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60 H指数:5 供职机构: 邯郸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脱细胞鸡肌腱的制备与体外生物力学测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制备鸡的脱细胞屈趾肌腱,并对脱细胞肌腱进行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测定,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3~4个月龄的来亨鸡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脱细胞肌腱组)和对照组(新鲜肌腱组)。应用胰酶、Triton-X100等试剂对来亨鸡的趾屈肌腱进行脱细胞处理,将制备的脱细胞肌腱进行大体、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体外生物力学测定,并与新鲜肌腱进行对比。结果脱细胞肌腱大体观察无明显变化,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肌腱经脱细胞处理后无细胞残留,肌腱细胞外结构保存良好,2组肌腱内的羟脯氨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细胞肌腱的破裂强度为160.23MPa,应力应变曲线第二段的弹性模量1.47GPa,与新鲜肌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腱经脱细胞后,其细胞外结构保存较完整,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性能与新鲜肌腱无明显差异。 胡成栋 刘曦 张伯勋 周玉军 陈怀志 李东风 王飞关键词:脱细胞 肌腱 异体 生物力学 椎间隙扩大减压治疗全椎板减压术后颈髓再次受压的疗效 2018年 目的观察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全椎板减压术后颈髓再次前方受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05月有27例全椎板减压术后前方致压物再次压迫颈髓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均采用颈前路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55~76岁,平均65.1岁。术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颈椎曲度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9.6±13.3)min,术中出血量(73.8±16.1)mL。术后JOA评分由术前的(7.6±2.1)分恢复为术后3个月时的(12.1±3.2)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2.7±3.4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7.9±11.3)%。术前颈椎曲度指数为(12.2±3.7)%,术后3天为(14.4±3.9)%及末次随访时减小为(14.3±4.0)%,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有2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及加压包扎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颈前路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翻修术式,可充分除脊髓前方压迫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能够较好的维持颈椎稳定性。 刘法敬 丁晓坤 胡成栋 李彦飞 胡洋 田金辉 周玉军 张恩录关键词:椎间植骨融合 翻修 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固定术在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胸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微型钛板固定术在治疗连续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multi-levelof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M-OL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关节突内侧截骨法将椎板及其附属结构整块取下,将骨化黄韧带清除后再将椎板原位回植,并辅以微型钛板双侧固定,完成椎管减压及重建。共15例患者获得完整临床随访,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1~69岁,平均55.7岁,两节段黄韧带骨化者3例,三节段10例,四节段2例。记录并分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节段曲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情况发生。随访时间23~4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椎板移位。JOA评分(11分法)由术前的(5.7±1.5)恢复至术后3个月的(8.8±2.5)及末次随访时的(9.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7.9±13.5)%。Cobb角由术前的(13.4±4.1)°增加至术后3个月的(14.1±3.9)°及末次随访的(15.2±4.6)°,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Cobb平均增加(1.8±1.1)°。术中共发生脑脊液漏4例,经缝合及人工硬脊膜覆盖后愈合良好;术后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胸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微型钛板固定术是治疗M-OLF的一种有效术式,它可避免术后瘢痕组织对脊髓产生再次压迫,同时也可有效防止胸椎后凸畸形的发生。 霍喜卫 李海涛 王飞 周玉军 李东风 胡成栋 刘法敬关键词:黄韧带骨化 胸椎 椎板回植 双孔腕管镜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双孔腕管镜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63例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28例行传统手术。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但是术后3个月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患者两点分辨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和瘢痕痛的发生,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传统切开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短期效果好于关节镜手术方法,长期效果没有很大区分,术后3个月随访两点辨别觉也没有显著区分,但是传统手术有明显的瘢痕痛术后并发症。 李海涛 胡成栋 陈怀志 周玉军 张恩录 王瑞 王飞 霍喜卫关键词:传统手术 关节镜手术 腕管综合征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月共28例(73节)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BKP治疗,所有患者均借助MRI信号变化来确定责任椎体,进而采用标准BKP治疗。术后观察患椎高度、局部后凸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状况,同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28例患者疼痛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VAS由术前的(8.01±2.33)分下降为术后的(2.75±1.95)分及末次随访时的(2.92±2.2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椎平均高度由术前(2.4±1.4)cm恢复至术后(3.0±1.6)cm及末次随访时的(2.9±1.8)cm(P<0.05);局部后凸角由(31.7±10.5)°矫正到术后(25.8±9.1)°及末次随访时的(26.3±10.4)°(P<0.05)。术中共8节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10.9%。随访中出现2例椎体再骨折患者,均为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BPK治疗后好转。结论 BKP作为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一种微创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后凸畸形,值得推广应用。 周玉军 李东风 王瑞 霍喜卫 胡成栋 刘法敬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折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术治疗的2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咽痛和吞咽困难,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均好转。结论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手术前后采取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术中、术后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既有利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有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高爱芹 周玉军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围术期护理 颈椎前路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与轴性症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与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1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2个月时根据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将患者为3组:A组36例,椎间高度恢复〈2mm;B组48例,椎间高度恢复2~4mm;C组29例,椎间高度恢复〉4mm。对3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损伤及神经症状加重等情况发生。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均〈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患者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7%,8%和17%,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中,椎间隙撑开不足及过度撑开均易导致术后轴性症状产生,最适撑开高度应控制在2~4mm。 周玉军 刘法敬 胡成栋 陈怀志 张恩录 李东风关键词:前路减压 内固定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轴性症状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短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短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入内固定术治疗的短节段OPLL患者32例,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53-120(81.8±23.5)min,术中出血量为60-520(210.7±56.2)m L,术中6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经积极治疗后均愈合。随访时间16-42(25.6±4.2)个月,患者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从术前的(6.8±3.6)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的(13.1±5.6)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3.9±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率平均为(70.6±17.0)%。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入内固定术是治疗短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术式,可从前方直接切除骨化物达到直接减压目的,但术中需注意硬膜粘连及脑脊液漏的发生。 霍喜卫 胡成栋 陈怀志 周玉军 李东风 王瑞 王飞关键词: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疗效 并发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表阿霉素局部化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1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3~79岁,平均65.3岁;患者均在C型臂X线机指导下对肿瘤椎体行表阿霉素骨水泥PVP手术,术后观察骨水泥分布及渗漏情况,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评分评定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共3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但均未出现脊髓灼伤及双下肢瘫痪等情况。21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短期随访。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swesty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表阿霉素局部化疗可迅速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症状,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杀灭病灶内肿瘤细胞。 李海涛 胡成栋 陈怀志 周玉军 张恩录 王瑞 王飞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 骨水泥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合理选用小腿部不同种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部位不同,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有选择的应用小腿部4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34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3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远端部分坏死3例,均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9个月~3年,平均随访19.3个月,所有皮瓣质地良好,外形较满意,感觉获得部分的恢复。4例肥胖患者术后1年再次行皮瓣修薄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面积不同,合理选用小腿部逆行岛状皮瓣,可一期覆盖创面,防止骨、肌腱、神经等组织外露所导致的病废。 赵亮 胡成栋 周玉军 李东风 陈怀志 王飞 王瑞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