华县人民医院

作者

  • 61篇孙晶
  • 26篇苗里宁
  • 13篇贾冶
  • 12篇卢雪红
  • 9篇许钟镐
  • 8篇罗萍
  • 8篇王杨威
  • 7篇刘树军
  • 7篇毛庆华
  • 6篇刘声茂
  • 5篇吴曼
  • 4篇常晓敏
  • 4篇顾华
  • 4篇葛青华
  • 4篇孙广东
  • 3篇张冬梅
  • 3篇曲志杰
  • 3篇周文华
  • 3篇王瑞霞
  • 3篇李文

传媒

  • 11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单侧输尿管梗阻3d及再通后肾脏损伤及修复的动态观察
2017年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的实验猪模型,探讨肾小管问质早期损伤能否修复以及修复的时间节点。方法构建猪的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模型:选取8头实验用小型猪,分为5个时间点,分别为梗阻前(0d)、梗阻3d、再通7d、14d及21d。于每个时间点留取梗阻侧和对侧分肾静脉及前腔静脉血,检测其血清肌酐水平;留取肾组织,评估病理损伤一修复情况;Western印迹法测定肾小管间质损伤标志物α-SMA、vimentin和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梗阻3d时,与梗阻前相比,血肌酐显著升高,肾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α-SMA、vimentin表达增高而E-cadherin显著下降(P〈0.05);随着再通时间的延长,血清肌酐水平下降,肾组织损伤逐渐恢复,α-SMA、vimentin表达下调而E-cadherin表达上调(P〈0.05)。结论猪的单侧输尿管梗阻-再通模型为体内研究肾脏损伤修复提供了较好的模型。早期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在病因去除后能够逆转修复。
刘盈盈刘锋罗曼宇苗里宁孙晶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纤维化
FGF23在慢性肾脏病及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中的相关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是由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在FGF受体(FGFR)及共受体Klotho蛋白的共同参与下,作用于甲状旁腺、肾脏等靶器官,通过促进尿磷排泄及影响维生素D、PTH合成分泌等途径调节钙磷代谢。通过降低血浆FGF23水平,可为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及长期存活率的提高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韩毓孙晶王杨威王萌萌苗里宁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代谢异常矿物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KLOTHO蛋白合成分泌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肾炎模型的建立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
卢雪红孙晶张冬梅
组蛋白甲基化参与TGF-β1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致纤维化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孙广东罗萍孙晶卢雪红刘树军苗里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周文华刘声茂孔丽丽孙晶苗里宁
单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病因及其与年龄、超重关系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其与年龄、超重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2例,调查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年龄及体重指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中心血液透析患者以老年为主,常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例数明显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中超重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以老年为主,超重可能是加速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晶许钟镐苗里宁武仁卢珊赵石磊郭桥艳王林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病因体重指数
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Ⅰ、Ⅱ期膜性肾病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在治疗Ⅰ、Ⅱ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证实为膜性肾病的47例患者,按照Ehrenreich和Churg分期法分为膜性肾病Ⅰ期组(21例)及膜性肾病Ⅱ期组(26例),两组均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2组的有效性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Ⅰ期膜性肾病组在治疗过程中的血药浓度平均值在5.04~8.50μg/L,Ⅱ期组在4.87~8.54μg/L;Ⅰ和Ⅱ期膜性肾病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1%、46%,有显著性差异(P<0.05);膜性肾病Ⅰ、Ⅱ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24 h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Ⅰ期膜性肾病组较Ⅱ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Ⅰ、Ⅱ膜性肾病均可获得较好疗效,Ⅰ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Ⅱ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均较少。
张洋孙晶宋艳艳罗萍
关键词:他克莫司泼尼松膜性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MHD的10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死亡组原发病因前3位分别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死亡组患者的初透年龄、白细胞、血钾、血磷、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与未死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此外,心源性猝死及脑血管意外是主要死亡原因,存活患者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初次透析年龄、炎症状态、贫血、高钙血症、营养不良均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期。
董文鹏王扬威王瑞霞李文吕连杰王美霞韩毓王萌萌孙晶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上腭粘膜联合颞侧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缺损的研究
目的探讨用硬腭黏膜植片替代缺损后层眼睑组织,同时带眼轮匝肌蒂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前层眼睑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眼睑全层缺损患者10例,根据缺损面积的需要用口腔硬腭黏膜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再造眼睑后层;同时颞部顺鱼尾纹方...
杜园园孙晶刘新
关键词:硬腭黏膜眼轮匝肌蒂皮瓣眼睑重建
文献传递
狼疮肾炎小鼠模型的诱导及胸腺髓质上皮异位基因在SLE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诱导狼疮肾炎小鼠模型,狼疮肾炎模型经甲强龙治疗后小鼠一般状态和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 TECs)2种异位基因的改变,探讨异位基因在SLE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诱导狼疮肾炎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治疗组。观察甲强龙治疗后SLE小鼠尿蛋白变化,肾脏及唾液腺病理的改变,检测小鼠m TECs2种异位基因(唾液蛋白2、组织蛋白酶L)m RNA的水平,观察肾脏、唾液腺的病理变化。结果: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 GVHD)的方法诱导出狼疮肾炎模型,模型组2种异位基因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异位基因相关器官出现唾液腺炎及全身改变,治疗组异位基因水平升高,狼疮症状及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可成功诱导出狼疮肾炎模型,SLE小鼠异位基因甲强龙治疗后的升高,表明中枢耐受异常的恢复为狼疮好转的原因。
李晓侠孙晶吴淋淋卢雪红
关键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