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廷顺

作品数:95 被引量:330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理学
  • 31篇化学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介孔
  • 34篇分子
  • 34篇分子筛
  • 31篇介孔分子筛
  • 21篇催化
  • 20篇纳米
  • 17篇水热
  • 16篇稳定性
  • 11篇光催化
  • 9篇热法
  • 9篇热合成
  • 9篇纳米管
  • 9篇甲基
  • 8篇氧化钛
  • 8篇水热法
  • 8篇水热合成
  • 8篇二氧化钛
  • 6篇加氢
  • 6篇催化剂
  • 5篇酸性

机构

  • 85篇江苏大学
  • 10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江苏理工大学
  • 4篇绥化学院
  • 3篇吉林大学
  • 3篇江苏大学京江...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镇江新宇固体...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绥化师范专科...

作者

  • 95篇姜廷顺
  • 52篇赵谦
  • 43篇殷恒波
  • 9篇陆路德
  • 8篇杨绪杰
  • 8篇沈玉堂
  • 7篇陈康敏
  • 7篇周旭平
  • 6篇唐雅静
  • 6篇李艳慧
  • 6篇王忠华
  • 5篇李梅
  • 5篇纪美茹
  • 5篇田军
  • 5篇胡童杰
  • 4篇姜本鹏
  • 4篇王爱丽
  • 4篇陶涛
  • 4篇李萌
  • 3篇王晓红

传媒

  • 15篇硅酸盐学报
  • 6篇精细石油化工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江苏理工大学...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纳米技术与精...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山东化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工业催化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15篇2006
  • 1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4
  • 1篇199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r-MCM-41的合成及其在苯酚叔丁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不同硅锆摩尔比的Zr-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等方法进行表征.将Zr-MCM-41介孔分子筛用H2SO4溶液修饰得到SO24-/Zr-MCM-41,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典型的MCM-41六方介孔结构,随着硅锆摩尔比的减小,样品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硅锆摩尔比为5时,介孔骨架趋向混乱,MCM-41介孔结构难以生成;SO24-/Zr-MCM-41对苯酚与叔丁醇的烷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反应温度升高,对4-TBP的选择性增加,而对2,4-DTBP的选择性降低.叔丁醇与苯酚摩尔比为2、空速为2 h-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140℃时,苯酚转化率达到82.9%.
姜廷顺戚砾文吴多林周旭平赵谦
关键词:水热合成苯酚叔丁醇烷基化
微波法合成Co-MCM-41介孔分子筛被引量:16
2006年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Co-MCM-41介孔分子筛,并用N2低温吸附、FT-IR、XRD和T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其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晶体形貌等特性。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合成的Co-MCM-41分子筛诱导期极短,晶化速度很快,样品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热稳定性高于1000K,但水热稳定性有待提高。
陶涛姜廷顺王忠华殷恒波
关键词:微波稳定性
原料中添加天然黏土室温合成介孔分子筛被引量:3
2008年
室温条件下以天然黏土、硅酸钠和氯化铝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介孔分子筛。用XRD,TEM,FT-IR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添加天然黏土成功合成出介孔分子筛,其比表面积为902m2·g-1,平均孔径为3.97nm。经750℃下焙烧3h后,样品的比表面积降低,但介孔结构依然存在。在100℃下水热处理15d后比表面积为776.78m2·g-1,平均孔径为4.34nm,表明添加天然黏土室温下合成出的介孔分子筛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
姜廷顺唐雅静沈卫赵谦殷恒波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稳定性
含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05年
论述了含钛介孔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室温合成、微波合成和选择不同模板剂与嫁接法等合成方法及其特点。对含钛介孔分子筛的表面修饰与改性技术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含钛介孔分子筛在催化氧化、烯烃环氧化、羟基化和光催化等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高水热稳定性含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通过对含钛介孔分子筛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独特性能的催化材料;含钛介孔分子筛在光催化及其他催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机理。
姜廷顺陆路德杨绪杰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二氧化钛
含Co纳米介孔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05年
用两步水热法合成出了含Co介孔分子筛,采用XRD,FT-IR,TPR,AFM,BET,BJH等方法对样品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出了纳米级具有介孔结构的CoMCM-41.样品在550℃焙烧可以将模板剂有效去除而不影响孔结构.所得CoMCM-41比表面积大于500m2/g,平均孔径分布为3.57 nm,粒径分布在20~40nm范围内.
姜廷顺赵谦陆路德杨绪杰殷恒波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纳米材料孔径分布比表面积
镓镍皂石的合成、交联、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水热法首次合成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两种不同镓含量的镓镍皂石(GaNiS)- 用多烃基铝低聚物交联,制得交联粘土(AlPGaNiS)- 经XRD 表征了样品的晶相,元素分析确定了样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式- 同时又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程序升温还原(TPR) 表征了样品-NH3TPD 和PyIR 结果表明,样品均含有B 酸和L 酸中心,AlPGaNiS 表面L 酸中心所占的份额大,AlPGaNiS的酸量高于HGaNiS- 在异丙苯裂解反应和正己烷加氢异构反应上考察了样品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交联镓镍皂石催化活性较高。
姜廷顺
关键词:交联加氢异构
水热条件下Cu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9
2007年
以硅酸钠(Na2SiO3.9H2O)、氯化铜(CuCl2.6H2O)等无机盐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合成CuMCM-41介孔分子筛。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产物的晶相、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金属铜添加量与比表面积、孔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成出的4种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介孔分子筛,其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032.41m2/g,平均孔径在3.4~4.0nm之间。随着介孔分子筛中掺杂的金属铜含量的增加,介孔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变小、介孔有序性变差。当原料配比增加到n(SiO2):n(CuO)=1:0.2时,合成出的CuMCM-41介孔分子筛有序性很差。
赵谦殷广明姜廷顺殷恒波唐雅静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模板剂水热法
Ni-MCM-41的水热合成与稳定性(英文)被引量:10
2008年
以硅酸钠(Na2SiO3·9H2O)、氯化镍(NiCl2·6H2O)等无机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含有不同镍含量的介孔分子筛(nickel-containing meso-porousmolecular sieve,Ni-MCM–41)。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等离子发射光谱、程序升温还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焙烧后的样品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对所合成Ni-MCM–41的水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出4种不同镍含量的Ni-MCM–41,其比表面积在495.9~888.2 m2/g之间,平均孔径在2.43~2.92 nm之间。随着介孔分子筛中金属镍含量的增加,Ni-MCM–41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变小和介孔有序性变差。原料摩尔比n(SiO2):n(NiO)=1:0.05时,合成的Ni-MCM–41的介孔有序性最好。所合成的含Ni-MCM–41经750℃焙烧3h后仍然具有介孔结构;另一方面,经100℃水热处理5d后的样品也具有介孔结构,但介孔有序性差。
赵谦储金宇姜廷顺殷恒波
关键词:稳定性
溶剂法合成2-羟基-1-萘甲酸的工艺研究
2008年
以β-萘酚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正辛烷为溶剂,合成了2-羟基-1-萘甲酸,纯度达98%以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反应压力0.8 MPa,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该条件下收率达82.83%。
沈玉堂漆琳殷恒波刘于民姜廷顺
关键词:溶剂法正交实验正辛烷
有机硅废液处理与资源化的研究
2015年
采用直接水解的方法处理有机硅废液,研究了水用量、盐酸浓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对水解产生的固体物质进行了TGDSC、FT-IR和SEM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进行水解,水解反应比较剧烈,当水用量为有机硅的2.5倍以上,效果较好;采用所产生的盐酸循环利用水解,水解反应较平缓,并可获得大量的HCl;生成的固体物质在加热到700℃以后可以分解完全,得到棒状的多孔二氧化硅。
孙宗平何凌云毛雨林赵谦姜廷顺
关键词:水解资源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