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高
- 作品数:61 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 骨骼肌质量指数对TACE治疗肝癌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对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56例。利用X-tile软件计算SMI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SMI组患者106例,低SMI组患者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BCLC分期、肿瘤直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低SMI水平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高SMI水平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MI水平、肿瘤数目、大血管侵犯、AFP、AST、NLR是TACE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前SMI水平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 张司马康周春高施海彬刘圣张金星祖庆泉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血管内多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导管接触溶栓(CDT)、支架取栓等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动脉闭塞(ARAO)的有效性,初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8例确诊为ARAO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多种技术血管内再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血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8例ARAO患者均实现了肾动脉血运完全或部分重建,其中3例肾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中2例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CDT治疗,1例接受血栓抽吸术联合CDT治疗;2例肾动脉主干闭塞伴肾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患者接受支架取栓联合CDT治疗;3例接受单纯CDT治疗。治疗后40 h内所有患者腹痛缓解,收缩压由(142.0±20.8)mm Hg(1 mmHg=0.133 k Pa)降至(126.9±7.5)mm Hg(P=0.052),实验室检查显示肾功能改善。随访增强CT表明受累的肾动脉及肾皮质灌注部分恢复。结论在一定时间窗内联合应用多模式个体化血管内治疗方案对ARAO血运重建安全有效,增强CT扫描强化肾实质可能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王绍显刘圣贾振宇刘兴龙王斌周春高施海彬
- 关键词:血栓抽吸术
- 两种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比较分析Y型并排式支架与Y型嵌合内支架技术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阻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3月64例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或Y型嵌合内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患者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技术进行支架植入(并排组),26例采用Y型嵌合内支架技术(嵌合组)。评估两组间临床成功率(术后1周和1个月总胆红素下降率)、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时间、患者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病例均取得了技术成功。两组间术后1周黄疸改善率有显著差异[并排组89.5%(34/38),嵌合组65.4%(17/26),χ^(2)=5.53,P=0.02]。并排组、嵌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黄疸改善率分别为92%(35/38)和88.5%(23/26)(χ^(2)=0.24),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5 d和143 d(χ^(2)=0.04,P均>0.05)均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支架中位通畅时间有统计学意义(并排组149 d,嵌合组75d,χ^(2)=4.60,P=0.03)。尽管两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嵌合组中胆管炎的发生率更高(嵌合组27%(8/26),并排组8.9%(3/38),χ^(2)=5.30,P=0.04),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经肝双侧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阻塞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或Y型嵌合内支架均安全、有效。且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技术比Y型嵌合内支架技术能获得更长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可在早期改善术后黄疸情况和降低胆管炎的发生率。
- 徐红豆许晨顾杰周卫忠刘圣周春高施海彬
- 关键词:黄疸经皮肝穿刺生存期
- 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动脉内尿激酶(UK)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犬自体血栓建立选择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24只犬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30min内经导管注入UK10000u/kg)、静脉溶栓组(2h内经静脉滴入UK20000u/kg)及对照组(2h内经静脉滴入生理盐水100ml),每组8只。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PAMP)、血气分析(PaO2、PaCO2)、凝血指标(PT、APTT)和D-二聚体(D-D)以及肺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溶栓后2h三组PAMP、PaO2及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h动脉组与静脉组的PAMP、PaO2及D-D值比较无差异(P>0.05)。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组比静脉组能更快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血供。结论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所需的UK剂量小,并能更快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恢复肺组织血流。
- 刘海日施海彬刘圣周春高王成虎李麟荪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溶栓尿激酶
- 血管造影阴性和阳性的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结局分析。
- 左鹏施海彬周春高祖庆泉刘圣
- 腹部外科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患者因腹部外科手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而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回顾性分析其血管造影结果及栓塞治疗价值。
- 周春高施海彬刘圣杨正强夏金国赵林波周卫忠李麟荪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栓塞治疗
- 初诊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策略及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初诊破裂出血肝癌的治疗策略选择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107例初诊不可切除的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肝动脉栓塞术,外科止血及分期肝切除术。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预后因素。结果107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5 d,6个月、1年、2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4%、32%、19%和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20)、Child-Pugh评分(P=0.018)、改良日本肝癌学组(LCSGJ)分期(P<0.001)以及治疗方式(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对于初诊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较大的肿瘤直径,较差的Child-Pugh评分及较晚的改良LCSGJ分期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而发病初期积极介入栓塞等止血治疗联合分步肝切除能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 张楚周春祖庆泉王斌刘兴龙周春高施海彬刘圣
- 关键词:肝细胞癌不可切除预后因素
-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收治的1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50例患者(实验组)接受裸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92例患者(对照组)仅进行了裸支架的植入。观察两组患者支架通畅率、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226 d,生存期中位数为194 d,对照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86 d,生存期中位数为117 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中,平均15颗125I粒子(8~22)作为粒子条联合裸支架同时植入胆管内。与手术前的实验室指标相比,两组术后1周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且两组间术后1周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并发症仅发生在对照组的1例患者。结论金属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有效、安全,可以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徐红豆周卫忠刘圣周春高夏金国张卫施海彬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碘-125粒子裸支架生存期
- 一种新型肠道支架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应用体会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国产支架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有效性。方法:该种新型支架为鸟巢式编织型支架,支架的输送系统的内层为金属网格。从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6例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采用了该种新型支架治疗。该6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3例为胰腺癌,2例为胃癌,1例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十二指肠的梗阻部位分别为:2例在十二指肠水平部,2例在十二指肠升部,2例在十二指肠空肠曲。对手术技术成功(定义为支架成功释放)、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进行了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技术上均取得了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前,两例患者不能进食,胃输出道梗阻评分(GOOSS)为0;其余4例只能进食流质,GOOSS评分为1。治疗后,5例患者能进软食(GOOSS评分为2),1例能正常进食(GOSS评分为3)。支架的平均通常时间为115.7天。结论:这种新型国产肠道支架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其释放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因此可推广应用于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 周卫忠杨正强刘圣夏金国周春高赵林波施海彬
- 单纯经皮机械祛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单纯介入机械祛栓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到2008年1月经皮机械碎栓(PMT)或(和)Straub Rotarex系统祛栓治疗急性大面积PE病例6例。结果6例患者的肺动脉主干血流得以再通且临床症状改善。介入术后,患者SaO2从术前79.5%±5.3%增加至92.8%±3.4%(P<0.01);PaO2从术前从(58.0±9.8)mmHg增加至(88.7±4.1)mmHg(P<0.01);术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PAP)从(40.8±7.8)mmHg降至(29.8±8.0)mmHg(P<0.01);Miller指数从术前的0.54±0.03降至术后的0.18±0.07(P<0.01)。在完成临床随访的4例患者中,1~5年内均未有PE复发。结论初步临床经验显示单纯PMT是治疗急性大面积PE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尤其是针对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
- 王庆庆施海彬周卫忠杨正强刘圣周春高夏金国李麟荪
- 关键词:肺栓塞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