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艳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语
  • 1篇养殖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程
  • 1篇英语专业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人性化教育
  • 1篇亲子
  • 1篇亲子共读
  • 1篇亲子阅读
  • 1篇忠实
  • 1篇综合英语
  • 1篇综合英语课
  • 1篇综合英语课程
  • 1篇小说
  • 1篇麦卡锡
  • 1篇教育
  • 1篇教育体制

机构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周艳
  • 1篇周玲

传媒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早期教育(家...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性化教育还是克隆人养殖——《别让我走》中海尔森教育体制失败原因解析
2019年
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中的克隆人培育机构海尔森是叙述者的回忆焦点,也是评论者分析的热点。小说中机构负责人解释了海尔森的关闭原因——受到大众关注与反对,但这并非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海尔森披着"人性化"的外衣,却以"非人道"的方式对待学生;将学生的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使其思维意识的发展囿于待宰割的身体,冷漠地在学生中造成对不存在的未来无望的期待和困惑。文章揭示出"人性化"的教育目的和"非人道"的操控手段之间、培养克隆人的灵魂与提供器官移植的供体之间的悖论性,才是其失败的真正原因。
周艳
关键词:人性化教育
科马克·麦卡锡小说《长路》中救赎的重构
2021年
麦卡锡描写末日景象的小说《长路》打破了后启示录小说的叙事结构,结尾的留白造成了评论界对作者究竟提供了宗教意义的救赎还是陷入彻底虚无主义的结论上产生了分歧。文章通过梳理麦卡锡的信仰和创作主题的变化,指出这部小说营造了基督教启示录氛围却拒绝上帝的出场,论证了作者新的救赎路径:首先将末日的“裂缝”状态正义化,帮助主人公摆脱对救世主的盼望和重返旧世界的宿命,其次通过父子彼此的“许诺”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以开放的“弥赛亚精神”获取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在灾难中确立人的存在意义。
周艳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救赎
从赫施解释学理论看“忠实论”和“竞赛论”被引量:2
2007年
"忠实论"和"竞赛论"是21世纪初中国译界一场令人瞩目的激烈争论,文章试从对20世纪客观解释学代表人物赫施的主要理论的剖析中论述"忠实论"与"竞赛论"各自的利弊以及共同面对的难题,最后提出"翻译乌托邦"的构想,建议两种论点抛弃极端,携手共进。
周艳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1
2016年
在当下日益重视和强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背景下,伴随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实例,探讨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之路,并对综合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周玲周艳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亲子阅读中的漫谈式对话
2018年
我的儿子5岁了,从他咿呀学语,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后,陪伴他阅读成为一件与呼吸、吃饭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从亲子共读中获取着越来越多的乐趣,甚至还有对一些问题的新的视角,这些好多得益于我们之间的漫谈式对话。我们的对话基本是天马行空式的。首先,我没有将他视为"空的容器",填塞书里的内容和我的理解。
周艳
关键词:亲子阅读亲子共读学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