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剑章

作品数:120 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理学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生物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2篇纳米
  • 29篇电化学
  • 26篇电极
  • 20篇光谱
  • 13篇聚苯
  • 13篇苯胺
  • 12篇聚苯胺
  • 11篇光电
  • 10篇拉曼
  • 10篇拉曼光谱
  • 9篇发光
  • 8篇增强拉曼光谱
  • 8篇半导体
  • 7篇导电
  • 7篇电聚合
  • 7篇光电化学
  • 7篇感器
  • 7篇传感
  • 7篇传感器
  • 6篇修饰

机构

  • 120篇厦门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漳州师范学院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紫金矿冶设计...

作者

  • 120篇周剑章
  • 79篇林仲华
  • 25篇田中群
  • 17篇吴德印
  • 17篇吴玲玲
  • 15篇席燕燕
  • 13篇翁少煌
  • 11篇董平
  • 11篇文莉
  • 10篇林玲玲
  • 9篇蔡成东
  • 8篇詹东平
  • 8篇傅锦坤
  • 7篇陈红香
  • 7篇蓝碧波
  • 7篇林种玉
  • 7篇郭洪辉
  • 6篇齐丽
  • 6篇冯增芳
  • 6篇古萍英

传媒

  • 17篇物理化学学报
  • 15篇电化学
  • 1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2篇第十三次全国...
  • 10篇第十四次全国...
  • 6篇2009年第...
  • 3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电化学(中英...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 17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自组装固定DNA和DNA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应用
在该论文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使用自组装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在氯化胺(PDDA)单层膜来固定DNA的新办法,用XPS、红外温反射、拉曼和STM技术进行了表征.XPS、红外漫反射光谱、拉曼光谱、STM和电化学实验表明DNA可以成功...
周剑章
关键词:基因芯片电化学传感器
金属纳米间隙中SPR增强光电化学反应
研究属电极表面与金属纳米粒子构成纳米间隙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特征。首先,当可见光激发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分析了电极电位与纳米间隙结构的光吸收和光发射过程耦合作用。然后,我们考虑当分子存在纳米间隙的情况下,SPR对分子...
吴德印张檬周剑章田中群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文献传递
Au/Pt纳米柱阵列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
2020年
利用纳米压印、电沉积和气相沉积方法构筑了有序均一的Au及Au/Pt纳米柱阵列电极.通过反射光谱观测到580和660 nm附近的特征吸收谱峰,并基于有限元电磁场(FEM)理论模拟,确定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性质分别对应于纳米柱柱顶的电偶极模式(584 nm)、电四极模式(638 nm)以及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666 nm).制备的等离激元纳米柱电极用于甲醇光电催化氧化反应时,SPR效应能显著地增强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电流.当表面负载2 nm的金属Pt时,光电催化氧化甲醇活性最高,光照使氧化电流增加,同时甲醇的氧化峰电位随光强的增加逐渐负移,证明SPR弛豫产生的热空穴参与到光电协同甲醇氧化中.在恒电流甲醇氧化实验中,光照使表面氧化反应时间延长6倍,减小了CO的毒化,证明SPR对于电极表面产生一定的清洁作用.
孙维鑫刘佳王家正张益妙金磊周剑章杨防祖吴德印田中群
关键词:纳米压印甲醇光电催化
溶液相中DNA保护的CdS纳米粒子与Cyt-c(Ⅲ)间光诱导电子传递过程的光谱研究
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缀合体系在生物学,纳米电子器件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均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在的复合体系较多的集中在金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缀合,或者半导体纳米粒子和DNA缀合,而关于生物大分子—半导体纳米粒子缀合体系的研究...
栗娜周剑章陈巧琳林玲玲林仲华
关键词:生物分子纳米电子器件谱学性质
文献传递
纳米TiO_2电极的特殊光电化学响应被引量:3
2006年
应用涂膜法、电沉积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电极.实验发现,纳米TiO2具有特殊的光电化学响应,其光电流,电位变化出现光电流峰,这一特殊的光电化学性质乃与纳米半导体电极的纳米结构及其特殊的光诱导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密切相关.
蓝碧波周剑章席燕燕陈红香姚光华林仲华
关键词:纳米TIO2电极光电化学
长链DNA在金电极上的固定化和电化学标记
根据一些电活性分子与ssDNA和dsDNA相互作用以及引起的电化学反应存在的明显的差异,本文利用这种差异发展DNA杂交的电化学标记方法,研究电标记的杂交检测方式将开辟另一条制作基因芯片的途径.
周剑章吴玲玲董丽琴林种玉颜佳伟董平包烨林仲华
关键词:DNA金电极固定化
文献传递
半导体和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单元和纳米结构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本文综述了研究组在半导体和聚合物纳米结构单元和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方面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所谓纳米结构单元,指纳米点(纳米粒子,团簇),纳米线和纳米面,以及由这些结构单元构成的复合纳米结构单元和纳米点经化学修饰...
林仲华周剑章
关键词:半导体导电聚合物
文献传递
核酸分子杂交的电化学标记
吴玲玲周剑章许涓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自组装DNA吸附取向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对金基体上自组装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前后进行电化学非现场及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SERS)研究 .非现场 SERS研究表明 ,杂交形成的 ds DNA在基体表面以 A型和 B型两种构象同时存在 ,杂交过程可能伴随 DNA链在基体表面吸附取向的变化 .根据现场 SERS研究结果可知 ,ss DNA及 ds DNA的大多数SERS谱带强度随电极电位正移而降低 ,尤其是归属于碱基 A的两种面外振动模式 ,谱带变化更为明显 .利用 SERS表面选择定则判断出随着电极电位由负向正变化 ,ss DNA及 ds DNA螺旋吸附取向由垂直吸附向平躺吸附于金基体表面变化 .
董丽琴周剑章吴玲玲董平林仲华
关键词:自组装杂交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因芯片构象
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被引量:3
2010年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色特性,P3MeT-ECD显示出蓝色和红色的可逆变化,PANI-ECD显示出墨绿色和黄绿色的可逆变化,同时采用P3MeT和PANI作变色材料的P3MeT-PANI-ECD可以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用激光雕刻微型化P3MeT-PANI变色层组装制得的侧面结构固态P3MeT-PANI-ECD控制合适电压也可多色变化.另外,用CeO2-TiO2作为P3MeT-PANI对电极的垂直结构固态P3MeT-PANI-ECD在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的同时,也可进行四色自由搭配选择.
陈丽娴翁少煌周剑章林仲华
关键词:聚3-甲基噻吩聚苯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