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冰
- 作品数:100 被引量:5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34株自血培养分离致病菌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到2005年自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致病细菌的耐药状况和菌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血培养报阳后转种血平板,用VITEK-60鉴定所分离致病菌,药敏试验用K-B法。结果4年间血培养共分离出934株病原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该院引起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最高,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敏感性最高。结论血液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应重视导致血液感染致病菌的病原学研究,以利于疾病的治疗。
- 崔颖鹏唐蕾唐冰曾燕
- 关键词:血液感染血培养病原学研究
- 糖尿病足溃疡的处理决策:“创面床准备”理论的实践被引量:21
- 2007年
- 糖尿病足部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足部迁延超过2周的创面,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围血管病变相关,伴或不伴感染。DFU是糖尿病慢性、进行性、全身性、代谢性病变的局部突出的恶化性表现,是慢性创面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足溃疡已成为内外科医生和护理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 朱斌朱家源唐冰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慢性创面糖尿病足部溃疡ULCER神经异常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长特性和表型被引量:15
- 2007年
-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体外扩增、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本研究旨在分离rMSCs,并观察其类型特征及生长特性。
- 李爽朱家源朱斌唐冰李新强朱旭红毕良宽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表型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
- 序贯联接理论与见习课程,提高烧伤外科见习教学质量被引量:2
- 2007年
- 总结了我科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有如下体会:①科室重视教学工作,建立了保障机制;②以理论授课为基础,临床见习为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引入循证医学观点,授之以渔。
- 朱斌朱家源唐冰
- 关键词:烧伤教学循证医学
- 大鼠白细胞介素10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前体质粒的构建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构建含有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前体质粒pAd.rIL-10,为后续病毒构建、真核表达及其动物模型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4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SD大鼠购自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SCXK(粤)2004-0011)。AdEasy系统由美国John Hopkins肿瘤研究中心惠赠。Thermoscript TMR Tkit和Trizol为Invitrogen产品;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QIAGENE公司);PCR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SaⅡ、DNA marker(大连宝生物公司);限制性内切酶PmeⅠ(英国NEB公司)。克隆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引物合成及测序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②实验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健康SD大鼠脾脏新鲜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中,克隆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采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经两步氯化钙法通过E.ColiB J5183细菌内同源重组而获得重组腺病毒前体质粒pAd.rIL-10。③实验评估:使用PCR、酶切及DNA测序方法证实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结果:①克隆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用RT-PCR的方法从健康SD大鼠脾脏组织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出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基因两端加上了限制酶酶切位点,均经测序证实。②重组腺病毒前体质粒pAd.rIL-10的鉴定:重组转移质粒pAdTrack-CMV.rIL-10及腺病毒前体质粒pAd.rIL-10均含大鼠白细胞介素10基因,经Hind Ⅲ和SaⅡ双酶切后均获得538bp的大鼠白细胞介素10片段。结论:采用AdEasy-1系统经两步氯化钙法成功构建出大鼠白细胞介素10重组腺病毒前体质粒,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
- 李爽朱家源唐冰朱斌李新强朱旭红毕良宽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
- 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削痂术后应用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3例烧伤患者的30个深Ⅱ度烧伤肢体在伤后3d内分次行削痂术,削至浅筋膜后移植大张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然后切取大张自体刃厚皮(0.10~0.25mm)覆盖于其上。术后10—12d计算移植皮片的存活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观察随访3—6个月时患者的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取1例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愈合创面皮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皮片成活率为93%,7%的皮片因术中固定较差,移植后自体刃厚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分离致皮片坏死,或因感染致皮片溶解。随访3—6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弹性及功能恢复良好。病理学观察显示,成活皮片表皮、真皮结构正常。结论烧伤后早期削痂立即移植复合皮是治疗深Ⅱ度创面的有效方法。
- 朱家源朱斌李新强唐冰钟展芳陈东张伟
- 关键词:皮片复合皮创面标本表皮
- 瘢痕疙瘩中Smads表达的研究
- TGF-β1/Smads 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激活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机制,但是这条通路中各类型 Smads 表达表达情况尚不清楚。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分别检测了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及瘢痕...
- 唐冰朱家源朱斌刘阳李新强毕良宽
- 文献传递
- 靶向苯丙酮酸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以及抑制过度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
-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靶向苯丙酮酸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以及抑制过度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具体公开了PPT1作为苯丙酮酸的作用靶点在筛选治疗或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LiP‑Map和MST等...
- 唐冰吕东明曹小玲徐仲业荣燕超
- Ⅰ型与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的比较
- 2005年
- 目的:比较Ⅰ型与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及胶原形态的改变。方法:(1)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60只)。(2)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一次,共7d。)及对照组(C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共7d;D组,10只,空白对照组)。(3)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4)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B组实验后瘢痕体积缩小,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胶原含量均减少(P<0.05);但以分布情况而言,Ⅰ型胶原减少较Ⅲ型胶原明显;两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两者均使相应的胶原排列分布及含量减少,形态改变明显,但Ⅰ型减少较Ⅲ型明显;而两者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 张涛朱家源朱斌林玉坤李新强唐冰
- 关键词:瘢痕核酶
- 封闭式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被引量:47
- 2008年
-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疗法也称负压伤口(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wound,TNP)疗法,是将吸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连接后,使伤口保持在负压状态,达到治疗目的。1993年,Fleischmann等^[1]首次将负压应用于创面感染的预防,并发现所有创面清洁迅速,水肿消退增快,
- 朱家源薛春利朱斌唐冰蔡浩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伤口敷料创面感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