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国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界面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微乳液
  • 5篇酶催化
  • 5篇催化
  • 4篇固定化
  • 4篇固定化酶
  • 4篇分子
  • 3篇构象
  • 3篇分子构象
  • 3篇AOT
  • 2篇正辛烷
  • 2篇脂肪酶
  • 2篇乳液体系
  • 2篇酯化
  • 2篇酯化反应
  • 2篇微乳液体系
  • 2篇辛烷
  • 2篇酶催化反应
  • 2篇反相
  • 2篇W/O型
  • 2篇W/O型微乳...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建材学院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3篇周国伟
  • 12篇李干佐
  • 7篇徐健
  • 4篇陈文君
  • 3篇黄锡荣
  • 3篇郑立强
  • 3篇李越中
  • 2篇隋华
  • 2篇李传光
  • 2篇胡玮
  • 1篇刘少杰
  • 1篇韩君颜
  • 1篇鲍猛
  • 1篇鲍猛
  • 1篇鲍猛
  • 1篇姚发业
  • 1篇王仁会
  • 1篇何宏娟
  • 1篇宋少芳
  • 1篇陈华

传媒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化学学报
  • 2篇日用化学品科...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10篇2001
  • 2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丁醇 /正辛烷 /水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微乳液的相态和微观结构(英文)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电导法和脉冲梯度场自旋回波技术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辛烷 /1-丁醇 /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的相态和结构。当辛烷的含量为 10 % (重量百分数 )时 ,该体系具有最大的单相微乳液相。两种研究方法均一致表明 :随水含量的增加 ,该单相区的相态是从油包水型微乳液经双连续微乳液变化到水包油微乳液。在反相微乳液区 。
徐健李干佐周国伟刘少杰
关键词:微乳液相态自旋回波
作为微反应器的微乳液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9
2002年
概述了作为“微反应器”的微乳液体系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纳米粒子的制备 ,聚合反应 ,有机合成反应等 ;并阐明了微乳液各组分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
陈文君李干佐周国伟陈华韩君颜
关键词:微乳液微反应器微乳液体系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和微乳液增溶过程的核磁共振谱法研究(英文)
2000年
运用高分辩NMR方法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胶束水溶液、KBr盐溶液对苯甲醇的增溶作用及CTAB/正丁醇 /10 %正辛烷 /水反向微乳液对丙烯酰胺(AM)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 ,在苯甲醇浓度低时苯甲醇主要增溶于CTAB胶束水溶液或KBr盐溶液的界面层 ,随着增溶物浓度的增大 ,苯甲醇主要增溶于胶束的栅栏层和胶束内核。在CTAB胶束水溶液中 ,当苯甲醇浓度达到 0 35 7(V/V)时 ,它沿烃链的增溶达到饱和 ,并开始进入胶束内核中心 ,并引起CTAB长链亚甲基峰分裂成两个单峰 ,一个在高场 ,一个在低场 ,而在CTAB胶束KBr盐溶液中 ,未得到长链亚甲基的分裂峰。在CTAB油包水 (W /O)微乳液中 ,通过 1H和 13CNMR谱讨论了丙烯酰胺与CTAB和正丁醇的相互作用 ,丙烯酰胺浓度较小时 ,其增溶在微乳液的Stern层 ,当丙烯酰胺与CTAB摩尔比接近 0 75时 ,丙烯酰胺分子增溶到栅栏层 。
周国伟李干佐徐健郑立强隋华
关键词:核磁共振谱法胶束微乳液增溶
微乳液中脂肪酶和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中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特性被引量:7
2001年
在双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 AOT)油包水微乳液中 Calytical脂肪酶催化月桂酸和戊醇的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反应符合乒乓 ( Bi Bi)机制 .表观速率常数 km酸 =0 .1 35 1 8mol/ L,km醇 =0 .2 2 4 2 3mol/ L,最大反应速度 vmax=1 .3873× 1 0 - 5mol/ ( L· min· mg) .将该脂肪酶固定于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 ( MBGs)中 ,制得固定化脂肪酶 ,含酶 MBGs在非极性溶剂中可作为固相催化剂 ,并研究了其在辛烷中催化酯化的性能 .所制得的含酶 MBGs物理稳定性好 ,重复利用 1 0次以上 ,其转化率仍达初始转化率的 90 %
周国伟李干佐黄锡荣徐健何宏娟李传光
关键词:酶催化固定化酶催化脂肪酶月桂酸戊醇
己酸正辛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
2001年
按常规有机合成方法合成了己酸正辛酯 ,采用在KromasilC18(15 0mm× 4 6 0mm ,5 μm)柱上 ,以V(甲醇 )∶V(水 ) =95∶5为流动相及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30℃分离和测定了己酸、1 辛醇及己酸正辛酯。在选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 ,三者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并求出了三者的标准曲线方程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周国伟黄锡荣李越中李干佐胡玮宋少芳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AOT油包水微乳液中水分子结构和AOT分子构象的FT-IR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AOT/异辛烷 /水油包水型微乳液中水分子的O -H伸缩振动吸收峰和AOT分子中的羰基、磺酸根伸缩振动吸收峰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分子的O -H伸缩振动在 30 50~ 3750cm- 1范围内由 4个子峰拟合而成 ,分别位于 ( 361 0± 1 0 )cm- 1,( 3540± 2 0 )cm- 1,( 34 4 0± 2 0 )cm- 1和 ( 32 2 5± 1 0 )cm- 1,被指认为处于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间的捕获水、与磺酸根相互作用的结合水、在水核中与纯水相似的自由水和与Na+ 相互作用的结合水 .AOT分子中酯键上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呈现非对称吸收峰 ,分别位于( 1 739± 1 )cm- 1和 ( 1 72 5± 2 )cm- 1,这两个峰与微乳液中AOT分子的偏转(Gauche)构象和反式 (Trans)构象中羰基的不同指向相对应 ,两峰面积的比表明两种不同构象含量的变化 .磺酸根在 ( 1 2 1 0± 3)cm- 1和 ( 1 2 4 7± 3)cm- 1处 ,峰的分裂表明磺酸根和Na+ 与水分子有不同的相互作用 .
周国伟李干佐郑立强徐健隋华鲍猛
关键词:FT-IR分子构象
不同微乳液体系和微乳液凝胶中的酶催化反应被引量:13
2001年
在缔合胶体中表面活性剂、有机相、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含水量、缓冲溶液pH值对微乳液中酶催化活力均有影响。油包水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可用来模拟细胞微环境 ;中相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既可提高酯转化率又对产物的分离提供方便 ;而明胶包埋的微乳液凝胶中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则在产物的分离和酶的重复利用方面有其优点 。
周国伟李干佐郑立强徐健
关键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酶催化反应中相微乳液固定化酶
AOT W/O型微乳液中AOT分子的构象和极性头有效面积的FT-IR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运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AOT/异辛烷/水油包水型(W/O)微乳液中AOT分子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进行最小二乘法曲线分峰拟合.结果表明AOT分子中酯键上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呈现非对称吸收峰,分别位于(1739±1)和(1725±2)cm-1,不同含水量时,这2个峰与微乳液中AOT分子的trans构象和gauche构象中羰基的不同指向相对应,2个峰面积的比表明两种不同构象含量的变化.AOT分子的极性头有效面积(AAOT)随含水量的变化与其两种构象所占的摩尔分数有关.
周国伟李干佐陈文君LouAn-Jing鲍猛
关键词:FT-IR分子构象AOT有效面积
微乳液和微乳液凝胶中脂肪酶催化的酯合成反应被引量:11
2001年
在AOT/异辛烷/水形成的油包水微乳液中,研究了Candida lipolytical(CL)脂肪酶催化庚酸和庚醇的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符合乒乓(Ping-Pong)Bi Bi机制,两底物酸和醇均有抑制效应,并测定了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常数.将CL脂肪酶固定于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MBGs)中,可制得固定化脂肪酶,含酶的MBGs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可作为一种新的固相催化剂.并研究了MBGs在异辛烷中催化合成酯反应的性能,所制得的MBGs重复利用性和贮存稳定性都非常好.
周国伟李干佐李越中徐健王仁会李传光
关键词:酶催化脂肪酶
CTAB反相微乳液中水和辛烷分子的自扩散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电导测量确定了CTAB/正丁醇/正辛烷/水四组分体系的相态,在反相微乳液区有明显的渗滤现象,通过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反相微乳液中水和辛烷分子的自扩散行为,采用双指数拟合得出辛烷的自扩散系数.对于体系中出现的渗滤现象以及水和辛烷分子自扩散系数反常的原因,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解释.水的自扩散系数(2~7×10-10 m@s-1)比一般文献值高,其原因:一是水在油相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二是渗滤现象的存在,由于液滴间相互作用的增强和'粘性”碰撞而导致液滴的融合,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瞬时水相连续通道,使水的自扩散系数增大.而辛烷自扩散系数比一般文献值小,则是由于在微乳液液滴的栅栏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烃链与辛烷分子间范德华引力所造成.
徐健李干佐周国伟陈文君姚发业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自扩散系数正辛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