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靖平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的实验研究
- 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是目前临床上引起下腰痛的主要两种病因.各种椎间盘切除手术由于解除了椎间盘组织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的压迫,短期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术后椎间盘承重作用的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生物力学紊乱,晚期不可避免的出现...
- 吴靖平
- 关键词:人工髓核聚乙烯醇水凝胶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退变
- 文献传递
- 锚钉修复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锚钉修复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9例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均行外踝骨折内固定,同时对其中14例患者行三角韧带修复(手术修补组),对其余15例未行三角韧带修复(对照组)。术前采用重力位X线测距骨倾斜角度评估三角韧带损伤,术后11~16周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评估关节的临床功能,术后1年再次采用重力位X线片测距骨倾斜角度。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修补组和对照组术前距骨倾斜角度分别为(11.57±0.97)°和(12.02±1.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16周AOFAS功能评分显示,修补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5.7%和53.3%(P<0.05);1年后修补组和对照组距骨倾斜角度分别为(1.28±0.11)°和(5.88±0.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骨折内固定的同时应充分重视三角韧带修复。
- 丁磊吴靖平李德芳曾庆敏
- 关键词:带线锚钉外踝骨折三角韧带
- 猪髓核基质成分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脊索样细胞被引量:3
- 2019年
- 背景:脊索细胞对椎间盘内严酷的内环境有良好的抵抗性,或许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合适的种子细胞来源。猪髓核终生含有大量脊索细胞,其基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脊索样细胞分化。目的:观察猪髓核基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猪髓核粉末,并用配置好的DMEM完全培养基重悬粉末制备成含猪髓核组织的DMEM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3周,RT-PCR检测脊索细胞标记性基因鼠短尾突变体表型(T)、细胞角蛋白8及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该实验经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贴壁生长能力,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具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且能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CD105;(2)在猪髓核基质成分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达鼠短尾突变体表型、细胞角蛋白8、细胞角蛋白18;(3)结果显示,猪髓核基质成分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脊索细胞表型的脊索样细胞,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种子细胞。
- 李德芳江增鑫曾庆敏吴靖平谢晓诚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髓核
- 双后肢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4
- 2004年
- 目的 为椎间盘相关研究建立一种经济科学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方法 对 15 2只新生SD大鼠采用截除双前肢和特殊饲养的方法培育双后肢大鼠 ,以 10只正常同龄大鼠作为对照 ,18月龄时处死后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来观察两组大鼠L2~ 3 椎间盘的退变情况。结果 截除双前肢后 ,双后肢大鼠生长良好 ,术后 18个月存活 17只。光镜检查证实其椎间盘均发生了严重的髓核和纤维环退变。有 2例还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髓核中脊索细胞出现明显的退变和坏死 ,软骨样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出现大量板层样结构和团块。而正常大鼠的椎间盘仅发生轻度退变 ,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本造模方法简单经济、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建立的双后肢大鼠模型符合人体椎间盘退变规律。
- 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叶宣光沈强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超微结构观胶原纤维
- 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体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体外模型。[方法]为了模拟椎间盘内部低营养低代谢环境,采用低胎牛血清培养法培养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分别含0%,1%,3%,5%,8%,10%胎牛血清,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筛选最佳浓度,检测凋亡率、凋亡蛋白表达及caspase酶活性。[结果]低胎牛血清培养组细胞发生形态改变,DAPI染色阳性细胞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随着FBS浓度降低而升高,1%为最有效诱导凋亡浓度;Western blot示FAS、caspase-3、PARP、细胞色素C表达在1%FBS组明显高于10%时,同时caspase-3/8/9酶活性增高。[结论]低胎牛血清培养法能诱导体外培养的软骨终板细胞发生凋亡,最终会引起细胞功能丧失和椎间盘退变,caspase家族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 李德芳吴靖平朱斌丁磊卢伟
- 关键词:凋亡CASPASES
- 增龄和应力对大鼠髓核退变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5
- 2003年
- 采用截肢和特殊饲养方法培育出双后肢大鼠动物模型,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通过电镜检查来观察大鼠L2-3椎间盘髓核的超微结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和应力增加,SD大鼠髓核中脊索细胞出现明显的退变和坏死。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出现板层样结构和团块。表明增龄和应力加速了SD大鼠髓核的退变,其变化规律与人类一致。
- 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沈强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超微结构
- 聚乙烯醇水凝胶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对一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将来临床开展人工髓核置换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7具新鲜标本的L_(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等运动工况下,观察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以及人工髓核植入3种状态下椎间盘高度、应变和位移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椎间盘相比较,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的高度和刚度降低,应变和位移加大(P<0.05)。而人工髓核植入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P>0.05)。结论 这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置换可纠正髓核摘除后的生物力学紊乱,有望进行临床应用。
- 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王以进李雅谷
- 关键词:聚乙烯醇生物力学人工髓核脊柱稳定性腰椎间盘疾病
- 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凋亡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建立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凋亡模型。方法为了充分模拟退变椎间盘内营养缺乏的微环境,本实验分别采用含1%,3%,5%,8%,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椎间盘髓核细胞,筛选最佳促凋亡浓度,分别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酶的表达、细胞增殖曲线及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流式细胞仪测得髓核细胞凋亡率随着胎牛血清(FBS)浓度降低而升高,3%FBS为最有效诱导凋亡浓度;Western blot示Bax、caspase-3酶表达在3%FBS组明显高于10%FBS组,同时bcl-2表达下降;CCK-8检测结果显示含3%FBS的培养基内,随着凋亡率的增长,髓核细胞增殖的速率越来越慢;免疫荧光分析3%FBS组FAS表达量明显比10%FBS组增高。结论 3%FBS能诱导髓核细胞发生凋亡,最终会导致细胞功能丧失,caspase家族参与并执行了这一过程。
- 王厚磊卢伟李德芳丁磊吴靖平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
- 大鼠髓核细胞体外衰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衰老模型。方法:提取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培养2 h,构建髓核细胞体外衰老模型(衰老模型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两组髓核细胞的衰老相关指标微囊蛋白-1(caveolin-1)、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的表达量,同时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两组的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HP作用2 h后,衰老模型组caveolin-1、SA-β-gal表达量明显升高,且髓核细胞增殖速率减慢,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结论:采用t-BHP诱导的方法能成功构建髓核细胞体外衰老模型,caveolin-1在此过程中诱发了髓核细胞的衰老。
- 王厚磊卢伟李德芳丁磊吴靖平
- 关键词:髓核细胞衰老
- 两种弹性模量水凝胶人工髓核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比较两种弹性模量(3 MPa和1 MPa)的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2-12/2003-03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①新型改良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髓核,弹性模量为3 MPa和1 MPa。②新鲜青壮年腰椎脊柱标本7个(来源于自愿捐献者尸体)。实验分组:每个标本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4组:完整髓核组、摘除髓核组、3 MPa人工髓核组、1 MPa人工髓核组。完整髓核组标本测试后,取出全部髓核组织,进行摘除髓核组的测量,然后植入人工髓核,进行3 MPa人工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测试。椎间盘在WE-5液压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测试,轴向载荷为0,100,200,300,400,500 N,弯曲载荷为0~5.0N·m。加载方式采用4种不同力学模拟生理状态(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实验评估:①各组椎间盘的水平膨出位移变化。②脊柱功能单元的弹性模量变化。③小关节的应变。结果:①各组椎间盘的水平膨出位移变化:生理载荷内属于线性位移,卸载后能恢复原状。在载荷作用下,摘除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膨出位移大于完整髓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10±0.14),(0.91±0.12),(0.80±0.10)mm,t=14.55,12.43,P<0.05],3 MPa人工髓核组椎间盘的膨出与完整髓核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脊柱功能单元的弹性模量变化:摘除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弹性模量均明显低于完整髓核组[分别为(1.085±0.102),(1.317±0.157),(3.628±0.201)MPa,t=18.48,14.07,P<0.05],3 MPa人工髓核组弹性模量略低于完整髓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小关节的应变:摘除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小关节的应变比完整髓核组分别增加45.0%,1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 MPa人工髓核组小关节的应变比完整髓核组略大,平均相差3.7%左右,比较接近于正常(P>0.05)。结论:人工髓核置换可纠正椎间盘摘除后的生物力学紊�
- 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王以进
- 关键词:人工髓核椎间盘生物力学生物材料