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坚

作品数:61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2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儿童
  • 8篇心理卫生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心理
  • 6篇药物
  • 6篇自评
  • 6篇自评量表
  • 6篇量表
  • 6篇患病
  • 6篇患病率
  • 5篇心理卫生调查
  • 5篇症状自评
  • 5篇症状自评量表
  • 5篇少数民族
  • 5篇民族
  • 5篇精神病
  • 4篇心理健康
  • 4篇自杀
  • 4篇精神疾病

机构

  • 58篇云南省精神病...
  • 7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姚坚
  • 29篇阮冶
  • 23篇高长青
  • 15篇罗诚
  • 14篇黄悦勤
  • 12篇卢瑾
  • 11篇李小龙
  • 10篇杨丽
  • 8篇张轶杰
  • 8篇杨家义
  • 6篇党卫民
  • 4篇沈金娥
  • 3篇胡怡
  • 3篇周莉
  • 3篇黄朝红
  • 2篇张丽梅
  • 2篇周利国
  • 2篇何小勇
  • 2篇杨俊伟
  • 2篇马润娟

传媒

  • 9篇临床心身疾病...
  • 8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健康心理学杂...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国际中华神经...
  • 2篇中华医学会精...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癫狂辨证与西医重性精神障碍诊断匹配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中医癫狂辨证后运用《社区精神病人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进行诊断,研究中医辨证与西医精神障碍的匹配情况。方法以200名中医癫狂或重型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为招募研究对象,患者中医癫狂诊断要求,同时符合我国社区重性精神障碍诊断线索之一为纳入标准。两名精神科专业中医师按中医方法诊断为癫狂,并参考《中医内科学》辨证方法,然后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进行软件问卷测试,得到西医精神障碍的诊断结果。结果①200名招募者完成有效测验184名,完成率92%.184名中医癫狂诊断患者软件提示相应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占54.89%,双向障碍占20.11%,持续性妄想障碍占14.13%,抑郁症占8.15%,分裂情感障碍占2.72%,另有6.67%的患者不能得出重型功能性精神障碍西医诊断。②西医重性功能性精神障碍诊断下中医辨证:痰气郁结型占27.22%,痰火内扰型20%,心脾两虚型16.11%,火盛伤阴型11.11%,瘀热互结型6.67%,其他补充证型占14.44%,无证型的占6.67%.③各种重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辨证,精神分裂症以痰气郁结型为主,持续性妄想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以痰火内扰型更多,双向障碍以火盛伤阴和痰火内扰型多见,与其他证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以心脾两虚型常见但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结论通过人工辨证和《社区精神病人诊断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诊断,认为中医癫狂和西医功能性重型精神障碍的概念总体上有一致性,但癫狂概念范围更大,同时有20%的西医重型精神障碍不能被癫狂覆盖,概念之间具有差异性,难以完全替代。
罗诚阮冶杨俊伟姚坚何小勇陈震霆
关键词:癫狂中医辨证
昆明市小水井村苗族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07年
目的探讨改革开放进程中昆明市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小水井村苗族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寻求合理防御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5a~60a苗族居民49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阴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余项目和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防御方式问卷成熟防御机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均较高。生活事件量表生活负性事件、恶性事件强度评分均>32分,所承受的精神压力>99%的正常人群。结论受试者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加快自身经济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卫生服务,培养正确的心理防御方式,是提高身心健康的保障。
阮冶高长青姚坚李小龙
关键词: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例报道
2010年
4例患者未练功前生活、工作正常,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无精神刺激及饮酒史;起病急,呈突然发作,病程不超过半个月,均为中年人;发病明显与练气功有关,且入迷太深,有强迫家人练气功者,或有幻听和被"师傅"控制等症状,出现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病理意志增强,无自知力,经抗精神药物治疗后精神症状消除快。临床上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中以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常见,建议向群众宣传自我保健知识。
陈志祥姚坚
关键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昆明市四种少数民族心理卫生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改革开放过程中昆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心理卫生现状。方法问卷法、跨文化比较法及随机抽样调查,按各村18岁至45岁人口比例抽取样本。对嵩明县白邑乡团结村(回族)、石林县维则乡干塘子村(彝族)、安宁县太平乡始甸村(白族)、富民县大营镇小水井村(苗族)进行调查。结果4个村总人口数3491人,852户,民族人口数2802人,726户,非民族人口数689人,126户。平均年龄33.09±20.74岁。小学836人(29.84%),初中748人(26.70%)。各具民族特色。3种量表结果显示,4个村接受调查者有躯体化倾向,其应对方式及所承受的压力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有关。结论心理卫生状况没有明显问题,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建议加强心理卫生工作。
阮冶姚坚李小龙高长青
关键词:少数民族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
昆明市四种少数民族心理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改革开放进程中民族心理发生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党和政府提出解决办法和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昆明市辖区内的嵩明县白邑团结回族村;石林县维则乡干塘子彝族村;安宁县太平乡始旬白族村;富民县大营镇束刻办...
阮冶姚坚李小龙高长青
文献传递
昆明市四种少数民族心理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改革开放进程中民族心理发生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党和政府提出解决办法和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昆明市辖区内的嵩明县白邑团结回族村;石林县维则乡干塘子彝族村;安宁县太平乡始甸白族村;富民县大营镇束刻...
阮冶姚坚李小龙高长青
文献传递
30年基诺族跨文化精神病学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诺族居住区域相对集中,民族性格同质性强,便于比较文化背景、社会变迁对社会心理及精神疾病的影响,通过文献查阅与作者到实地进行调查,基诺族传统天人合一敬畏心理淡化,从对自然的敬畏转向无所畏俱,更看重个人生活改善,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增强基诺族安全感和自信心,社会问题发生率降低。某些精神疾病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化,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有变化,基诺族精神疾病普遍增加。基诺族烟酒问题仍很突出,精神分裂症和癫痫在未治疗自然状态下预后很差,加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非常必要。长程观察社会变迁对基诺族社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影响,有许多东西值得研究。
姚坚阮冶李四新刘蔼迎
关键词:基诺族精神疾病社会变迁跨文化研究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应付方式 ,寻求合理的心理卫生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来自疼痛门诊的 3 5例慢性疼痛患者与 3 7名健康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及应对方式问卷 ( CSQ)评定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的 SCL-90及 C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0 .0 1 )。结论 慢性疼痛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
张丽梅姚坚彭娟
关键词:慢性疼痛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
澜沧县拉祜族、爱尼族对自杀态度的调查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澜沧县不同民族对自杀的态度。方法:在澜沧县拉祜族、爱尼族聚居的两个村随机抽取调查样本,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中的3个维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进行分级评分,对照分析。结果:共完成有效调查表200份,拉祜族和爱尼族各100份,两民族间对自杀的态度差异显著。结论:两种民族对待自杀的态度有所不同。
李光华陈文明鲁文兴陈庆龄李小龙姚坚
关键词:拉祜族自杀态度
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影响,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某小学3~6年级的儿童进行整群抽样筛查。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多重成就测验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感、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因子分则高于对照组;父母养育方式评定中,研究组儿童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母亲的过度保护干涉、惩罚严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张轶杰阮冶杨丽姚坚张爱华马润娟
关键词: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儿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