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世新

作品数:75 被引量:66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盆地
  • 23篇地球化
  • 23篇地球化学
  • 20篇柴达木盆地
  • 15篇油气
  • 15篇源岩
  • 13篇烃源
  • 13篇烃源岩
  • 12篇地球化学特征
  • 12篇同位素
  • 12篇化学特征
  • 10篇有机质
  • 10篇碳同位素
  • 8篇油源
  • 8篇塔里木盆地
  • 7篇原油
  • 7篇天然气
  • 6篇勘探
  • 5篇延长组
  • 5篇页岩

机构

  • 49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中国科学院兰...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石油天然气总...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国家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西矿业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作者

  • 75篇周世新
  • 18篇李靖
  • 18篇段毅
  • 11篇张晓宝
  • 10篇王先彬
  • 10篇李源遽
  • 9篇王保忠
  • 9篇马瑜
  • 8篇妥进才
  • 8篇付德亮
  • 6篇罗斌杰
  • 6篇宋振响
  • 6篇贾星亮
  • 6篇孟自芳
  • 6篇李原
  • 5篇王智平
  • 5篇马立元
  • 5篇张海坤
  • 5篇巩书华
  • 5篇柳少鹏

传媒

  • 14篇天然气地球科...
  • 10篇沉积学报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香山科学会议...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盆地深部储层岩石与流体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盆地深部储层岩石与流体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自动控制单元、加温单元、加压单元、分析计量单元和外围辅助单元,所述自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加温单元、加压单元和外围辅助单元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分析...
苏龙周世新杨海长罗晓蓉陈国俊张东伟国连杰唐生荣袁育红
文献传递
指示沉积环境的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被引量:2
2000年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茫崖拗陷、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以及吐鲁番盆地油田的原油和油源岩非烃馏分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发现不同形成环境的原油中苯并噻唑化合物的分布有着显著差异. 湖沼相形成的原油具有高含量的苯并噻唑、较高含量的烷硫基苯并噻唑和2(3H)-苯并噻唑酮、2,2′-二硫基联苯并噻唑含量较低的特征; 微咸水-咸水湖相形成的原油, 苯并噻唑和2, 2′-二硫醇联苯并噻唑的丰度都比较高, 而烷硫基苯并噻唑和2(3H)-苯并噻唑酮含量较低.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属弱碱-弱酸性化合物, 其稳定存在的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介质因素有关. 碱性环境利于氮碱类稳定存在, 而酸性环境中则以弱酸性的含氮化合物为主要稳定产物.
李原李任伟周世新罗斌杰
关键词:原油油源岩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延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29
2017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延长组长6—长9段烃源岩、油砂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利用热解分析、TOC含量测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GC/MS/MS测试等分析手段,对烃源岩生烃特征、沉积环境及油砂的油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6—长9段烃源岩均已达到成熟阶段,其中长7_3层为最好烃源岩层,其TOC含量平均为13.99%,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Ⅰ型;长6_2层次之,TOC含量平均为4.12%,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Ⅰ+Ⅱ_1型;长9段烃源岩TOC含量平均为2.85%,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1+Ⅱ_2型。长6—长9段烃源岩样品形成于典型的淡水湖泊环境,长8—长9段沉积时期Pr/Ph>1,沉积水体较浅,为亚氧化强氧化沉积环境,以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长6—长7段沉积时期Pr/Ph<1为还原环境,沉积水体较深,有机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源。研究区长6—长9段烃源岩生烃特征与其沉积环境息息相关,沉积环境还原性越强,陆源有机质输入越少,烃源岩生烃特征越好。聚类分析油源对比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长8段油砂样品的油源主要为长7_3层烃源岩。
杨亚南周世新李靖李成成李源遽马瑜陈克非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评价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
南沙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样品中甾、萜类化合物研究
1997年
本文对南沙及其邻近海区表层样品中甾、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饱和烃组分GS-MS分析,检测出丰富的甾、萜烷。甾烷和五环三萜烷的相对丰度和构型特征表明,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经历了一定的演化,具有丰富的"地质型"甾萜烷,一些样品的成熟度参数反映出有机质演化已进入生油门槛。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原生有机质在特定的物化条件下(温度、压力和粘土矿物催化)演化形成,与石油烃污染和再造有机质并无明显关系。
周世新曾凡刚李原罗斌杰段毅宋之光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南沙海区有机地球化学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气体包裹体组成及其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0
2003年
通过分步加热法和真空电磁破碎法,对塔参1井深层(>5700 m)碳酸盐岩包裹体中微量气体组分进行了质谱计在线检测,并对真空电磁破碎法释放的气体进行了碳同位素测定。组分测定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获得的气体成分有差别,但总的情况是深层碳酸盐岩中包裹气体成分以CO_2为主,其次为烃类气体CH_4,C_2H_6和C_3H_8。非烃气体CO在分步加热法中丰度较高,而在真空电磁破碎法测定中含量较低,包裹体中N_2,H_2和O_2含量较低。在5713.7~6422m的下奥陶统和上寒武统中,气体包裹体δC_1表现出富^(12)C,类似于生物气的特点(-52.‰ ~-63.1‰),但其组分却没有生物气“干”的特征。深层包裹体中这一特征可能主要与烃类气体的运移分馏因素有关。塔中个别深层天然气中较轻的CH_4碳同位素特征可能也有类似成因。而在下寒武统7117~7124m处的气体包裹体则δC_1较重,为高成熟度CH_4的特点。深层碳酸盐岩包裹体中δ^(13)C_(co_2)主要表现出无机成因的特点,与塔中天然气的CO_2碳同位素值所表现的成因一致。
周世新王先彬孟自芳李原P.Farrimond李立武段毅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碳同位素二氧化碳烃类气体
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判断柴西主力烃源岩被引量:10
2011年
柴西原油正构烷烃分布多呈偶奇优势(CPI<1),而烃源岩样品则多呈奇偶优势分布,只有少数呈偶奇优势分布。从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出发,结合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对柴西原油和烃源岩进行对比,以确定柴西原油形成的主力烃源岩。研究表明,柴西深层主力烃源层为E23,次要烃源层为E1+2和E13;浅层主力烃源层为N1,次要烃源层为N2。从生烃性能角度看,正构烷烃分布呈偶奇优势的烃源岩样品,其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转化系数等都比呈奇偶优势分布的样品高,生烃性能较好,应为柴西主力烃源岩。
宋振响周世新穆亚蓬陈昭
关键词:正构烷烃烃源岩柴达木盆地西部
沉积脂类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与生物先质成因关系研究
段毅杜丽丁万仁周世新
采用南沙海洋现代浮游生物、珊瑚和大型藻样品及若尔盖(甘南)沼泽现代草本和木本高等植物样品,以及这两个研究地区柱状现代沉积物样品。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海洋和沼泽典型环境中生物和沉积物的单体正构烷烃、脂肪酸和醇类生物标志化合...
关键词:
关键词:碳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特征及成因类型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端,近年来围绕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在东坪、牛东、尖顶山和冷东构造带取得了重大的天然气发现,其中在牛东和东坪发现的天然气资源量超过了1.5×10m3。这些构造带天然气成因类型...
周世新李靖陈克非张臣张玉红孙泽祥李朋朋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6
2017年
泥页岩孔隙特征是页岩气藏储集能力及可开采性评价的关键参数。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铜川地区瑶科一井延长组泥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手段,对延长组各段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影响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泥页岩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内孔、黄铁矿晶间孔、溶蚀孔、微裂缝,其中黏土矿物粒间孔最发育,有机孔基本不发育。延长组不同段的纳米孔隙发育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长9段微孔含量相对较高,BET比表面积较大,长8段中孔比例较高,孔隙形态都以管状孔和平行壁的狭缝状孔为主;长7段有最大的宏孔比例和最小的微孔比例,比表面积最小,孔隙含有相对较多的封闭型孔,还有一端或两端开口的楔V型孔;长6段孔隙比例、比表面积大小介于其他各段之间,以平行板状的狭缝型孔隙为主。黏土矿物含量、石英含量是控制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而孔隙总体积、比表面积与TOC含量基本呈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孔隙中的残留烃对孔隙的堵塞作用,抽提后可以发现样品孔隙总体积、比表面积都有所增加。
李成成周世新李靖杨亚南付德亮马瑜李源遽
关键词:孔隙特征
烃源岩评价参数与油页岩品质指标内在关系探讨被引量:25
2012年
如何用烃源岩评价参数定量评价油页岩品质级别,是目前含油气盆地油页岩评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我国中西部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民和3个含油气盆地中油页岩进行系统采集,开展了含油率和发热量等油页岩品质方面的研究,同时也进行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方面的研究,重点探讨油页岩品质参数与烃源岩丰度参数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这3个盆地油页岩含油率(ω)、发热量与生烃潜量(S1+S2)相关性最好,与有机碳(TOC)的关系次之,其中含油率与生烃潜量相关系数高达0.89,两者的线性关系式为ω=0.066(S1+S2)+2.413,可以根据生烃潜量等指标对油页岩品质特征进行评价,当生烃潜量界限值为16.4mg/g、39.0mg/g、114.4mg/g,有机碳含量为3.3%、10.0%、32.3%,氯仿沥青"A"含量为0.03%、0.2%、0.85%时,油页岩的品质分别达到低级、中级、高级。
柳少鹏周世新王保忠李靖张海坤巩书华
关键词:油页岩烃源岩含油率有机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